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俯卧位通气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王璇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 西安 712000

摘要:目的:探索俯卧位通气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重症肺炎患者,收治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法,把研究对象平均划分成组。30例为常规方法治疗,另外30例用于俯卧位通气治疗。结果:相比于常规方法研究,俯卧位通气治疗方法诊断效果优于常规方法,其准确率高达96.67%。结论:俯卧位通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检查,其临床疾病检测的精度高,可有效保证患者及时治疗。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重症肺炎;应用效果

随着空气质量稳定下降,大气PM2.5稳定增加,雾天等恶劣天气条件也屡见不鲜。雾霾天气增加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其中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肺炎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并影响其他器官。除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外并伴有严重的气体交换疾病,例如呼吸衰竭,低氧,过碳酸盐等。在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常使用机械通气支持来改善患者的呼吸系统。目前,患者可以在半周期或俯卧位机械地进行人工呼吸,并且与半周期通气不足相比,俯卧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预防肺部感染。俯卧通气(PPV)是指在进行机械通气时将患者置于俯卧位置,这会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功能残余能力,改变其运动方式和隔膜位置[1]。引流减少了下垂的肺部区域对心脏纵隔的压迫,使背侧肺泡重新扩张,改变了胸壁的顺应性,并改善了氧气供应。作为支持呼吸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俯卧通气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60名重症肺炎患者中选取分析数据,选择的60名重症肺炎患者通过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并比较两组绝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来自该医院的60名重症肺炎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患者均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随机分为两组,30例常规性检查为对照组,其余30例俯卧位通气治疗为观察组。其中3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常规方法,3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俯卧位通气治疗方法。对照组中,重症肺炎患者为45至57岁,平均年龄为54.67岁。在观察组中,重症肺炎患者为46至59岁,平均年龄为53.18岁。平均病程均为2至6年,两组均排除了有严重病史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为常规检查,观察组的患者为俯卧位通气测试。患者俯卧时,请先向患者家属说明俯卧位的通气方法,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异常,然后在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后进行通气。同时,应进行管道检查以评估患者发生与患者状况相关的事故的可能性,并防止管道打滑,扭曲和移位加剧患者状况。此外,对于接受胃肠道营养的患者,应在人工呼吸前30分钟停止营养支持,并应准备负压抽吸器以防止患者吸入或回流分泌物。 在使患者镇静并准备急救用品时,患者必须保持深沉的镇静状态,并且RASS评分必须维持在-4到-3之间[2]。俯卧位复苏期间的护理人员,铺设完管线后,帮助患者俯卧,并在患者的头部或胸部放置柔软的垫子,以抬高患者的上半身,注意在此期间不要触摸仪器,导管等。然后,抬起患者的手臂,将其放在头部的两侧。在人工呼吸过程中,必须及时吸出分泌物和痰液,并可以使用减振器来加速痰液,这有助于扩大肺泡和改善肺功能。对于俯卧位机械通气的患者,保持气道通畅至关重要。为了及时吸入,请使用密闭的抽吸管以确保无菌抽吸,并避免因反复断开而造成痰液飞溅污染,呼吸道加湿适中,观察加湿温度,并立即将冷凝水倒入收集罐中。发出警报以观察呼吸机的运行并及时进行管理。 严重的肺炎患者在长期治疗期间很容易损伤面部和眶上神经。手术前,有必要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在俯卧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的肩部运动合理调整手臂的位置,正确的姿势应与身体平行且略微向外。由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运动较少,胃肠道的运动和新陈代谢较差,因此长期使用镇静剂会增加胃残余物,为此,有必要检查患者的状况以观察体内的变化。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治疗满意度,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计量资料行x2/t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为96.67%, 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对比治疗满意度

组别

例数

基本满意

特别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对照组

30

15

8

7

76.67%

观察组

30

7

22

1

96.67%

3讨论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恶化等各种因素,严重肺炎的发病率已大大增加。机械通气是改善严重肺炎患者氧合作用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通气大多处于仰卧位,但存在排痰不畅,排痰困难等问题,影响了通气效果。 因此,为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在临床实践中寻找一种通气效果好,操作简单的通气方法。同时,它在患有严重的肺炎后会影响循环系统,这主要体现在心率增加和脉搏减弱等问题上。实际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比较长,血压下降,还有其他问题。上述问题可能是由于肺炎或主要由特殊病原体(如禽流感病毒,SARS病毒和军团菌)引起的感染。此外,严重的肺炎可导致低氧血症和ARDS问题,这主要受肺血管流量相对不足以及血流与肺通气不平衡的影响[3]。机械通气有助于患者呼吸并改善患者的呼吸症状。同时,机械通气可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供氧能力,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寻求有效的通气方法,并应确保该方法的简便性。当前,在临床上,大多数重症肺炎患者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在俯卧位进行机械通气后,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氧气供应。因此,在使用机械通气时,应注意合理使用方法,以使护理取得明确的效果。综上所述,重症肺炎患者应处于俯卧位,通气可以减少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提高通气效果。

参考文献

[1]郭萌.俯卧位通气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04):637-638.

[2]苏任.俯卧位呼吸机通气在重症肺炎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18,4(05):40-42.

[3]颜洪顺,王志峰.俯卧位和仰卧位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5,39(09):1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