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贴画在小学美术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学与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拼贴画在小学美术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学与运用

徐宝妮

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 361000



摘要:本文将通过对拼贴画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进而列举拼贴画在小学不同年龄阶段美术教学中的实际运用途径,以期为小学不同年龄阶段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拼贴画;小学不同年龄阶段;美术教学;运用

引言:美术是一门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鉴赏力和动手能力的艺术性学科,它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对于全面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美术教师应当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效将拼贴画运用到教学中,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拼贴画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一)拼贴画的定义

当前在国外市场常见的拼贴画主要有卡通吉祥物、出版物配图、游戏人物设定、游戏美术场景、影视海报、广告、绘本、漫画、装饰画、贺卡、包装以及挂历等。另外,现在已经扩展到新媒体平台的部分视觉应用以及虚拟物品等[1]。

(二)拼贴画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拼贴画能够对杂志、报纸、图书等的文字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和说明,通过提升其艺术性而彰显主题。丰富的拼贴画在小学不同年龄阶段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能够辅助教师营造出更加生动、诙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小学生主动进入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些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拼贴画,逐渐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帮助美术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拼贴画在小学美术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学与运用

不同年龄阶段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学生对与美术充满了兴趣,但是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

2.1心理特点

我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年龄多在九岁左右,大部分都比较外向、爱说好动、好奇心强,有自己活动的小圈子。由于受外界和网络的影响多追求时尚,爱耍酷、爱攀比、爱不劳而获。并且爱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变化较大不够稳定,经常为一些小事互相争吵互不相让。自控能力较弱,意志也较薄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2.2思维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思维活跃,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一定的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观察力也有所发展,能够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有目的的观察。

2.3学习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压力感增大,一方面教材内容多了难度增强,另一方面家长、教师对学生主要科目的学习要求更高更全面,对于艺术科目的学习则比较放松,并且由于接触面广视野开阔及体能的发展,其兴趣众多如轮滑、打球、跆拳道、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同时经过两年多的美术学习,学生对绘画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美术表现技法,绘画作业水平普遍较好,一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依然很高,但也有一部分兴趣有所转移,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自信心。

美术的培养,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虽已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但由于我们的孩子对美术的态度可能是受家里人的影响,虽然喜欢但还是持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喜欢的同学学得很认真,觉得自己不会画的同学就是在课上混时间。美术知识掌握的不是很扎实。学生思维局限性很大,主要是生活环境地影响,视觉拓展性不够,创造力欠缺,不会主动地很有意思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品显得缺乏生动性。

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部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学中,教师呈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几幅拼贴画的作品,感受一下拼贴画的美,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呈现个性化的理,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一幅拼贴画的积极性。教师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逐步掌握美术的思想方法,受到美术思维的训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加深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练习的设计密切联系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习题的编排体现由易到难的层次性,选取的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生活实用性。

三、《色彩拼贴画》教材分析

3.1、主要内容

《色彩拼贴画》这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教学内容是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纸张、卡纸等材料进行有创意的拼贴与添画。创造说起来容易表现起来却有些不易,通过对大师画的欣赏、教师画的欣赏,感受艺术就在自己的身边,触手可及。拼贴画创作环节是打开学生奇异思维的钥匙,本课旨在为学生推开一扇可以任意遐想的空间之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多角度手法的应用材料进行表现。

3.2、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利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广告纸、彩色报纸等材料拼贴出一幅有趣的画。

2.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知绘画与拼贴画的画面效果的不同。在设计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欣赏比较中提高学生审美趣味,在拼贴中了解撕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合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通过与同学合作一起收集彩纸等,增进合作意识、集体意识,体验成功感。并且在作业过程中养成专心、细致和耐心的作风。
3.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充分利用纸材的特性采用剪裁拼贴的方法,设计一幅有趣的撕贴画并表现出色彩对比鲜明,形象生动饱满的画面。
难点:
1.在这节课中,最难处理的是色彩,在拼贴时,尽量注意大块的颜色统一,在块面与块面的交接处颜色对比要强烈些,不然很容易“花”。

2.裁剪成的纸片大小、形状要均匀,拼贴小块的碎片时可以用牙签或小木棍帮助粘贴。

《色彩拼贴画》测评练习

在课堂制作中,学生们都能够充分利用卡纸,采用撕纸和剪纸的方法,设计了一幅幅有趣的画,有小动物为主的画面,有的同学给作品起了名字,有的同学通过创作想起了一首诗等,学生在本课中想法独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在本课中,较难处理的是撕纸贴画的色彩。在拼贴时,应该强调使用大块颜色,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整体的形象及色彩布局,不要细碎凌乱,把握住了这些重点,再充分发挥想象拼贴添画的魅力。剪贴对孩子不难,难的是拼贴画,大多数孩子仅仅吧剪下来的图案粘贴在了纸上,对于我所讲的构图以及分类还是没有太多概念,特别是添画环节,由于他拼贴就没有构图,所以更没有地方进行添画了。解决构图问题是要长时间积累,并进行潜移默化的,也急不得,孩子能有兴趣能去做,这就应经达到了一部分的目的,不要对孩子有太专业的要求。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色彩拼贴画》课标分析

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已较大篇幅阐述了美术学习策略,这就对美术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拼贴画是手工制作的内容之一,它是利用各种点状、线状、面状等材料发挥想象,改变功能,进行创造,通过拼贴塑造成新形象的一种材料装饰画。它对于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拼贴画是充分挖掘具有特色的创作材料如麦秆、秸秆、棉花、种子等,表现具有民俗风情的生活以及学生眼中的世界。通过拼贴画学习制作,训练学生利用多种材料和手段进行动脑动手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材料的不同造型,拓宽思维,制作出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美就在身边,美是靠自己创造的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收集材料,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拼贴画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运用在作品赏析中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成长经历,其对同一幅拼贴画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是不同的。因此,美术教师在向学生展示拼贴画的同时,要注意学生不同的审美观。在实际美术作品赏析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讲解拼贴画的创作背景、作家以及拼贴画的画风,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理性鉴赏能力,最终提升其创作能力。

例如,在学生欣赏几米的漫画插图《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时,美术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画家几米以及《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的大致含义,从而给学生带来越来越多的正能量,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其能够在将来的创作中在作品中融入更多积极向上的思想[2]。

六结论:

总体而言,拼贴画在小学不同年龄阶段美术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动手能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及时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上,通过引入拼贴画教学激发出小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实现全面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燕萍.谈小学电脑拼贴画“品诗—配图—评画”教学法[J].福建电脑,2017,33(07):162-163.

[2]孙玉萍.拼贴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2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