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2

建筑安全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模式创新探究

胡安鹏

西安统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我们除了要关注工程质量,更需要把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单位不仅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更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杜绝现场事故的发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行业,风险,安全管理,创新

引言:在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中,施工单位的管理日趋完善,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出现最多的还是安全方面的问题。由于建筑工程都是露天施工,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据统计,仅2018年上半年,我国建筑行业相关的事故就高达1732起,其中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了1752人!由此可见,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建筑安全的风险防控,增强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下面,文章将分析建筑安全的特点和风险的潜在因素,并提出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旨在为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建筑工程安全风险控制现状

  80年代,风险管理的概念正式应用到建筑领域中,距今已有几十年的发展,但纵观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依然问题突出。相较于外国成熟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风险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1安全风险意识淡薄。许多管理者并没有深刻认识到风险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安全风险的投入不够,重视程度也不够,往往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从业者的安全意识也很淡薄,他们自诩习惯了自己的工作和工作环境,能够得心应手,但种种不可控的因素的发生往往酿成大祸。

 1.2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应对和正确处理建筑工程风险需要专业的人才和知识技能,但在相当多的工程队伍中,都缺乏这样的专业人才,从而使得风险管控不够合理也不够科学。

 1.3,风险管理投入不足。进行安全风险的规避需要资金,但由于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淡薄,不予重视,投入到安全风险管理的资金也就不够充足,很大事项不能正常开展,也是建筑工程领域的一大风险。

2建筑安全管理创新模式分析

2.1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培训

目前,施工人员大多数专业水平不高,对操作技术不能够完全安全地掌握,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充分认识安全施工的含义。所以施工企业要从根本上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和加强安全宣传。安全宣传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在工地“拉横幅”、“写标语”,要让施工人员真正认识到安全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施工单位要组织安全事故实例教育和施工技能专门的培训活动,利用多媒体,微视频等方式进行宣教,让施工人员理解安全教育、责任教育,还可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周” 、“安全生产月”及“百日安全生产竞赛”活动,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可以正确的安全操作,则可以对突发事故进行有效处理,则可以规避风险,保证施工安全。

2.2安全管理制度系统的建立

为确保工程顺利施工,保障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按照国家建筑业各项安全标准、文明施工标准、职业健康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以及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2.2.1、安全合同制度:项目经理与企业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劳务队与项目部签定“安全生产合同”、操作工人与劳务队签定“安全生产合同”并订立“安全生产誓约”;用“合同”和“誓约”来强化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安全责任及安全意识,加强自身安全保护意识。

2.2.2、安全施工方案制度:除施工组织设计中包括安全方面外,施工前另行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并且对基坑支护、模板、脚手架、临时用电、塔吊、垂直运输等重大分项工程的施工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专业性较强的安全技术方案,方案中的措施有针对性。并且对于各项安全方案由各部门进行逐级审核后审批执行。

2.2.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施工员向班组及施工队层层交底。交底有文字资料,内容要求全面、具体、针对性强。交底人、接底人、项目安全员、技术负责人均在交底资料上相应部位签字,并注明交底日期。

2.2.4、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特殊工种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有正规部门颁发的证书,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证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凡没有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或上岗证不进行复审者一律不得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遵守一切规章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

2.2.5、安全检查制度:实行“巡检、周检、月检”三级检查制度。项目部各专业负责人需每天对工程进行巡检,并及时发现隐患,找到相应负责人进行整改,逐日、逐周、逐月对资料进行分类归档,方便后期的落实整改

2.2.6

、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发生工伤事故后,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将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处理,并写出调查报告。

2.2.7、安全值班制度:项目部排出安全值班表,值班人员每天24小时与公司、项目部安全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对工程安全负责,协助安全员处理相应安全事务,保证工程24小时安全不间断,建立安全值班表。

2.2.8、安全经费投入制度:保证施工现场所有安全防护用品及劳动防护用品等涉及安全文明施工技术措施费用的投入和使用。

2.2.9、施工机具验收制度:对于塔吊、施工升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一律由安检站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临时用电、各类施工用机具按照安全要求定期进行验收,并形成文字资料整理归档,经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准使用。

2.3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施工安全管理手段的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运用到了各行各业,并为各行业进行服务。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也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在实际工作中,利用BIM进行整个施工过程的前期统筹和全过程的规划,施工现场的实现监控全方位覆盖,及时反馈,帮助管理人员对施工情况进行更加科学的分析,并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及时消除隐患,实现高效管理。

2.4制定应急救援处理预案,正确处理安全事故

施工单位为了防止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需要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成立相关的事故处理负责人体系、处理预案及抵抗风险措施。当发生安全事故时,要做到“职责明确,快速反应”,如有人员伤亡的情况发生,要准确调查事故原因,做好善后以及尽快恢复生产等相关工作。另外,以事故为例,召开事故分析的会议,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可以采用应急演练的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反应速度,并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也为之后的安全工作总结经验和教训。

2.5增加管理费用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都具有很强的逐利性,因而对于安全风险控制这种不能立即看到经济效益的事项,企业往往不愿意过多投入。缺乏资金,安全风险管控自然要处处受阻,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加强安全风险控制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加大对此的投入力度,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确保企业的安全风险控制都有充足的资金,此外,企业内部也要完善相关资金的使用制度,避免出现贪污腐败现象,导致本该用于安全风险控制的资金不翼而飞。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内各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需要持续稳步的发展,就需要对现有的风险防控办法和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创新,利用科学的手段尽量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2]桑毅红.建筑安全事故分析及风险管理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18):69.
 [1]白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6):128.
 [1]万军,汪海,沈林.对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J].建筑安全,2007(03):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