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7
/ 2

试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梁欣

天津市北辰区实验中学 300400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校长面临着严峻的教学考验,现代社会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教育者,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

前言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萌芽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个性等都还处于形成阶段,需要班主任从各方面加以引导和关注。但现在,大多数中学班主任总是一味地为了成绩而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认为学生只要身体好就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导致很多中学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心理身心健康,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中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供参考。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学对一个人的思想、行为、观念等都有影响,健康的心理是积极的,是符合成长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正确看待学习,不受网络各种学习言论的干扰,提高心理素质,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树立健康的观念,正视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辨别能力,促进个性成长,树立远大目标,能全面发展。为此,在中学阶段的教育中应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使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中学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2.1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心理教育

当前中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以心理问题为主,在方式上也比较单一,就是什么不对就不让学生做,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还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学问题的产生具有多样性,其表现形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单一的教育方式无法解决学生的心理实际问题,教育形式呈现形式化,没有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2.2忽视年龄特点,教育效果不足

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还存在着忽视特征性缺陷、生硬要求与管教、不关注学生内心想法、多根据规章制度与制度进行管理、学生逆反严重、心理认知易产生歧义等问题。精神卫生教育应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建立正确的内在化,使个体思想认识不断成长,其主体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提升。但对中学生年龄特征的忽视,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2.3缺乏发展思想,影响个性成长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有良好的发展,掌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个性特征,教育应以发展思想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心理综合能力。但在当前班主任工作中,心理教育的开展缺乏发展性思维,过于注重心理建设,导致教学内容单一,不能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也不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中学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3.1加强心理沟通与疏导

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握好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但在方式上要以沟通和疏导为主,班主任为学生提供帮助,在沟通中理解心理思想,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保证教育的效果。交流应坚持生本思想,尊重学生,先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再进行适当的分析疏导,以培养健康的心理意识,确保教育效果。例如对厌学、缺乏主动学习意识的学生,在教育方法上可采取引导与疏导相结合,引导其学习的过程,引导则是让学生表达对学习的心理认知,询问其对未来生活的看法,发展自己的特长等,以学生的需求分析学习的益处,促进学习心理的养成与发展。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能为中学学生所接受,并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与班主任主动进行沟通。

3.2尊重个性成长与思想

精神卫生教育的有效开展应尊重个体成长和思想,让其有发挥的空间,而不能成为教育的统一体。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让学生参与班级活动设计,制定班级发展计划,组织集体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实地参与班级活动。它可以解决当前中学生的自私心理问题,培养合作与集体意识。也可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帮教活动,普及生理学知识,加强德育教育,用思想观念的成长带动健康心理的形成,从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避免早恋、欺凌等德育问题。

3.3鼓励自主发展与培养

中学班主任的工作中,心理健康管理的开展要保障学生的自主发展,对日常班级的自主行为给予鼓励,培养团队意识,也要利用其独特的心理特征,促进教育管理的有效开展。如中学生班肯定有不同的特点和优点,在管理上要鼓励学生做竞争和表率,促进自信的建立,还能让学生互相看得见他人的优点,促进相互学习的心理自觉。良好心理的培养应从日常行为转变为心理认识的过程,班主任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观念,在管理过程中给予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3.4利用网络加强师生沟通

中学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往往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使学生能正视挫折,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不打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班主任可借助微信、QQ、电子邮箱等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对话交流,消除学生的顾虑,并乐于向班主任倾诉学习生活中的烦恼。这样,班主任就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眼前的挫折和困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除运用信息化工具促进师生互动外,班主任还可在全班学生中组建若干心理援助小组,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使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细化和延伸。比如,班上有一个男生,面对其他科目时学习态度比较好,唯独在英语课上总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贪玩,开小差的现象。它不仅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学业发展。对于这一点,班主任可以让班里几个性格比较温和,说话比较温和的同学组织“心理援助小组”,通过微信、QQ等工具了解这个男孩的真实想法。经过多次沟通,学生了解到这个男孩和英语老师之间有一些误会,他觉得英语老师的教学方法太“专制”,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压迫感,所以经常在课堂上跟老师唱反调,以宣泄内心的不满。得知这一情况后,班主任便有针对性地对这位男同学进行了心理疏导,引导他说出心里话,帮助他解除思想顾虑,消除师生间的误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同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学业,促进自己将来的发展。

3.5家校联合,增强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

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学阶段的学生,日常生活归学校管,家庭生活归家庭管,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就是老师和家庭。学生家长在学生教育问题上也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和家长不应是割裂的两个群体,班主任的职责不仅要做到与学生的良性互动,而且要与学生家长充分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才能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更好地管理班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中学阶段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建立家长QQ群、微信群或钉钉群,还可以通过定期家长会、班主任电话回访或家访等方式,促进班主任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在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中,可以及时沟通学生在家或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中,还可以相互交流育人经验,相互学习探讨,加深家长间的交流。

总之,中学生处在心理、思想建设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其成长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做不足之处的完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积极主动地开展健康教育,以成长发展为核心,以自我发展为方向,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但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心理意识不同,时代也在发展,班主任应多做理解与关怀,减少所谓的“打招呼”说,从心理角度剖析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结构,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获得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荀丽.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0):195-196.

[2]张建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教书育人,2018,1(19):35.

[3]王芳.中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