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现场人身风险管控“五防”安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7
/ 3

作业现场人身风险管控“五防”安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刘天云 1 刘军 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惠东供电局 广东省惠州市 516300


摘要:本文论述了惠州惠东供电局构建人身风险管控模式的探索过程和成效,以“人身风险”为防控目标,聚焦“触电、倒杆、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和偷开工”5大要因,强化事前、事中管控,创建“1+5+3”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主要风险辨识100%,管控措施执行100%,履职到位落实100%,全方位督察检查100%。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同时,为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充足电力保障,供电企业不断加大电网投资建设力度,同时运行中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必然会大量增加供电人员作业频次,这对基层单位人身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然而,一方面由于供电企业的特殊性,长期处于“高压、高空、高温、高强度”的作业环境,在人身安全管控方面暴露出主要风险聚焦不足、管控措施针对性及可操作性不强等关键问题;另一方面业务部门尚未能很好地履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职责,往往重业务轻安全,安全监管力度不足,从严动真不够。因此,为能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安全生产发展观的要求,解决以往管理的弊端,有效管控人身伤亡事故事件,探索实践新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尤为迫切。

二、成果实施背景

2020年2月,南方电网公司以党组名义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广东电网、惠州供电局配套出台相关管控措施,表明网省公司对于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遏制人身事故发生的信心和决心,以“大安全”思维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安全生产能力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并逐年加大对人身事故事件考核力度。

按照以往的人身安全管理经验及做法,逐渐暴露出以下不足:一是风险管控目标不明确,追求大而全的管理模式,未充分考虑人力物力成本,未聚焦人身防控关键风险的整治;二是管控措施可操作性不强,基层供电所员工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对新事物新要求接受度不高,仍存在凭经验工作的情况;三是监管检查力度不足,“老好人”思想长期存在,考核问责不到位。为能系统解决以上突出问题,惠东供电局以广东电网大力推进供电所标准化示范点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及实践,以“人身风险防控”为目标,聚焦“触电、高空坠落、倒杆、物体打击和偷开工”主要风险,在“风险辨识、安措保障、充分准备、有序作业、执行落地”等环节抓实抓细,系统性总结提炼“五防”安全管理机制。

三、成果内涵和做法

(一)“五防”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模式

工作机制总体思路是以“人身风险防控”为目标,聚焦“防触电、防高空坠落、防倒杆、防物体打击、防偷开工”(简称‘五防’)主要风险,创建“1+5+3”的安全管控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做实5大核心抓手,提供3大支撑保障,真正推动各项管控措施落实落地。

1个党建引领:一是突出抓两级党委,印发《惠东供电局“党建保安”总体工作方案》,聚焦“人身风险”防控工作重难点,由党委委员挂点推动供电所安全基础建设,发挥党委和支部委员“头雁”作用;二是通过应用大党建组合拳,采取组建党员骨干先锋团队、建立书记项目、运用党员带动力记分卡等各项措施,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建立“安监+纪委”的监督检查方式,强化措施执行有效落地。

5个核心抓手:一抓现场勘察,全面准确辨识涉及人身的主要风险。编制现场勘察要求及注意事项图册,采取“学培考练”促使勘察人员辨识风险水平的提高,明确勘察人员到位标准及职责,严禁带班负责人随意变更;二抓“两票”执行,保障安全措施全面落地。通过加大培训力度,积极邀请上级专家交流答疑,及时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强化事前审核,增设“三道防线”,从严通报考核;三抓停电协调,确保作业前准备工作充分全面。分层分级组织停电协调会,增设业务部门和安监部参会要求,严控临时新增任务导致风险变化,及时核查、协调解决停电前准备工作;四抓工作节奏,强化日计划管控。本地化修编日计划管控表,重点把关五防风险是否具体清晰,措施是否可执行有效,管控责任人是否明确;五抓现场监管,“三位一体”监督确保举措落地落实。首创《惠东供电局供电所安全监督核业务实操指引图册》,加快督查队伍的建设;创新科技手段,探索与智慧监督系统的融合,优化“线上+线下”督查模式,重点精准查找到位履职缺失情况,实现横线纵向全方位监督。

3个支撑保障:一是责任保障,本地化编制《安全生产负面清单》,以“负面条款+问责标准”形式,压实安全管理职责,进一步提高监管人员到位履职的主观能动性;二是人才保障,优化安全管理团队建设,编制安全管理团队履职评价机制,首创《惠东供电局供电所安全监督核业务实操指引图册》,打造一支作风优良、安全意识、技能过硬管理团队;三是激励保障,建立《深化薪酬绩效“三个不一样”》委员项目,健全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实现量化考核,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二)“五防”安全管理的主要举措

“五防”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是运用安风体系“基于风险、系统化、规范化、持续改进”的核心思想,按照PDCA管理模式,以主要风险辨识准确性、制定管控措施可操作性以及责任人员执行落地全面性为验证手段,从组建“五防”安全管理团队、提升现场勘察质量、提升两票应用水平、组织停电协调会、合理控制工作节奏、加强现场作业安全监管6个方面为主要抓手,实现人身风险可控在控。

1.组建“五防”安全管理团队。一是打造“三位一体”安全管理团队,通过“现场勘察人+现场监护人+带班负责人”实操培训及考核,打造了一支由“业务部门+供电所+承包商”共247名成员组成、安全意识牢固、技能过硬的安全管理队伍;二是强化“自主培训+专业帮扶”,采用“专项+日常”实操培训,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对靠后供电所及个人进行思想和技能帮扶120人次,个性化督导提升,实现“党员带群众、先进带后进”;三是风险分层分级管控,由安全管理团队监管作业人数超20人或低风险及以上作业,其他人员负责一般日常性或可接受风险工作,并优化激励机制充分体现“三个不一样”。

2.提高现场勘察工作质量。一是明确责任人员到位标准。其中,作业人数超50人由项目部门负责人组织现场勘察;中压计划性及抢修工作,由供电所副所长组织带班负责人开展现场勘察;低压工作由班长组织,低压抢修由值班人员组织,参与现场勘察核心人员必须是安全管理专家库成员;二是聚焦“五防”主要风险,现场勘察必须全线到点(各施工点)勘察,重点辨识可能涉及人身风险的交叉跨越、临近带电体作业、电杆状况、高空坠落、防物理打击等风险,并将各主要风险点现场图、现场勘察图发到相关工作群审核;三是严控变更带班负责人,带班负责人(工作负责人)不得随意变更,因特殊原因必须变更的,需重新组织新的带班负责人(工作负责人)开展现场勘察,否则取消作业。

3.提升两票规范化应用水平。一是采用“专项+自主+交流”的培训模式,分层分级加大培训力度。局层面对重复性、普遍性“两票”问题开展内部专项培训,对于部分难点问题,则邀请省公司、市局两票专家团队来到惠东局开展两票研讨和答疑;供电所层面开展“一对一”或分班组自主培训。二是强化事前审核,建立“三道防线”。供电所严格“三审”;生计部按片区负责再审,审核同意后方可执行;安监部结合督察倒查两票执行情况。三是加大执行考核,奖罚分明促提高。印发《惠东供电局2020年两票管理提升工作指引》,承接“五防”现场安全管理要求,成立工作票填写人、审核人、现场监护人、操作监护人专家库,分层级、分类开展两票提升工作。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惠东局两票合格率由2019年的89.47%提升至2020年的98.9%。

4.落实停电协调会召开机制。一是分层分级组织,统筹调配资源,按照作业人数明确停电协调会组织单位,其中50人以内由供电所组织,50人以上由项目部门组织,供电所协助;20人及以上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及安监部参与。二是明确停电协调会召开要求,做足事前准备。主要检查停电准备工作完成情况,检查现场作业任务分配表,操作人员分组安排、现场监护分工安排以及两票填写等,重点核查“五防”主要风险点、相关管控责任人掌握情况,必要时现场抽查。三是强化现场复勘,督促责任人员到位核实。停电协调会后现场监护人组织施工小组负责人到所负责施工区域进行现场复勘及交底,再次明确风险点及对应管控措施要求。

5.合理控制工作节奏。一是强化日计划管理。项目管理部门每天收集审核施工单位、供电所日工作计划(含试验、不停电施工、停电施工、带电施工),重点把关五防风险是否具体清晰,措施是否可执行有效,管控责任人是否明确,安监部汇总发布惠东局日工作计划。二是严控每周计划停电数量。原则上全局每天中压停电工作不超过4单;同一施工单位、供电所不安排连续大型施工作业,严控“三超”行为;夏季合理增加中午避暑休息时间,确保人员工作状态良好。

三是严查偷开工行为。以局发布的日工作计划为基础,通过线上线下督察,严查未纳入工作计划的作业行为;项目管理部门、供电所管理人员针对已开工的项目进行到位检查,跟踪项目工作进度,并结合日常巡视工作督查施工单位有无“偷开工”情况;项目完工后,项目管理部门通过系统“两票”执行情况,工程量签证,局日工作计划倒查施工单位偷开工情况。

6.加强现场作业安全监管。一是严控关键工序风险。基层首创《施工安装和验收要点图册》,组织项目部门管理人员、供电所设备主人开展施工安装和验收要点培训,掌握施工要点及关键工序风险,有效提升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水平;建立责任追溯机制,开展施工安装质量抽查,加大对因施工质量造成的线路故障跳闸和设备缺陷的通报考核。二是加强现场到位履职管理。作业人数超过50人及中风险以上的作业,由分管局领导进行巡视监督;作业人数20-49人及低风险的作业由部门负责人进行巡视监督。本地化编制“负面条款+问责标准”的岗位《安全生产负面清单》,落实安全生产职责及到位标准;加大到位履职再监督,安监部结合现场督察、“电话访谈+微信照片”等方式抽查各级管理人员到位履职情况,并纳入每日督察问题通报。

三是加大“线上+线下”督察力度。组建督察团队,根据作业面、施工复杂程度、监管人员数量等,由安监部统筹全局督察资源,必要时组建“供电所+业务部门+安监”安全督察团队。全面开展“线上+线下”督察,每天安排1组线上督察,5组现场督察,以风险管控为核心,以《安规》要求为判据,以作业链条为切入点,重点督察视频监控、现场勘查单、施工方案、两票手续、监管人员到位、人员资质备案、现场风险管控、个人防护及工器具执行情况,每天全局通报当天督察情况。四是鼓励供电所主动暴露问题,充分发挥业务部门、安监部从严开展“线上”督察方式,倒逼供电自行开展“线上”自查及规范日常工作,引导供电所敢于直面问题,主动暴露问题并采取管控措施,纳入智慧监督系统违章管理中进行报备。五是深化安全生产大监督工作机制运作,编制了《惠东供电局安全生产“大监督”常态工作机制(试行)》,总体思路是立足岗位职责业务,聚集安全生产主要风险;履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要求,分层分级加强自身监督;明确职责分工,提高监督质量;严肃责任落实,从严考核问责,构建“自主监督+业务监督+安监监督”大监督格局,推动各单位真正履职尽责。工作机制主要环节包括:全面辨析各专业主要风险、编制安全生产风险库、制定大监督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大监督项目、开展风险管控监督考核。累计发布主要风险库97项,各单位组织实施113项,已完成111项,项目完成率98.2%,有效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四、经验总结及推广

“五防”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是对监督管理系统性科学性思考的成果,聚焦容易导致人身事故的五大风险,集中资源对风险管理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提升,通过规范日常工作管理并总结固化成果,从而实现人身风险的可控在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强化安全管理人才培养

基层首创《基建营销生产安全核心业务实操指引图册》,采取实操培训考核模式,加大对“现场勘查人、现场监护人、带班负责人”、“操作票监护人、操作票操作人、工作许可人”以及工程验收人员的培训考核,组建247名“业务部门+供电所+承包商”核心安全管理团队,编制监管人员履职评价机制,主要风险辨识准确率从年初78.1%提升至全年98.4%。

(二)补强人身风险管控短板

进一步聚焦“人身风险防控”目标,改变以往“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围绕“五防”薄弱部分进行系统性梳理,辨识出“触电、高空坠落、倒杆、物体打击和偷开工”主要风险。在充分考虑基层班组人员配置、技能水平、物资保障能力等实际情况,坚持“简单实用,操作性强”为原则,优化整合核心管控措施,创建出“1+5+3”安全管理模式,以现场勘察(辨识风险)、两票执行(安保措施)、停电协调(充分准备)、工作节奏(有序作业)、现场监管(执行落地)为主抓手,并规范固化到班组日常工作。全年未发生违反“六条铁律”、杜绝类、严禁类、A类、B类问题,成效明显。

(三)围剿热点难点夯实基础

本地化修编《安全生产负面清单》,突出抓两级党委,压实部门、供电所负责人安全监管主责,明确现场监管责任人职责,清晰全链条责任传递,坚持“尽职照单免责,失职严肃问责”的原则,推动各级人员履职尽责;增设两票执行“三道防线”,强化事前审核考核,主动邀请上级专家答疑解惑,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两票合格率由2019年89.47%提升至2020年98.9%;组建安全监管团队,针对第4季度作业现场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安全管理人员不足问题,由安监部统筹全局督察资源,组建36人的“供电所+业务部门+安监”安全督察党员攻坚组,实现全方位监管检查。

(四)提升督察检查效能

编制安全管理团队履职评价机制,首创《惠东供电局供电所安全监督核业务实操指引图册》,通过实操培训考核,打造一支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的安全管理团队;强化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注重现场勘察、两票事前审核等关键环节,精简业务流程,抓实核心环节;全面开展“线上+线下”的安全监督,创新科技手段,探索与智慧监督系统的融合,提前充分暴露管理漏洞,更加精准查找到位履职缺失情况,推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实现横线纵向全方位监督,全年累计发现违章104个,追责问责84人次;树立安全生产先进标杆,加大对安全生产先进人物和优秀案例的宣传力度,营造“安全光荣”的浓厚氛围。

综上所述,惠东局“五防”安全管理工作机制确立以来,已全面成功应用到各基层班组,现场监管人员在主要风险辨识准确性、两票执行合格率、管控措施执行率,主动纠正违章率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提升,初步形成“严爱结合”的良好安全氛围。实践证明,“五防”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具有强大生命力,是有效提升人身风险安全管控水平,值得在其他单位推广应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