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融视域中的英语翻译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7
/ 2

文化交融视域中的英语翻译研究 谭茜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00)


摘要:在信息文化广泛传播的背景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文化和语言相互交融,译文作为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本文将探讨在文化交融视域中英语翻译存在的难点,并研究文化交融视域中英语翻译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文化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文化交融;文化差异;英语翻译


引言: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是众多国家的语言文化基础,了解英语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深入认识英语文化。英语翻译需要在文化交融背景下加强对中西方文化的认知,提高翻译的质量。

一、认清文化交融中英语翻译的难点

(一)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差异是文化交融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部分,在历史场合的发展过程中,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已经在国家之中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人们的生活中根深蒂固,难以轻易改变。例如在西方国家比较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其中inpidualism是作为褒义词进行翻译的,表达是对个人奋斗精神的赞扬。但在中国文化中集体更优于个人,个人主义往往是贬义词,这是英语翻译中历史文化所带来的差异,并且翻译者本身也会受到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在不经意间出现翻译偏差。

(二)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方面,即便在中国各个省市、区域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更不用说英语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别。例如英国作为岛国,海岛众多,在翻译中文“挥金如土”的时候,会将其翻译成To spead money like water。而反过来翻译为中文却是“花钱如流水”。虽然两者本质没有差别,但读者可能难以联想到挥金如土的含义。另外,宗教文化是翻译中的难点,不仅是一些词汇所代表的含义,还包括翻译者本身对西方宗教信仰的理解程度,都会对语言的表达产生较大影响[1]

(三)思维方式差异

受到历史和地域的影响,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这也体现在语言文化中表达的不同。中国人以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思维方式为主,属于形象思维理念,强调感悟与意会。而西方人的思维属于个体化思维,注重分析和抽象,强调理性与形合。这使得英文具有大量的被动语句,而在中文中被动语言较为少见,需要翻译者根据现实语言和语境将其翻译为主动语句,以贴合中国的语言习惯。

二、文化交融视域中的英语翻译策略

(一)合理选用翻译方法

在英语翻译中选用合理的翻译方法才能提高英语翻译的准确性。翻译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直译、意译、归化和异化。直译法很容易理解,在译文语言准许的情况下保持原文的内容及形式,包括比喻、形象、文化等内容,直译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也是最为常见的翻译方法。不过在原文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有矛盾的时候便不宜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

意译法多数是在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直接翻译后会产生一些障碍,或者直译无法达到良好效果时采取的翻译方式,结合中西方文化习惯进行翻译。例如Every dog has his day直译后存在障碍,而意译后“人人都有得意的一天”更容易使人理解。或是Don’t cross the bridge till you get to it,直译为“到桥前不要过桥”很明显难以让人理解,而意译为“不必担心太早”可以清晰明了地使读者清楚含义。意译法可以准确地将原本的含义表达出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也能降低翻译本身的难度。

法国小说家布朗绍曾说:“翻译重要涉及差异,也需要掩饰差异,偶尔又显露差异,甚至突出差异。”归化翻译是以民族为中心的翻译方式,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尽可能将原文的内容和风格生动地表达出来,也要以译文的读者为核心,将翻译出来的东西尽可能接近读者,便于读者理解。归化翻译在谚语、成语之中极为常见。例如A flash in a pan翻译为昙花一现,Lead a dog's life翻译为穷困潦倒,不仅有利于读者阅读,而且能够增加译文的表现力。不过采取归化翻译时一些带有地名、人名、特殊习俗的汉语成语不宜使用。

异化翻译是接受文本语言及文化差异,将读者带入外国情境,尽量传译原文文化因素与中国文化的异质,表达异域文化及语言形式。最为常见的就是按照英文读音译作的内容,比如ballet译作芭蕾舞,cigar译作雪茄;浅层次的异化则是在词语方面,比如the cold war译作冷战;深层次的异化就表现在句子结构当中,例如The wealth he had boasted for years turned out to be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译为“他吹嘘多年的财富原来只是皇帝的新衣”异化丰富和完善了汉语的表达力,使表达意思的手段更为明确,也更为多样化,同时提高了读者认识西方文化的有效性

[2]

(二)正确认识文本内涵

译本本身的表达方式非常丰富,译者对作品的了解程度也影响着翻译工作的质量,为保证了解和掌握译本的特点,需要译者根据作品题材、体裁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翻译技巧和方式,力求翻译内容的贴切性及可靠性。首先,译者需要从作品及原著作者的年代出发,剖析整篇文章的含义,了解原作品中具有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充分了解作者的文化创作思想,尽可能使译文完整表达出原文的中心思想及构思。其次,译者要从专业角度分析译本受众群体,结合受众方向制定明确的翻译策略。例如英语教学中的翻译要以简单易懂、通俗有趣为主,而像是专业类译本,需要译者掌握相关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无误地翻译内容,减少意译、归化方法的使用。最后,译者仍要以读者为核心,保证读者能最快理解译本内涵才是翻译工作的根本,尽可能贴合读者的文化素养和阅读喜好。

(三)科学运用创造手段

在翻译工作中需要译者具有高度的洞察力和剖析力,这是因为简单的文字虽然有着贴切的表述,却并非作品的真正内涵。从译文质量的角度来看,科学运用一些创造手段,可以进一步提升译文的贴切性。例如It is not easy to become a member of that club——they want people who have plenty of momey to spend,not just every Tom,Dick and Harry.可译作:要加入那个俱乐部并不容易——他们要的是有钱花的人,不只是汤姆、迪克和哈利。正常看来并没有不妥,但结合情境就会变为误译。正确应译为:要加入那个俱乐部并不容易——他们要的是有钱花的富人,不是随便哪个平民百姓。译文的表述更加适宜和贴切,更具内涵,充分表达出了原文的寓意。

结论:在文化交融的视域下,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会隐含在语言文字当中,英语翻译必须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原因和内容,能够准确地进行跨文化视角的转换,才能合理选用翻译方法,正确认识文本内涵,运用良好的创造手段,进一步优化原文所表达的内涵,促进文化语言的有效交流。

参考文献:

[1]李小英.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J].海外英语,2020(24):231-232.

[2]赵六珂.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与对策[J].科技风,2019(26):243-244.
谭茜(1988.05-),女,汉族,本科,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
作者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