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2
/ 2

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

邱雪 赵亚楠 郭大禹

山东英才学院

摘要:目的:分析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临床患者共计4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全科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244例。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比较: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科护理组干预后2周和4周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全科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9.9%,全科护理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1%,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5.0%,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3915,49.8252,P<0.01)。结论:将全科护理应用于基层医院护理实践中,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全科护理;基层医院护理;应用;对策

引言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对于临床医疗服务效率、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患者的需求,临床推出了全科护理服务。全科护理服务其实就是指在明确患者实际病情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全面、完整、有效、科学的护理服务。包括临床疾病防治、疾病保健、临床护理、康复干预等。临床有研究指出,想要进一步提高全科护理的效果,则需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研究指出,在基层医院临床的全科护理理念,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究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临床患者共计488例,其中,男性288例,女性200例,年龄55~88岁,平均(68±9)岁,文化程度分布:初中以下学历患者388例,高中学历患者60例,大学及以上学历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全科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244例。全科护理组的244例患者中,男性143例,女性101例,年龄56~88岁,平均(68±9)岁,文化程度分布:初中以下学历患者195例,高中学历患者30例,大学及以上学历患者19例。常规护理组的244例患者中,男性145例,女性99例,年龄55~87岁,平均(68±9)岁;文化程度分布:初中以下学历患者193例,高中学历患者30例,大学及以上学历患者21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相关患者接受临床检查后明确相应诊断;患者意识状态正常,无沟通、交流障碍;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肿瘤患者;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组采取常规护理。全科护理组观察组采取全科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病区环境讲解:帮助患者办理完入院手续,并将患者送入病房后,病房责任护士需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为患者、家属讲解病区环境的布局情况,如安全出口、开水房、食堂、大厅、医生办公室等区域。并在日常生活中始终维持整洁、干净的病房环境。为患者讲述日常生活中如何呼叫护士、发生异常情况后如何处理等等。(2)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疾病,定时组织同类疾病患者进行小班教学,讲解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并指导患者、家属参加相关讲座或是讨论会,或者护士还可在病房内定时播放健康知识视频,不断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3)个体化教育:病责任护士还需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年龄水平、身体状态、疾病类型、疾病发展程度、临床治疗方法等,为患者实施个体化教育,帮助患者详细了解自己的实际病情,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工作。(4)积极沟通:在患者住院期间,病房责任护士需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要用积极向上、热情负责的态度面对工作,面对患者。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主动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思考,不断安慰、鼓励患者,建立更为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辅助护士更好地掌握患者的情况,避免护患矛盾的发生。(5)针对护理工作人员。1)实行弹性排班制度。科室护士长应当根据当前患者数量、预计手术患者数量、有无危重症患者等因素排班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科室应当保持24小时备班制度,下班护士为白班做准备,助理护士为夜班做准备,轮班护士为夜班做准备。2)实行以小组为单位的责任制护理。根据科室护理人员的资历和职称,将他们分成几个组。责任组长是部门护士长。小组成员及具体分工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但应当包括高低年资护士,以便坚持以老带新原则,以保证护理措施0差错,也利于科室人员共同进步。3)提高护士素质。从思想上,加强对护士献身医学、热爱护理事业、爱岗敬业观念的教育,培养自主学习的观念,以增加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从业务能力上,科室应当采取一对一责任制的教学方法,以高带低,以老带新。在晨会及休息时间,高年资护士应当利用空闲时间见缝插针地对初级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随机提问,定期对初级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及临床能实操考试,考核成绩与双方绩效工资挂钩。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0deb823b6855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科护理组干预后2周和4周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60deb823b6855_html_99e2d8581b9dca46.png

2.22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全科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9.9%,全科护理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1%,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5.0%,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3915,49.8252,P<0.01)。见表2。

60deb823b6855_html_d4da27aa0b2f5056.png

3讨论

基层医院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为基层人民提供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服务。基层医院的属性决定了它的规模普遍较小、护理人员数量紧张,各方面的资源较为有限,因此仅能够提供基础性的医疗服务。在目前的现实背景下,应该采取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其服务意识,使综合护理模式能够在基层医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基层医院应用全科护理模式对患者早日痊愈出院有很大帮助。与此同时。在护理人员资源不足、患者多、病例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整排班制度、提高护士专业素质能力等一系列全科护理措施干预后,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此种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霞.全科护理在医院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8):157.

[2]徐蕾.全科护理在医院护理中的应用[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3):184.

[3]蔡明霞.全科护理意识在基层医院综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8):152.

[4]桂文伟.全科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300.

[5]刘加梅.浅谈全科护理在医院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