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修复肢体慢性难愈性创面的远期疗效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2
/ 2

皮瓣修复肢体慢性难愈性创面的远期疗效探析

王磊

保定普济医院 河北保定 071000

要:目的:分析评价肢体慢性难愈性创面采用皮瓣修复的远期疗效。方法:择取样本选自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64例肢体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方案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内样本n=32。两组患者均行负压封闭引流、局部清创换药等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皮瓣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创面甲级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1年内复发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肢体慢性难愈性创面采用皮瓣修复远期疗效显著,可全面推广。

关键词:皮瓣修复;慢性难愈性创面;远期疗效


预期时间内无法愈合的创面即为慢性难愈性创面,此类创面局部血运阻塞,新生血管形成量较少,炎性物质对创面周边组织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导致纤维组织异常增生,皮下组织厚度降低及萎缩,皮肤表层形成瘢痕[1]。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期间需在消炎清除的基础上促进肉芽组织形成,使新生上皮组织覆盖创面,并通过塑形及功能训练等治疗措施实现良好的愈合效果[2]。皮瓣修复是临床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全新模式,本研究择取本院患者为分析样本,评价皮瓣修复应用的相关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样本选自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64例肢体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方案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内样本n=32。全部患者经皮肤组织等检查确诊为慢性难愈性创面,且同意参与研究。评价分析两组资料,研究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范围跨度41-66岁,平均(53.58±2.49)岁,病程范围跨度3-11周,平均(7.05±1.22)周,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范围跨度43-65岁,平均(53.42±2.38)岁,病程范围跨度3-10周,平均(56.84±1.15)周,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评估价值(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负压封闭引流、局部清创换药等基础治疗,对症治疗各类原发疾病,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调节血糖指标,维持电解质平衡。观察创面情况,行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清除创面区域坏死组织,利用油纱(磺胺嘧啶银锌膏)妥善包扎创面组织。大面积坏死组织清除后,实施彻底清创,逐步恢复创面洁净。依据创面体积裁剪负压封闭引流材料,清洗消毒创面组织后黏贴负压封闭引流材料,不同层次间置入引流管,妥善固定后连接负压吸引设备(负压-40-120mmHg)。定期更换负压封闭引流材料,如创面形成肉芽组织,可停止治疗。

研究组患者加用皮瓣修复治疗,如患者创面处于功能位或裸露骨质,需依据创面周边情况选择适宜的皮瓣类型完成修复。如患者创面处于非功能区且表面平整度良好,可采用韧厚皮片,依据创面大小确定皮片尺寸,规范完成皮瓣修复治疗。术后需对修复部位实施制动,告知患者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3评级标准

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甲级愈合标准为皮瓣平整,创面愈合效果良好,皮肤组织颜色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乙级愈合标准为皮瓣平整,创面愈合效果尚可,皮瓣外观良好且平整,与正常皮肤颜色存在差异,治疗期间产生不良反应,其他情况为差。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60de852e5eaa8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χ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1. 结果

2.1对比两组创面甲级愈合率

对比两组创面甲级愈合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

表1 对比两组创面甲级愈合率(n/%)

组别

甲级愈合

乙级愈合

丙级愈合

甲级愈合率

研究组(n=32)

25

5

2

25(78.1)

对照组(n=32)

17

11

4

17(53.1)

χ2




4.432

P值




0.035

2.2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复发率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复发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

表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复发率(n/%)

组别

皮瓣下腔隙

贫血

并发症发生率

复发率

研究组(n=32)

2

1

3(9.4)

2(6.3)

对照组(n=32)

8

4

12(37.5)

9(28.1)

χ2



7.053

5.379

P值



0.007

0.020

    1. 讨论

    感染、组织灌注效果不佳、糖尿病等因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面愈合,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形成慢性难愈性创面,此类创面愈合普遍病程较长,愈合难度大,需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临床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常规方案为清创换药、负压封闭引流等,通过此类干预措施可调节创面组织血流状态,维持湿润度,缓解水肿,并可通过牵拉作用促进细胞增殖愈合。皮瓣修复技术为临床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全新模式,通过皮瓣移植等治疗操作可有效保护及覆盖深层创面组织,提高创面抗感染能力,改善血运状态,恢复其外观及功能。将皮瓣修复与基础性治疗方案联合可实现二者的良好协同,有助于提高创面愈合效果,降低复发率[3]。汇总本研究,研究组患者创面甲级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1年内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可认为皮瓣修复应用于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中效果良好。

    综上分析可知,肢体慢性难愈性创面采用皮瓣修复远期疗效显著,可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德仙.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自制中药在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及护理[J].健康之友,2021(2):246.

    [2]黄许森,兰海生,李明尚,等.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中RELM-α表达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1):7-11,73.

    [3]苏玉娟,潘孙峰,余秋燕,等.微动力负压技术联合液体伤口敷料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效果观察[J].浙江医学,2021,43(4):426-42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