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2
/ 2

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探讨

杨晓英

石家庄藁城区工业路幼儿园 河北省石家庄 052160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将毕生精力放在了教育事业上。在教育研究过程中,他提出了很多先进的思想。尽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距离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但仍有应用价值。在教育研究过程中,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促使孩子体验自由人生,获取真实的教育。《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了尊重幼儿发展规律,满足幼儿直观感知、实践操作需求的教学要求。此要求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不谋而合。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体验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以活动为依托,积累科学经验,锻炼操作能力。对此,在实施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将动手操作的权利还给幼儿,还要应用多样的策略引导幼儿操作。基于“教学做合一”思想,笔者应用如下策略组织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幼儿;动手操作;实践

一、利用操作内容吸引幼儿

幼儿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参与主体,幼儿是否能主动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直接决定着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情况。陶行知认为,要想使幼儿充分地展现出他们的科学天赋,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的时候要展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所以,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首先要立足幼儿的兴趣爱好,为他们呈现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借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幼儿自主动手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吸引幼儿的操作内容具有如下特点:首先,选择的操作内容要立足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通过完成这些活动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其次,选择的内容要密切联系幼儿现实生活,使幼儿在熟悉的生活现象的作用下,产生探究奥秘的兴趣,自主地走进探究活动中;最后,选择的操作内容要简单易懂,否则将加重幼儿的理解负担,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到了秋天,孩子们在玩滑梯的时候发现,当从滑梯上滑下来的时候,衣服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有时候会看到小火星。立足幼儿的生活经验,笔者在实施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选择了“摩擦起电”内容,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笔者在一个盘子中放入一些碎纸屑,接着请孩子们在不用手触摸碎纸屑的情况下,将它们拿起来。如此问题对大部分幼儿是较为困难的,很容易地吸引他们的探究兴趣。于是,笔者拿出一根铅笔,在头发上来回地蹭,之后,将铅笔慢慢地靠近碎纸屑。此时,孩子们发现,碎纸屑被粘到铅笔上。看到这种现象之后,他们异常兴奋,纷纷问:“为什么会这样。”于是,笔者请幼儿动手操作,合作探寻答案。由此可以看出,选择恰当的操作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还可以为他们自主动手操作做好准备,便于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二、层次分明展现操作材料

众所周知,操作材料是连接幼儿自觉行动思维和抽象复杂的科学知识的桥梁,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驱动着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自主地探寻自己想要了解的事物,促进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思想中提到,进行科学活动,要循序渐进,立足幼儿的发展情况,选择层次分明的操作材料,满足幼儿的操作需求,同时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在组织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要想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就要以幼儿的发展情况为切入点,选择层次分明的操作材料,驱动幼儿动手操作。

以“吹泡泡”为例,笔者在小班、中班和大班都开展了科学探究活动。在小班科学探究活动开展过程中,笔者为孩子提供了各种造型的吹泡泡器具,鼓励他们动手操作,自主吹泡泡,观察、分析从不同造型的器具中吹出来的泡泡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轻松地发现,无论使用哪种造型的吹泡泡器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此活动的实施,不仅使幼儿通过操作有所收获,还锻炼了操作能力,一举两得。在中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笔者为孩子们提供了从生活中收集到的材料,如漏勺、苍蝇拍等,引导孩子们自主动手吹泡泡,并观察现象,分析吹出泡泡的物品要有什么特点。在此次操作过程中,孩子们总结出:要想吹出泡泡,使用的物品必须有小孔或缝隙。在大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笔者立足孩子们的发展情况,引导他们探究如何制作出泡泡。为了完成此任务,笔者给孩子们提供了水桶、洗衣粉、洗手液、洗衣液、洗发水以及各种粗细的吸管。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会调和洗衣粉、洗手液等与水的比例,在一次次失败过程中,认识到比例很重要,同时也总结何种比例可以吹出泡泡。如此选择的材料,不仅使科学探究活动具有开放性,还使幼儿能通过不断地操作,自主地探寻到结论,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坚强的意志品质,一举多得。

三、开放操作空间以驱动体验

教学空间是教育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最感兴趣的不是操作结果,而是操作过程。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思想中指出,既然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幼儿玩科学把戏,那么,教师就不要压制幼儿的天性,而应为他们提供广阔自由的空间、驱动他们自由地去玩。同时,《指南》中也提出了开放活动空间、挖掘教育资源的要求。所以,笔者在实施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为了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打破活动室的局限,将孩子们带入到广阔的天地里,自由操作、探究。

四、收集或者自制编织的工具

单靠手来编织的作品是很有难度和复杂的,除了美工活动常用的工具,我们需要收集或者自制特殊的编织工具,让孩子的编织更加简单和有创意。

事例一:刚开始我们在引导孩子学习编织毛绒球时,我们老师用裁剪好的纸板或者叉子让孩子来绕毛线,但是绕的线越多对于孩子难度就越大,所以刚开始我们只能制作少量小个的毛绒球。后期我们购买了专门制作毛绒球的工具,孩子们制作就简单容易了很多,制作的毛绒球也越来越饱满和大一些了,制作方法简单了,效率提高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也增加了。有了这些工具,孩子们创意编织就简单容易了很多。有条件的幼儿园也可以购买大型的织布机器,让幼儿可以亲眼看见,感受中国传统的编织工艺。

事例二:冬天到了,孩子自然想到了要编织围巾。对于孩子来说编织围巾无疑是一个困难的事情。虽然能买到儿童织围巾的机器,但是考虑到它的难度和价钱,没办法满足多个孩子的需要。为了让孩子能体验织围巾的乐趣,我们老师动脑筋用纸箱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编织围巾的工具,让孩子用简单的穿绕的方法就可以完成。所以有些编织的工具不一定非要购买,老师可以在充分了解编织的方法基础上,动脑筋用身边现有的材料,自己制作编织的工具,也能帮助到孩子学习编织。

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要优化科学探究活动,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内容、操作材料,开放操作空间,指导操作方法,使幼儿成为操作的主体,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积累科学经验,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茜.浅谈如何引领幼儿有效进行科学探究[J].才智,2018(23).

[2]杨凌,王兵,曾玲.“一起玩科学”:幼儿科学主题探究系列活动及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13).

[3]龚灵琳.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