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解读苏轼的精神世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2

从《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解读苏轼的精神世界

田甜(讲师)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学院

摘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词作中的经典,是苏轼被贬黄州之时创作的,虽然身处逆境,却表现出了乐观豁达、从容洒脱的人生态度;逆境中随遇而安的人生境界;在自然中获得宁静的心灵归宿。

关键词:苏轼,从容,豁达,人生态度,

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创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次祸事,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污蔑他毁谤君王,罪名不了,苏轼被捕入狱,差点丧命,这也就是历史上的“乌台诗案”。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定下“不杀士大夫”不杀读书人,再加上,神宗爱惜苏轼的才华,苏轼才免于一死,被贬到黄州(在现在的湖北黄冈)。苏轼带着全家几十口人来到黄州。在黄州,他是个带罪犯官,职位:“黄州团练副使,本地安置,不得签书公事”没实权,也不发工资。苏轼为了生计,申请了50亩田地,称之为东坡,开始亲自开垦耕种,并自称东坡居士。《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苏轼去相看这50母田地的时候,途中遇雨而作。

二、“何妨吟啸且徐行”中传达出从容洒脱的人生态度

苏轼这一生,风雨周折,苏轼在晚年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自题金山画像》)黄州、惠州、詹州,是他三次被贬的地方,《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1082年所作,在人生低谷的时候,苏轼也能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词序中交代了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事件:遇雨,雨具先去;人物的心理感受:同行者“皆狼狈”;苏轼“余独不觉”。这说明苏轼在逆境中也能依然自得。

“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说明,雨下得大,雨点打在竹叶上,霹雳巴拉的,穿林打叶声是客观存在的,苏轼反而用“莫听”两个字,说明外物不足以介怀。

“何妨吟啸且徐行。”不如,在雨中,吟唱着诗词,慢慢行走。“徐行”二字一方面间接地看出道路确实很泥泞难走;另一方面也说明苏轼走得很从容,不是仓皇急行,而是慢慢地不慌不忙地走,泰然处之。

“竹杖芒鞋轻胜马,” 竹杖芒鞋是步行工具,属于百姓闲人的,而马是骑行工具,属于当时的达官贵族。如果从表层的意义来讲,应该是骑马更省力轻便,但苏轼偏偏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这个轻,有了另一番含义,它指的是五官一身轻,虽然被贬,但拿得起放的下,没有心理负担。

苏轼能在逆境中仍然保有淡然、从容、洒脱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与他随遇而安的性格有关。苏轼非常赞赏陶渊明,作了很多“和陶诗”,渴望隐居生活。同时苏轼的身上又有庄子的影子,性格率真、豁达和超脱,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苏轼率性、随遇而安、乐观,比较会享受生活,善于体悟生活的乐趣。他喜欢吃肉,发明了一个“东坡肉”,现在还是一道名菜;他喜欢给人取外号,朋友的老婆厉害,他就给人家取了个河东狮吼,取外号都取得这个有趣,苏东坡的性格率真得像个孩子。一个人处于顺境的时候享受生活很容易,处于逆境还能享受生活,这就不容易了。苏轼,他就能做到。苏轼被贬到海南的时候,条件十分艰苦,他也可以苦中作乐。他喜欢养生保健,被贬儋州的时候,创造了一套独特的养生方法,叫做:“谪居三适”:其一:旦起理发,早上起来迎着海风梳理自己的头发。 其二:午窗坐睡,靠着窗子,昏昏欲睡,物我两忘,俨然成了庄子。其三:夜卧濯足,晚上用热水洗脚。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啊!

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境界

上阙点睛之笔:“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就算让我披着蓑衣,一生都奔波在这烟雨之中,又如何?烟雨一方面指具体的途中遇雨,一方面指人生的风雨,眼前的风雨苏轼不怕,政治道路的凶险,苏轼也不怕!宋神宗让苏轼到黄州来的任务是“闭门自省”,但是苏轼却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就算让我披着蓑衣,一生都奔波在这烟雨之中,又如何?何等洒脱,何等人生境界!

苏轼豁达的人生境界,与他儒、释、道三位合一的思想体系有关系。“在精神上,他也保持着多方面的追求,除了儒家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的总体原则之外,比较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是对佛老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佛老关于空虚的学说来自脱于痛苦,保持理智的清醒,而令人生具有诗意;又以道教的长生久视之术来佐助养身,并反视生命的本源,自觉守护高贵、纯洁的人格。”i儒学是他出世从政的主导思想,在被贬黄州期间,佛道的思想又凸显出来,苏轼开始从注重外在功利向注重内心修养转变。并且,苏轼善于融会儒、释、道三家,圆通以应物,苏轼说“天道何尝之有,应物而已。”(《书义》)也就是说要应物制宜,要顺应自然,而不是拘泥于一种思想。人也要顺势而变,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吾身。”做官就要正直的做官,不患得患失,处于逆境也要调整心态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既然改变不了境遇,可以改变心态,让心灵归于自然,归于沉静。在逆境中得到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解脱,达到融会通达的境界。作为宋代文人,苏轼的文化性格和前代文人有很大不同,前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大致上可分成仕、隐两种,仕是为了兼济天下,隐是为了独善其身。这两者是不可兼容的。苏轼则不然,他入仕能够勤于政务,勇于言事,同时可以保持比较宁静的心态。苏轼的品性也代表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

四、“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归宿

词的上阙写雨中感受,下阙写雨过天晴。 “料峭春风吹酒醒,”吹风料峭,吹散了酒意。料峭即春寒微凉。“酒”的意象在苏轼词中非常典型,传统归隐的方式有:老庄之隐、朝隐、林泉之隐,还有酒隐,也就是隐于酒。酒有忘却世事、忘却烦忧的作用,“是超脱世俗名利的手段,实在生活逆境中美化人生的方法,是其积极乐观生动人生态度的体现。”ii“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是醉酒也总有酒醒的时候。当料峭的春风把酒意吹散的时候,酒的遗忘作用消失了,人又回到现实中来,悲剧感再次产生,于是感到了现实的“微冷”。这时,就需要寻找其他的消解因素,苏轼寻找到了什么呢?

“山头斜照却相迎。”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雨过天晴,而是一种自然的审美关照。“斜照”是一个黄昏的意象,黄昏之时,人在何处? 《诗经·君子于役》中有:“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太阳下山了,牛羊都回家了。这个家就是人生归宿,苏轼找到了人生的归宿,找到了精神的家园。“山头斜照”是自然意象,苏轼在自然中获得心灵的平静,获得了解脱。人从自然中来,最终又回归自然了。

“却相迎”用的是拟人修辞方法,三个字让人感到无比亲切。当人们要回家的时候,当心灵寻找归宿的时候,温暖的夕阳,迎接着你。精神家园从未失去,只是人自己在纷纷尘世中放逐了自己,迷失了自己,当人类愿意回归精神家园的时候,一切不公和不易,都释怀了。

最后一句点睛之笔“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萧瑟处:一指刚刚走过的泥泞;一指仕途上的不幸。回望刚刚走过的风雨之路,回望仕途上遭遇的不幸。那里什么也没有,无所谓风雨,无所谓阴晴。无论是风雨还是天晴,在苏轼的心中都激不起波澜了, “风雨”和“天晴”已经毫无差别了,苏轼达到了物我两忘、宠辱不惊的境界。

这是禅宗的境界,“风动幡动”,只要心不动,外物就不动。心不动,“风雨”还是“天晴”也就无所谓了。人生如意还是不如意,也无所谓了。那么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归去”归隐自然,苏轼在他的诗词中屡屡表达归隐的愿望,比如“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比如“归去来兮,吾归何处?”(《满庭芳·归去来兮》)苏轼在词中透露了归隐之心,只有归隐自然,才能获得心理的宁静。虽然身处逆境,但苏轼却能脱去长衫换上短打,从他那50亩荒地当中找到快乐,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i 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ii 杨胜宽:《苏轼的酣适梦幻境界》【J】,乐山师专学报,1994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