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短期支教带来的影响

/ 2

浅谈大学生短期支教带来的影响

冉啟兰,李云雪,陆邓,陈廷飞

云南工商学院,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

为了响应和号召国家提出的“三支一扶”政策和降低大学生的失业率,让大学生获取更多的社会经验,许多大学生和社会人员利用假期进行义务支教活动,不能否定这个活动带来了很多益处,但是也出现了很多弊端,本文从支教对学生、支教者、当地教育等进行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论述。


关键词:大学生支教 边远地区儿童 影响

正文

短期支教是大学生利用假期、实习等机会直接参加国家支持农村教育的义务活动,在参加支教之前,许多人都是本着以为教育立心,为学生立命,为国家的未来开太平的理念去支教,但一部分人无形中违背了国家提出支教的初衷,许多支教带有目的性,如:获取证书、保研、体验生活。这就带来了两种不同的影响。

  1. 支教的积极影响

  1. 对支教者的影响

根据国家教育部对应届毕业生人数的统计发现,每年的毕业生都在逐渐增加,很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工作难”等问题。然而,支教政策的出台有效地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大,降低了失业率。一方面,大学生在学校的实践经验欠缺,在支教的过程中可以将他们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弥补他们经验的不足,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教学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支教可以让支教者体会到边远地区的教育和发达地区的教育的差距,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为国家的基层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1. 对支教地区儿童的影响

国家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但是边远地区和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各地教育资源分配不一致。随着支教者的到来给同学们带来了新的阳光,温暖了他们干涸的心,使他们得到了精神层面的鼓励和支持,扬起了他们梦想的帆,使他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1. 对支教地区的教育影响

边远地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外面的东西进不去,里面的东西出不来。支教者的到来为当地的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他们带去了新鲜的事物,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视野,带去了新的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师的旧的教育观念,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走出“喀斯特地貌”,为他们当地的发展带去新的希望。

  1. 支教对边远地区的消极影响

  1. 从孩子的角度看

因为大部分大学生经验较欠缺,不能真正的做到严慈相济,对当地孩子比较纵容,这让孩子不能更好的明辨是非,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支教地区孩子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短期支教结束后,不利于当地教师对孩子们的教育,孩子们会对当地教师的教育产生排斥,学生会因为支教大学生带来的新颖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授课方式,比如说多媒体教学、 O2O教学等理念,但是因为当地资源比较贫乏,当短期支教结束后,学生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和消极情绪,抵触本地比较落后的教学模式,对学校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阻碍。

  1. 从支教者本人的角度看

偏远地区条件艰苦,人口分布较散,自然灾害频繁,支教大学生虽然拥有丰富的急救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的经验,当真正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急救上,又因为通讯条件有限,不能及时的进行求助,而当地人也很难及时的进行施救,容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当地孩子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支教者容易与当地的村民产生思想矛盾的冲突,又因为支教时间大部分在假期,处于农忙时节,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学校里去接受大学生的义务支教,认为占用了孩子帮助他们做农活的时间,而支教大学生作为新来人员,家长对他们没有信任感,大学生的许多教学活动无法顺利进行,从而导致大学生容易对自己的教育能力产生怀疑以及对教育失去信心,产生教育无力感,让大学生不想继续走教育这条路,使教育流失人才。

  1. 从当地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看

由于当地教学资源匮乏、条件艰苦,支教者去那里会加重了他们的负担,支教者坚持不了,来的多,走的也快,导致教师流动性大,又因为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回去后会在学校或者是网络媒体上进行经验交流,无形中表达了自己消极的看法,影响了一些想在边远地区发展的人的观念。其次支教者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师资队伍体系,虽然增加了新的教学资源,但是也打乱了原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大学生作为一个支教者,他们本身的教学方法就不完善,容易给当地学校的教学带去不良影响,当地学校的教师会对他们产生排斥感,从而导致教师队伍松散。并且支教者只是为了进行教育经验的积累,没有长期执教的想法,这对当地教师队伍的建设极为不利。如当地教育部门为协调地方的师资分配,会将支教者纳入其中,但支教者只是短期支教,极大影响了教育部门的工作,不利当地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总结

综合以上几点,支教的影响有好有坏,对于各个方面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最主要的还是支教者本身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端正教师职业态度,从而对学生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要依靠国家的力量,如教育部门制定严格的筛选制度,可与支教者签订合同,合同中可规定支教者必须支教几年。另外,当政府应该加强对支教政策的宣传力度,为当地家长普及支教的知识,避免家长不理解,从而与支教者产生矛盾和冲突。还要结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比如利用社会筹资来改善边远地区的教育设施设备以及教学环境,使更多的教育者愿意到边远地区长期发展,促进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苄基.大学生短期支教—帮农村孩子了解外面世界[J].中国妇女报.2012-8-24.第A04版

  2. 李朔菲、刘世玉.大学生短期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评论.2019.第六期

  3. 戴蓉、王英姿、练钰茹.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双向影响与应对[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第十六卷.第十四期

  4. 巫蓉、倪明威.大学生短期支教对改善农村教育的效果调查—以如皋地区农村为例[J].科技创业.2014-11-28

  5. 闵叶子、张梓钰.大学生短期支教对受教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5

  6. 程书越、张昭越、王树燕、樊奕星.新形势下大学生支教对其自身的影响[J].实证调研.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