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心理风险,有效降低青少年犯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建构心理风险,有效降低青少年犯罪

赵文明

北京德恒(郑州)律师事务所


【摘要】:所谓心理风险就是指人们对一件事没有防范和预防意识或者说抱有侥幸心理,青少年本身处于一个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不强、自治能力不足和法制观念不健全的时期,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导。因此,本文针对青少年出现的犯罪问题,分析建构心理风险的重要性,以求减少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风险;青少年犯罪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犯罪行为越来越多,法律的惩治也不断加强,但是青少年犯罪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我国青少年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青少年心智尚不健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并且对心理风险的认知不足。因此,应该构建心理风险,增强法律的意识,保障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现象。

  1.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1. 国外青少年的犯罪现状

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是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青少年的犯罪率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犯罪率的情况。据调查研究表明,世界上青少年犯罪率最高的国家是日本,几乎占到全球青少年犯罪率的一半。美国的校园枪杀案件中青少年的犯罪也不在少数。同时,国外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具有模仿性、团伙性、暴力、吸毒以及重新犯罪,这些特点造成了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了严重的社会性问题[1]

  1. 国内青少年的犯罪现状

与国外青少年犯罪现状相比,我国青少年的犯罪率也是一直居高不下。从青少年犯罪的区域来看,青少年在城市的犯罪率高于在农村的犯罪率,经济发达地区的犯罪率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犯罪率,这也表明了我国青少年的犯罪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犯罪年龄越小,犯的罪越大、犯罪采取的手段暴力、犯罪团体化以及犯罪男女比例失衡,女性犯罪的比率高等特点。

  1. 青少年犯罪问题产生的心理原因

(一)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诱导

青少年的天性都是纯真的,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迷失自我。现阶段,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青少年对各种事物的认知都容易出现偏差。在认知上,青少年大多都对未知的事物存在很强大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可以帮助它们增长知识和见识,但是也容易让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会使他们自觉地抵制正确的事物,从而做出一些错误违法的行为;在人格特点上,青少年受到一些消极文化因素的影响,就会表现出人格上的缺陷。通常一些负面情绪比较多的青少年都是在人格上存在着某种缺陷,那些敏感、冷漠、以及孤僻等的心理感受很容易使他们做出极端的事情,从而导致犯罪;在情绪上,青少年的情感复杂,他们很难进行情感的自我管理,容易冲动和失去理智,这些不稳定的情绪也有可能造成青少年犯罪。

(二)忽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青少年的犯罪率逐年攀升和人媒体对于青少年犯罪事件的负面报道,人们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应该提升。但是,目前来讲,社会各界都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他们不仅存在着一种对现有状况的盲目乐观,还不接受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2],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很高,但是存在着在实践活动方面的不足,没有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活动,教师缺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心和指导。同时,人们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下很浅显的层面,虽然对青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有很多的宣传渠道和途径,但是人们只是简单地了解,并没有参与感和真实性,无法真正帮助青少年建设心理健康。

(三)青少年的法律知识匮乏

目前,青少年所掌握的法律知识不足,不能够帮助青少年去处理和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从青少年自身的层面来说,他们自身的法律意识和社会阅历不足;从家长的层面上分析,家长很可能平时过于忙碌,并没有时间去陪伴孩子的成长,而且家长还担心他们无法跟上青少年的思维,不了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因此,他们并不能及时的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法律认知;从学校的层面来说,学校通常开展的普及法律的活动,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导致青少年没有分辨犯罪和没有犯罪的能力。教师在平时过于注重自身的教学工作,并没有及时的补充青少年的法律知识,导致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

三、降低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措施

  1. 建立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工作是很重要的,青少年犯罪通常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加强青少年预防犯罪的自控力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青少年犯罪。学校可以开展青少年犯罪预防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不仅可以提升青少年的心理预防能力,还能够形成心理风险意识。家长可以积极的跟青少年进行沟通和交流,减少青少年的负面情绪,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人格。家长还能以身作则,教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起到降低青少年的犯罪。同时,青少年有关部门还应该积极的进行网络监督和管理,整治不良app,降低各类游戏的暴力程度,禁止青少年浏览不良的网页信息,从而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处于一个对事物的好坏没有辨别能力的时期,所以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保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还能够帮助青少年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由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漏洞,学校更应该发挥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积极的组织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号召家长陪同孩子参加。学校和家长都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起来,才能更好地起到教育的作用。另外,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部门或者机构还可以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

(三)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对于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影响青少年降低犯罪行为的最重要因素。虽然青少年作为未成年人,但我国的法律也颁布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法律最早规定年满16周岁的行为人负刑事责任,即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负担相应的刑事责任[3]。后又降低青少年犯罪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将14岁改为12岁。由此可见,国家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重视程度和青少年掌握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学校除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之外,还应该积极的宣传青少年犯罪的法律知识,确保青少年对犯罪行为有一定的了解。学校可以进行青少年犯罪事件的案例教育,给青少年警示。同时,教师也应当严肃的告知学生违法的行为和事情不能做。

总而言之,青少年们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各方势力要共同为降低青少年犯罪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家长要时刻关注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学校也应该理性地对待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学生多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促进心理风险的构建,从而达到降低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结束语

青少年犯罪作为法律和社会两个层面的问题,要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率不能片面的考虑问题,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斟酌和考量。从国家的角度来青少年犯罪行为牵扯到了国家的未来,它与国家未来的发展状况、文化传承和您组振兴都息息相关。因此,立足于当下来说,构建心理风险,降低青少年犯罪的犯罪率,是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良策。

【参考文献】:

[1] 黄海兰. 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网络根源及预防[J]. 科教文汇, 2020, 000(009):169-170,173.

[2] 方艳. 法律基础下青少年犯罪心理问题的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 000(002):153-154.

[3] 唐谣. 基于心理成因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分析[J]. 青年与社会, 2019(2):42-42.


作者简介:赵文明,男,汉族,出生于1983年3月,河南襄城人,北京德恒(郑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