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与孩子的生长发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锌与孩子的生长发育

郑小琴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四川成都 610000

孩子的生长发育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

这些因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为遗传因素,二为环境因素。

本次主要来说一说环境因素,特别是环境因素中的营养因素。

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孩子的年龄越小,营养情况越重要。

更何况,只有儿童时期的营养基础好,成年后才能更健康。

那么,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哪些营养呢?这些营养物质中,哪些又相对更加重要呢?

一、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

因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几个重要阶段,主要包括大脑的发育、免疫系统的完善以及身体的生长发育。

而在这几个阶段,各类营养物质和营养元素的充足摄入,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

比如,大脑发育需要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族,以及碳水化合物、铁、锌等,免疫力增强则也少不了蛋白质、铁、锌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C等,至于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则需要钙质、蛋白质、铁、锌、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营养不仅仅要充足,还要均衡,才能进一步保证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更是为长大以后的健康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这些营养物质和营养素中,哪一种身体无法合成,需要从外界摄入,如果一旦缺乏,又会引起严重后果呢?

锌。

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锌到底有什么作用,它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以及如果缺锌,会出现哪些问题。

二、锌的作用、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锌作为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身体需求量还大,体内很多的功能性酶的组成都离不开它,激素合成也离不开,还广泛存在于骨骼、肌肉、血液、皮肤等部位,在儿童的脑部发育,身体成长,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成型上起到重要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锌被称为“生命之花”和“力量之源”。

锌对于大脑也就是智力发育的影响,主要以海马体为例来讲一讲。

海马体的功能主要在于语言学习、记忆力以及逻辑思维,而它的重量虽然只占大脑的八十分之一,但含锌量占大脑的六分之一。

因此,充足的锌可以促进它的整体发育和功能的发挥,并且对整个大脑也非常重要。

其次,身体发育也需要锌的存在。锌能够影响到生长激素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更好地加速孩子的生长发育。

另外,相信有人听过,想要孩子不生病,就要补锌。因为补锌能够更好地提高免疫力。为什么补锌能提高免疫力呢?

因为锌能够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比如胸腺、脾脏、淋巴结,让他们的免疫功能获得提升,更好的攻击病原微生物,达到让孩子提高免疫力不生病的良好效果。

而且,锌还能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对眼睛好,还可以维持人的正常食欲。

但锌的储存形式并不固定,又不可或缺,一旦缺锌,孩子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三、缺锌会发生什么问题

一旦缺锌,便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表现。

食欲会减退。孩子的食量会变得比之前小,没有吃饭的想法,可能会出现挑食、厌食等具体表现。

甚至有可能出现异食癖,即不去正常吃饭,而去吃头发、吃土、吃纸、咬玩具。

视力有可能下降。缺锌后,维生素A的吸收便不会很好,无法更好的维持视力,可能出现夜盲、近视、远视以及散光等。

身体的生长发育会变得迟缓。如果孩子缺锌,身高可能会比同龄人矮,体重也会比同龄人轻些。

脑部发育会受到影响。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等逻辑思维能力差,出现多动症等。

免疫力也会变低。孩子缺锌,可能会经常感冒发烧,并且非常容易出现感染等情况。

缺锌还可能导致孩子性发育的迟缓。例如男孩的睾丸和阴茎发育过小,女孩乳房发育晚且月经来潮晚等等。

一旦缺锌,将要面临太多问题,而我国的饮食结构,也影响到了孩子的锌摄入问题,因此在饮食补充上需要特别注意。

四、含锌较多的食物有哪些以及如何保持锌的日常摄入

根据我国营养成分推荐摄入量表来看,儿童每个阶段的锌要求摄入量都有一定的变化。

首先,0~0.5岁的推荐摄入量为1.5mg,0.5~1岁则为8.0mg,1~4岁为9.0mg,4~7岁为12.0mg,7~11岁为13.5mg。

11~14岁时男女的摄入量开始出现差异,男孩需要18.0mg,女孩需要15.0mg,14~18岁时男孩则需要19.0mg,女孩需要15.5mg。

我国少年儿童的缺锌比例比较高,并且每日摄入锌的量不足推荐量的一半,所以,日常及时摄入含锌较高的食物是有必要的。如果食物补充无法跟上身体需求,家长则需要考虑锌补充剂,避免缺锌问题进一步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

首先来看,哪些食物含锌量比较高。

最为常见,平时听说最多的自然是牡蛎。牡蛎也确实含锌量最高。

其他含锌量相对最高的还有瘦肉、动物内脏、海鲜、蛋黄等等。

日常并不经常吃的马肉,含锌量很高,还有日常经常能够吃到的牛肉干、酱牛肉、牛排、兔肉、羊肉、猪肉等,含锌量都很高。

动物内脏方面,如猪肝、鸡肝等,普遍含锌量较高。

海鲜类食物中,含锌量高的便更多了,扇贝、赤贝、鱿鱼、墨鱼、河蚌等的含锌量都很高。

虽然植物性食物中的含锌量相对少,但也相互比较而言含锌量较多的蔬菜。蔬菜包括蘑菇、萝卜、白菜、辣椒等。

其实含锌的食物很多,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进行搭配,通过平时注意食补,避免缺锌问题的出现。

如果通过吃饭无法良好的补充,家长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锌的补充剂让孩子服用,不要简单自行决定。

五、怎样能促进锌的吸收

孩子在摄入含锌食物后,锌被身体吸收的比例在20~30%左右,相对较少。

鉴于锌本身在动物性食物中的含量较高,植物性的含量较少,家长可以多选动物性的食物搭配孩子喜欢的蔬菜水果进行食用。

因为相对食用植物性食物补锌,植物性食物中的脂酸、鞣酸和纤维素等并不利于锌的吸收,所以植物性食物中的锌利用率不高,不如选择动物性食物。

动物性食物中的锌被人体的利用率较高。

而日常的主食家长可以考虑把精米精面替换成发酵后的主食,比如馒头、花卷等。

因为我国主要的饮食架构中摄入的米面,会产生一种植酸,植酸和锌结合,会影响人体的吸收。

但一旦经过发酵,植酸便会减少,降低对于身体吸收锌的影响。

因此,家长可以考虑自制馒头、花卷、面包等需要发酵的主食,让孩子食用。当然,并不是说一下子全部替换,而是部分替换,进行适应。

在调节饮食结构的同时,选择孩子更容易接受的、含锌量高的食物,或调整做法,让孩子更容易也更愿意吃饭,这样,单纯通过食物补充锌,既对身体有益,也不会产生过量的危害。

毕竟作为微量元素,锌的补充和吸收同样是适量为好。

总而言之,锌的摄入要充足,只有摄入的充足才有吸收得充足,充足的锌才能在孩子的体内发挥作用,和身体内的其他微量元素和营养素一起,维持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