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

苏钊

四川省广元市中医医院老年科 四川 广元 62800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患者微血管发生病变,是临床上仅次于终末期生病的肾脏疾病。目前,引发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不清晰,临床研究中观察到多种因素均可能引发糖尿病肾病,比如,家族遗传史或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主要是生活不规律、饮食中摄入一定量糖分、高血压及蛋白尿等,糖尿病肾病严重情况下患者发生肾衰竭,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一、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原因

糖尿病肾病(见图1)并没有确切的发病机制,与代谢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因子变化等息息相关,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较高,若患者长期摄入蛋白质或者吸烟、高血糖、处于肥胖状态,也会诱发糖尿病肾病。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均是影响代谢的因素,糖尿病状态下,人体肌肉及肝脏功能会发生代谢障碍,肾脏、神经及眼部组织耐糖量增加,人体50%葡萄糖在肾脏代谢,可缓解酮症酸中毒的同时,加重肾脏糖负荷。糖尿病患者机体内葡萄糖会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线粒体出现负荷,反应物质量增多。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弱的情况下,细胞还原酶II含量不足,活性氧在人体内大量集聚,损害人体蛋白质、核酸,最终在激活重要信号分子情况下,肾脏功能受到影响。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增多及肾小球压力增加的情况下,肾脏过滤能力改变,肾小球血流量、肾脏毛细血管压力增高,产生蛋白尿(见图2)的同时,激活蛋白激酶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导致患者糖尿病肾病加重。

60dea496ee3f6_html_5850cce62a91ca26.png

图1糖尿病肾病

60dea496ee3f6_html_656bc5c3697729ab.png

图2糖尿病损害肾脏流程

二、中西医领域中的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在中医领域属于“消渴病”,病位在肾,患者肾精不固、肾虚、出现尿液浑浊等情况,肾脏调控功能改变,严重患者发生肾衰竭。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与气阴两虚、久病及肾、肾虚无力、水液滞留存在联系。对此,在中医领域中,认识患者病因后辨证治疗。

糖尿病肾病在西医领域中主要是疾病累及肾脏,糖尿病作为长期慢性代谢疾病,随着患者血糖增高,表现为内分泌紊乱、血管活性异常,肾小球不断发生损伤。活性氧对患者细胞外基质产生影响,导致细胞发生凋零反应,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

临床上观察到糖尿病肾病均存在瘀血,学者认为糖尿病肾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长期高血糖,血液循环速度慢,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肾脏微循环程度不足,因此,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过程中,采取辨证治疗方法。糖尿病肾病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早期患者分为本虚三型、标实六型。患者表现为阴虚、气虚、气滞、痰湿、湿热等。中期糖尿病肾病分为标实八型,在上述证型基础上增加水湿、停饮。晚期糖尿病肾病分为标实十二型,在上述基础上增加肝风内动、浊毒伤神、湿浊滞留、浊毒动血。对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单味中药治疗,比如,人工冬虫夏草制剂(金水宝胶囊)、三七总皂甙制剂(血塞通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患者也可口服黄芪根,具有补脾益肾、利水消肿功效,对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医治疗方式上,西医可通过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施以胰岛素治疗,减少糖毒性,抑制炎症,并保护患者β细胞功能,使患者病情得以缓解,缩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常见的降糖药为双胍类、格列奈类、DDP-4抑制剂、磺酰脲类。若患者血压较高,还需配合卡托普利治疗,及时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在中西医治疗中均主张患者饮食治疗,患者限制蛋白质及糖量摄入,若患者已经发生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等,应及时保护患者肾功能,避免使用毒性药物,改变患者生活方式,加强患者运动量,患者控制体重、戒除烟酒。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肾病治疗过程中,还需掌握疾病机理,认识到中医及西医对糖尿病看法的共性与个性,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利于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维持患者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