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消化内科治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消化内科治疗效果

李敏 刘磊

山东省军区潍坊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 山东省潍坊市 261023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省潍坊市 261000

摘要:目的:为了探究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消化内科疗法应用效果。方法:采集院内收治的90例胃炎患者,根据入院先后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研究组采用消化内科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肠生化、异型增生、活动性、腺体减少与炎症指标进行评分,对胃粘膜病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胃粘膜病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治疗时,采用消化内科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胃粘膜症状,取得与常规疗法相比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临床效果

引言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相关研究资料指出,其主要是因为动脉硬化、嗜烟嗜酒、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影响胃粘膜的正常功能,使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不但有害健康,还降低其生活质量[1]。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程迁延,临床治疗难度大,传统治疗方法只能缓解患者症状,停药后患者依然面临复发风险。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对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改进,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使用了替普瑞酮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满意,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最近一年之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男女比例为51:39;均龄为(56.52±4.16)岁;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为46例、29例、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疗法,当出现嗳气、腹胀等情况时,给予患者10mg的多潘立酮潘,在饭前30分钟口服,每日服用三次;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还采取以下治疗措施。①弱酸疗法。针对患者进行五肽胃泌素化验,如若无胃酸或者胃酸不足便要实施弱酸治疗。对于无胃酸患者每日服用3次米醋,每次2勺。在必要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稀盐酸和胃蛋白酶联合治疗;对于胃酸不足者,每日晨起空腹服用1勺米醋;②胃粘膜保护疗法。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替普瑞酮进行治疗,每日50mg,每日3次,促进葡萄糖胺合成酶激活,修复溃疡面,保护胃粘膜;③抑制胆汁反流。该病症属于慢性胃炎的并发症,当患者出现该症状时,可采用硫糖铝与甲氧氯普胺联合疗法,使胆汁反流病症得到有效治疗;④抗幽门螺杆菌疗法。该病症主要因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可采用阿莫西林1.0,每日2次,灭滴灵每次0.4g,每日2次;还可采用雷贝拉唑,每次20mg,每日2次进行治疗。

1.3 观察判断指标分析

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住院时间。临床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胃黏膜恢复较好表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较明显,检查患者的胃黏膜充血、炎症、糜烂等情况好转较多表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在治疗后变化不大,甚至加重表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18.0对两组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当P<0.05时,说明具备统计价值。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5 25 12 8 37(82.22)

研究组 45 34 9 2 43(95.56)

2.2两组患者的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疾病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资料如表2所示。

2 复发率与再入院率( n)

组 别 复 发 率 再 入 院 率

实 验 组 ( n =44) 6.48% (3) 0%(0)

对 照 组 ( n=44) 25.43%(11) 9.29%(4)

值 7.218 5.389

P 0.002 0.017

3 讨论

萎缩性胃炎具有多发性,为消化内科疾病,机体病症主要表现为在胃黏膜上皮组织和腺体之中发生萎缩,上皮细胞减少,胃黏膜受此影响变薄,而其基层厚度转厚,部分患者则表现为幽门腺体发生化生作用,此种化生变化也会发生在肠腺之中,另有部分患者患处发生不典型增生,此病症为慢性病症[2-3]。除机体病变外,腹痛、腹胀、贫血、嗳气等也是常见症状,患者食欲减弱,无特异性表现。不良饮食习惯、病菌感染(通常为幽门螺杆菌)、胆汁反流或者十二指肠肠液发生反流皆为致病可能性因素,中度和重度病症存在癌变风险,有效治疗至关重要。传统治疗中,多使用奥美拉唑实施三联疗法,疗效较弱,且持续治疗中机体逐渐对奥美拉唑产生耐药性,药效减弱,长期疗效不佳[4]。本次研究选用雷贝拉唑作为联合疗法用药,此种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但为新型药剂,可有效抑制K-H-ATP酶,通过作用于胃酸分泌末端环节,促进胃HP加速,并且降低组胺、乙酸胆碱含量,保护胃黏膜,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用药时,可相互促进,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更好。此外,与奥美拉唑用药相比,雷贝拉唑用药风险较低,表现为不良反应出现较少,患者耐受性更高[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治疗,实施消化内科三联疗法,以雷贝拉唑用药治疗,促进疗效显现,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孙莉,牛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94):65.

  2. 曹青青.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13):65.

  3. 陈德惠.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规范治疗效果观察[J].健康之路,2018(06):77-78.

  4. 张希倩.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中医治疗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019(085):107,109.

  5. 刘德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的效果研究[J].医药,2019(03):0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