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问题及对策

吴怡乐

重庆市合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重庆 401520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大量的耕地资源被占用。土地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在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因而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如何保护耕地资源,协调城镇化建设和土地流转关系,成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力,确保能将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其次,要切实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要着重解决非农业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问题。以下对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耕地保护;问题;对策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大量耕地被占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相对较低,目前我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就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看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还较低,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占用耕地资源,由于我国人均耕地资源本就不足,城镇化发展也增加了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的压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扩大城市规模的过程中,坚持着控制大城市发展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型城市的战略。但是在三四线城市的扩展过程中,需要修建大量的基础设施,也会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城市地区的建设面积会扩大150万亩左右,而耕地资源会减少600万亩左右。由此可见,在我国在城市扩展的过程中大量的耕地资源被占用。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实现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相协调,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的耕地资源。

1.2 土地浪费现象严重

虽然我国耕地资源总量较多,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资源拥有不足。并且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着土地浪费的现象。在城镇化建设过程,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宅基地管理还不够规范,一户多宅基地的现象十分常见。此外,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部分企业产出效率较为低下,在工厂内部存在大量的闲置土地,进而导致土地资源被浪费。

1.3 土地污染现象严重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地提高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染物。倘若垃圾处理不当,会导致土地资源被占用。而且垃圾在分化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随着雨水对土地资源造成污染。此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污水,倘若这些固体废弃物直接排到土壤中,会造成土地资源地污染,也会导致耕地减产。而废水、废气则会间接地对耕地资源造成影响,废水会随着雨水被排入农田,进而会对农作物的生产造成威胁。

1.4 耕地后备资源少

当下我国大部分耕地资源已经被开采利用,耕地后备储量少。我国大部分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地区面积较小,这也加大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难度。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农田经常会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这也给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带来了不利影响。

2 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对策

2.1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的重中之重,也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和核心保障,在落实耕地保护工作时,需要高度重视永久基本农田的界定工作,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来加强对耕地的优先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经有关部门划定以条例形式确定,就要保证农地姓农、粮田姓粮。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时,要切实遵守“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将城镇周边区域的农田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除此之外,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中,需要与城镇开发边界搞好衔接,促进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工作的和谐统一。

2.2 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政府基于工业发展以及城市拓展过程中对耕地占用的有效补救措施,同时也是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的重要举措。该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耕地保护事业的发展,充分落实好耕地保护工作。因此,政府需要积极贯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需要通过合理规划工业发展以及城市拓展来有效控制耕地占用这一现象发生的源头[2]。首先,要进一步严格用地审批,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土地规划管控和计划引导,严格控制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其次,要抓紧开展土地整治储备,建立补充耕地指标储备库数据,可在储备库中提前做到挂钩补充落实占补平衡,做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保障耕地“占一补一”。

2.3 增加农业生产补贴

农民以土地为根本,在耕地保护具体工作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增加农业生产补贴可以鼓励农民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耕地保护工作中,充分发挥好农民的意愿和主观性。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不少农民对耕地不种撂荒现象经常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田数量持续减少、耕地质量持续下降。而通过增加农业生产补贴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由于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是提高农业高效集约化经营的重要主体和途径,建议政府补贴资金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从而有效预防农田数量和质量下降的问题,增加农村经济活力与发展。

2.4 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控制土地利用总量

首先,各地方的土地利用计划,必须做出积极的呈报,未按时呈报的地方,或者是在计划上存在缺失现象,则必须重新拟定计划,上级派遣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其次,针对土地利用总量要做出严格地限制,加强对耕地的保护,禁止开发商过渡开发现象,对于以往所积累的问题,不能再出现拖延处理的现象,要积极的组织调查小组、工作小组,针对耕地保护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做出严肃的整顿,要让社会上看到耕地保护的工作成果,给广大的百姓、农民朋友,提供较多的保障。保护耕地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资源,主要目的是增加我国的耕地面积,提高我国耕地的产出效率。这就要求我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耕地和非耕地之间的转化。一方面在城镇化建设中,我们要制定出土地的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土地的使用用途。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审批管理力度 。

2.5 提高耕地的质量

要想更好地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就要提高我国耕地的产出效率,确保耕地的质量,这样才能将有限的耕地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耕地的管理投入。首先,政府部门要组织好农村地区,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不稳定,农业生产经常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只有完善相应的水利设施,才能确保粮食的产量。因此政府部门要重视水利设施的修建,要加大水利设施的财政投入,为提高农田粮食产量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政府也要定期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必要生产要素,耕地保护是保证粮食产量、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措施。在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耕地资源严重短缺,耕地保护迫在眉睫。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地方片面追求建设用地的短期价值,导致了大量破坏耕地的行为。因此,可以通过加强耕地保护宣传,坚持耕地占用补偿原则,控制耕地补充质量,加强对耕地保护的监督来提高耕地保护的效果。通过加强耕地保护,促进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何亮,李伟峰,田淑芳,郑华.长江经济带快速城镇化对耕地保护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8,38(21):7782-7789.
[2]王冲.基于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工作的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8(1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