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6
/ 2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探究

张艳梅

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北坡移民小学

摘要:现今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新课程改革中也提出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从小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从小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并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下内容将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并为教师例举较为有效的渗透教学方案。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语文;渗透式教学

引言: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历史的精髓和精神传承,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学经典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其内容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更利于提高素养水平。国学经典包含了《三字经》《大学》《论语》《老子》等等经典的文学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经典教学内容,更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学生也能够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1小学需要国学经典的渗透

小学生刚开始步入学校接触学习内容,学生的思维和智力都处于发展中,教师怎样引导,学生的思维和观点就会怎样形成。小学教学阶段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道德素养和思想品格的重要时期,对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化历史的精神传承,更是我国非物质遗产的瑰宝,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对国学和历史更为深入的了解,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极具意义和价值,学生在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也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对艺术的品鉴能力。

另外,国学经典作品中的词汇、文字都更为精彩,其故事也包含哲理,学生可以充分借用国学经典作品中故事的典故引导学生懂得人生哲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得以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水平也得以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作品更加了解,也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学生也能够感受到国学经典的魅力,学生也会更为主动的学习与探索。

2国学经典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

2.1立足诵读,增加阅读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知识内容,教师可以立足诵读,并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学生在诵读中会对国学作品不断思考,学生对国学经典作品的文字也会产生兴趣进而自主探索,学生也逐步产生学习欲望。另外,教师在选择国学经典作品进行诵读教学之前,教师要站在学生得到角度选择学生喜爱并能够理解的国学经典作品,确保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经典作品的文字魅力,学生更利于自主参与诵读,学生在诵读中也能够快速领会国学经典中体现的文学文化,其课堂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质量得以保障。

例如在学习语文知识中《争吵》一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国学经典进行诵读,学生在日常相处中也会发生争吵,例如两个同学都喜欢同一种食物,但学生会据理力争进而发生争吵。教师以国学经典的《孔融让梨》进行文化引导,教师让学生对其内容大声诵读,教师将国学经典中的故事引入到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争吵中,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进行反思,两个同学都有反省认识,学生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孔融互相谦让。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对国学经典内容有所了解,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得到提升,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教学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素养水平,学生之间相处更为融洽,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2.2注重环境,营造国学氛围

在国学经典渗透教学课堂中,学生多数对枯燥的文学经典和语文知识内容毫无兴趣,且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感受不到国学经典文化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营造国学氛围的环境,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国学经典文化的魅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也会更为积极主动,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也得以提高。

例如在课堂国学经典渗透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定期举办国学经典书籍的分享会,每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国学经典书籍进行阅读,并将自己认为书中经典、有趣的段落在分享会中与同学分享,学生每个人手中有一朵小红花,可以将小红花投给自己最喜欢的经典文学作品分享的同学,小红花获得最多的学生会获得相应的奖励。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在课后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为分享会做准备,班级的学生都会积极配合,国学氛围得以营造,学生会更为积极主动,学生对国学经典作品的了解和学生的素养水平都得以提高。

2.3活跃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常对自己喜欢的内容更为主动,而主动学习的效率远高于被动接受学习的学习态度,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创设课堂教学方法和内容,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会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更为主动,进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都得以提高。

例如在课堂学习中教师以国学经典《孝经》作为教学内容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索,在生活中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的表现,怎样的行为让父母操心属于不孝?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认为的孝顺,也有对孝顺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教师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和观点更为了解,教师以学生的观点融入孝经中的内容,学生对孝经的理念和思维掌握更为深入,学生对孝顺也有了更为深刻 的认识。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提升和文化素养水平培养是教学中的重点,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极大的额影响,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国学经典,将其国学作品中的文化内容和思维观点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周玉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与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29).53-54.

[2]金玉梅.探索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J].教育现代化,2017,(16).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