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2

角色扮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支揽月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中心小学 221144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小学数学教学需求,角色扮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角色扮演;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角色扮演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互动的新型教学方法,其是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某种题材或是情境,让学生通过对角色行为活动等的模仿,对角色行为模式或情感变化充分进行体会,从而获得学科知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小学数学教学的需求,而角色扮演法中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此种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新奇有趣的,所以可以很好的激发出学生投入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那么如何应用角色扮演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

  1. 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数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爱好等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其能够在角色扮演当中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是好动、活泼,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对于童话故事也是非常喜爱的,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结合童话故事的方式组织学生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热情高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快速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了解和掌握。

比如说在有余数除法相关知识教学式,教师就可以以数学教学内容为依据,通过角色扮演方法进行教学,选择一名学生扮演“小鸟妈妈”,再选择八个学生扮演“小虫子”,四个学生扮演“小鸟”,之后再让“鸟妈妈”将“小虫子”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小鸟”。又比如说在除法运算的学习当中,教师就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兔妈妈和兔宝宝面具以及胡萝卜道具,最后再选出三个学生扮演“兔宝宝”,一个学生扮演“兔妈妈”,“兔妈妈”拿着九个胡萝卜,要将它分给“兔宝宝”,并要求每个“兔宝宝”得到的数量都一样,这样学生就需要去思考,怎样才能够教胡萝卜平均分配,在学生分配完成之后,教师在导入这一课程的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就会非常高。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并对这一知识点的形成过程有所体会,这样学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时就会更加容易,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在角色扮演中,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深入进行思考,使其能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内容是比较多的,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能够对数学问题自主思考和探究。比如说在数学符号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身体演示数学符号,一边进行角色表演一边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之后教师再选择一些学生扮演数字,让数字在符号中寻找位置。在完成角色扮演之后,学生就能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符号知识。

而通过角色扮演法学习方式获取的知识,能够深深地进入学生脑海,也会对这些知识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对相关数学问题积极主动进行思考。

三、在角色扮演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通过角色扮演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会被激发出来。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并不高,部分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比较困难,但是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的形象化和简单化,这样学生在学习起来就会比较的容易,并获得良好的教学体验。

比如说在“认识方向”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先将自己家乡旅游景点的视频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之后再以此为背景组织角色扮演,教师可选择一位同学扮演导游,几位同学扮演游客,让扮演导游的学生向游客介绍所处的景区位置以及家乡景色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扮演行人和当地人的角色,行人向当地人询问目的地,而当地人则利用方位将目的地准确表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自主开动脑筋去辨别方向,快速的掌握这部分知识点内容。
通过角色扮演能够使学生对这一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将其灵活的运用在生活当中。通过这种生活化的角色扮演方式可以使学生能够感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从而对数学学科充满兴趣,愿意自主的投入学习当中。
四、通过角色扮演,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思考中去,逐渐的提升学校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生年龄较小,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于很多事物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自身的独立分析和理解能力也正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因此在进行数学学习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和知识应用当中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数学教学的效率自然就会得到提升。而角色扮演法的应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比如说在《最大公因数》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了一些数字贴,在课堂的开始将这些数字贴贴到了每一个学生的身上,让学生扮演“数字”。之后教师可以随机抽选一个“数字”,比如说12号,让这个“数字”站在讲台上说出12的公因数,被点到的“数字”就要起身站到其旁边,之后教师再让30号“数字”站上来讲出相应的公因数,相应号码的“数字”同样要站到其身旁来。当30号“数字”点出1、2、3、6这几个“数字”的时候,也就会从12号“数字”的身边走向30号“数字”身边,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们提问:“1、2、3、6数字到底应该站在12号数字旁边,还是30号数字旁边呢?”,之后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并将自己的讨论结果说出来,教师在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予以适当的补充,并自然的引出最大公因数的知识点。

通过扮演数学数字,可以激发出了学生参与公因数学习和探讨的兴趣,使其能够通过自主的思考解决了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总之,角色扮演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方法,激发出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自主的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提升自身思维能力,并通过实践体验进一步提升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颜嘉.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角色扮演的有效使用[J].好家长,2019(9):105.

[2]林华智.浅析角色扮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一堂四则运算课为例[J].名师在线,2018(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