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2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黄绿英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西中心小学 广东 梅州 514331

摘要:课堂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帮助学生通过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形成正确三观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小学时期的语文课程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深层结合,就必须具有生动、敏锐的教育眼光,找到德育教育渗透入口,而后采用“课前-课后-课后”全过程渗透的方式,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育;德育教育;教学方法

无论哪一个教育阶段,教书与育人总是紧密相关。尤其是在小学这一基础教育阶段,教书与育人的相互作用更是更加明显。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要教授小学生基本的语文学科知识外,还需要关注德育渗透,以培养小学生较好的德育素质为为目的,立足语文教学要求,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助力小学生全面发展。

一、在课前环节渗透德育

以教材为根本,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小学时期的语文教材颜色鲜艳,配图丰富,教材本身就具备许多可用的德育教育内容。为此,语文教师在展开正式的语文教育活动前,就应将语文知识与德育内容结合教学分为明确的课前预设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在课前环节中,从语文教材中提取一些学生必须掌握的生词、语句,依照课堂教学目标,将其与德育思想进行结合[1]。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时,可以使用提前布置预习作业的形式,在班级家长群中,将这一预习作业细化讲解,让学生家长辅助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阅读效果,向学生讲一讲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情况与现在有什么不同,具体表现有哪些。以此类讲亲身故事形式烘托初步预习效果,使学生发自真心明白生活不易,学会感恩。

以教师为前提,以身作则,感化学生

教师作为促使教育活动有效展开的基本前提,在小学时期的语文课程教学中,不但需要具备专业教学水平,对于所教内容研究透彻,清晰掌握。还需要教师自身具有高素质的道德情操,健全人格,在平时教育活动展开中,于细节处体现自己的言行合一,隐性影响班级学生。只有这样,语文教师将语文知识与德育思想有机集合,循序渐进的向学生展开娓娓教导,学生才能专注、深刻的理解其中深意,培养自身尊老爱幼、爱护环境、文明守礼等的基本意识。例如: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校园生活相处中,不论是课堂,还是课间,都以身作则的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衣着整洁,禁烟禁酒。让小学生在下意识的模仿参照中,将语文教师视作自己学习、前进的最佳榜样,逐步磨炼行为习惯。

二、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

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呈现动态德育

小学时期的语文教材虽然能满足语文教师的基本教学需要,也方便语文教师将课本知识内容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但是,在现如今的信息化发展时代,如果一味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小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也难以有效激活。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教学应用,寻求教材中、教材外的多元教学自语言,而后将其制作为短视频、动态图频、定格动画等,以信息化的教学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直观视听刺激下,快速深入德育教育[2]。例如:语文教师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教学中,不但可以使用布置预习作业,启导学生初步感悟。还可以收集网络平台上的相关图片、视频等加入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多角度感受文章所讲,切实激活小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敬佩、尊重之情。

以实践活动组织为辅助,深化德育

语文教师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要想将德育与语文知识有效结合,不但可以使用上述教学创新方式,还可以以实践活动穿插于互动教学中的形式,启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领悟,达到寓教于学的教学品质[3]。例如:语文教师在《和时间赛跑》一文的教学中,使用诙谐、幽默的“座谈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抽象的“赛跑”概念,具象化、直观化。以语文教师先为学生讲述一个自己稍有拖延,因此造成一连串日常安排都打乱的一日日常为例,让学生代入思考自身是否有过哪些不珍惜时间的行为?抑或是抱持“再等一等、再等一等”心态,结果一拖再拖造成不良后果的实例。让学生在相互讨论情景动模拟中,彻悟“今日事今日毕”,养成珍惜时间的优秀品质。

借作者简介打造自由、和谐的德育渗透氛围

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时期的整体教育体系中,是十分重要的德育教育内容,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侧重。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抱持敏感的政治嗅觉与爱国素质,将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此引导学生自主激起爱国情怀。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好的故事》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表达,并从中领悟爱国情感。就可以通过妙用作者生平、作者简介的形式,展开灵活德育渗透。以讲给学生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真实经历为例,语文教师从“品作者”角度带出具体文章阅读理解,不但可以让学生从实例中激活自己激荡的爱国情怀,还可以对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多角度了解。

三、在深度分析环节渗透德育思想

语文学科是小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有不少文章值得一再品读,也有不少文章本身就是为了对小学生展开深层德育教育。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小学生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深挖这些课文素材的德育元素,让学生从深度分析环节,通过细化的知识内容增强自身德育感悟。例如:分析文章人物形象,将文字化的平面描述转变为立体化、形象化的生动形象联想。以《金色的鱼钩》一文为例,语文教师让学生通过初步阅读,提取文中细化描写的三次“笑”,并分析三次笑的不同情感变化,以此抓取人物形象“弧光”,进而理解人物的心理情绪变化,从实际人物形象探析中,学习无私奉献、舍己救人、高尚忠诚的道德品质,反思警醒。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环节想法设法的采用各种方法,为德育渗透做好铺垫。并通过言传身教、语段赏析、人物分析等,将德育与所教内容深层结合,根据学生的理解状况,适度延展至课堂之外。以此做好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融合,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助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晓芳.品语悟理以情感人——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296.

[2]柯胜智.如何评价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效性——以高中语文学科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10):137-138.

[3]张彦玖.以情动人,化文为德——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27):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