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在“师徒制”下的专业成长及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7
/ 2

新教师在“师徒制”下的专业成长及反思

王苗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 830000

摘要:新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在适应教师这一专业性与经验性并存的职业时,会在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两个领域遇到各种复杂且具体的问题。“师徒制”能通过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观察帮助新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新教师也能通过潜移默化的观察和学习从老教师身上学到教育和管理方面的态度和知识。新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师徒制”,在情感和知识两方面与老教师充分交流和学习能更好促进专业成长。

关键词:“师徒制”,新教师积极主动,专业成长


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化与经验性并存的职业,新教师从校园生活到站上讲台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教育知识,还有在实际教学教育中如何应对与处理各种问题。正如费斯(Fessler)和克里斯坦森(Christensen)如此评述新教师入职时的困境:“尽管学生的课桌和教师的讲台之间只有很短的一段距离,但可能有一段最长的心理距离。”作为仅有两年教学经验的新手教师,在初入职时确实在教育教学中遇到不少问题。

  1. 新教师面临困境

首先作为新教师及新手班主任,需要应对的第一个问题是身份的转变——从学生到教师。初入职时,出于对学情不够了解,盲目信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少进行要求和落实。学期初,学生尚且能进行一定的自主管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个人管理动机逐渐减弱,加上外部要求较为松散,学生学习习惯逐渐减弱,到后期学生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问题日益凸显。

除适应身份问题外,新手教师站稳讲台也面临着重重困境。维恩曼(Veenman)的调查发现新教师常常反映的困难主要包括:纪律问题、学生评价、与家长沟通的困难、教学资源、准备时间不够、与同事的相处等。教学内容的安排因人而异,因经验而异,因学生层次而异。新手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重难点较难把握,对学生学情不够熟悉,在日常教学中很容易出现教学内容过繁或过简的问题。同时与学生,与学生家长交流都有种种话术和技巧方法,新手教师极难把握分寸。

综上,教师这一专业性与经验共融的职业常常使得新手教师面临重重困境与问题,无论是从教育或是教学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复杂且具体的问题。为帮助新手教师更好融入教育环境,各个学校会在新教师初入职时开展“师徒制”或“青蓝工程”。

  1. “师徒制”下的专业成长

“师徒制”在中国不同学校有不同称呼,如“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带教”、“师徒带教制”等。虽名称不同,但通常都是指给刚入职的新教师安排一个有经验的优秀的老教师,通过一个安排有序的计划,向新教师提供系统而持续的帮助,使其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尽快的独立成长(张强,2009)。

  1. 教育管理方面

新手教师出于缺乏经验,在班级管理初期容易通过模仿他人陷入要求过松或过紧两个极端。以笔者班级为例,笔者班级为文科平行班,其中半数学生为特长生,个人生活和学习习惯有待提升,同时普通生中心理问题情况较多,本身班级管理难度大,成效低。但出于新教师高期待心理,初期了解阶段对学生要求和其他班级一致。过高要求导致班级氛围凝重,学生焦虑和情绪波动大情况明显。到学期中段,部分学生出现逆反情绪和行为,教师对班级管理逐渐从热情高涨转移到低落冷漠,导致班级管理较为松懈各方面问题开始浮现。

笔者的师傅通过笔者在办公室的讲述和情绪转变,意识到问题,专门进行单独聊天,进一步了解班级情况,通过个人以往经历和笔者性格特征提出针对性建议。在班级管理中无论是对学生或对自己都要松紧结合,才能在教育这一持久战中坚持以较为平和的心态处理问题。老教师管理和生活经验丰富,能察觉新教师心理困境,从而在看似孤军奋战的教行业中,及时帮助新教师发现并解决问题。

  1. 教学授课方面

    1. 备课细致

新教师在教学方面很难把握教学重难点,容易出现课堂内容过繁或过简的问题。除多听老教师的课并进行个人总计和反思外,师傅的备课教材和笔记也是新教师可以学习的地方。从师傅密密麻麻各色笔记上既意识到备课再细致也不为过,同时也发现教师会根据学生水平和考试方向的调整进行新一轮备课。在学习到具体课程内容重难点的同时,更加意识到面对教学应有的严谨认真的态度。

    1. 注重课堂趣味性

新教师在教学初期几乎都会对老教师的课堂进行学习和模仿,特别是不同授课类型的基本结构,但这也容易引发课堂模式固化的问题。作为新教师,首先需要经常听课进行学习,同时需要在课后进行反思和学习。不同老教师有不同的上课风格,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进行一定调整和适应。在听课过程中,也发现师傅虽然教龄高教学经验丰富,但在平时上课中注意活动设置和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时常通过幽默语言激活学生学习积极性。

综上,“师徒制”发挥更好作用既需要老教师通过经验发现问题,运用种种方法进行帮助和指点,也需要新教师注重细节,时常反思,经常交流,积极向师傅学习,同时结合本班实际进行操作和应用,并不断调整。

  1. 从“徒弟”角度对“师徒制”的反思

  1. 注重自我意识,形成个人风格

在“师徒制”背景下,作为“徒弟”的新教师,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向老教师学习,同时也要注意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思个人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在积极吸取的同时发现自己的特色与长处,并在不断实践中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在向师傅寻求指导时,首先要自己进行思考,有独立见解后,再与师傅进行探讨和思想碰撞才能更快更好成长。“师徒制”既是对新教师的支持与帮助,更需要新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利用好一切学习资源。

  1. 情感与知识并举,学习与支持共存

在笔者个人专业发展过程中,从一开始默默学习到能给予师傅一定辅助,意识到“师徒制”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很多时候也需要情感的相互支持。教师行业本身压力大,事务复杂繁琐,需要教师之间相互鼓励和支持。正如任红娟和赵正新(2004)建议,应当强调同伴互助和合作﹐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

参考文献

[1]Fessler,R.,Christensen,J.C..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董丽敏,高耀明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60.

[2]Veenman ,S..Perceived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4,54(2):143-178.

[3]张强.(2009).“师徒制”与新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09&filename=2009186719.nh

[4]任红娟,赵正新.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文化的诉求[J].当代教育科学,2004(16):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