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开采对生态的影响及生态修复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露天煤矿开采对生态的影响及生态修复对策分析

孙宏玲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新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 830011

摘要:当前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在新时期煤炭企业发展一波三折,源于煤炭企业本身容易发生事故、易形成生态污染,威胁到人类社会发展等各方面。为贯彻新时期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煤炭企业必须认识到矿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现代煤矿开采的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手段降低煤矿开采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因此现代煤炭企业需要拟定先进的煤炭管理理念,做好多露天煤矿开采的管理,针对部分已经形成污染的矿区,提出修复对策。

关键词:露天煤矿;采矿;现状;生态环境

煤炭企业必须在综合环境管理当中对自身发展有清晰地定位,使用新时期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开采资源,认识到煤矿开采对生态的影响,及时做好生态修复,保护环境,贯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煤炭是我国重要的一次性能源,过去多年的发展当中煤炭生产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恢复作出巨大贡献,但是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煤矿区已经成为典型的生态受损区域,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煤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1. 露天煤矿开采对生态的影响

立足当前煤矿区成为典型受损生态系统的情况,意识到生态文化已经成为制约煤矿区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场所。尤其是露天开采对生态破坏更明显,具体体现在:①土地挖损,露天煤矿开采是将煤层上方的表土、岩层在剥离之后进行开采的一个项目,因此对土壤造成破坏的最主要形式就是挖损,对土壤破坏十分严重。根据相关资料统计,露天煤矿在正式投产之后,每开挖万吨煤,挖损土地为0.02~0.18hm2, 我国的露天采掘场挖损面积约为8800hm2。露天煤矿在开挖之后会彻底改变土壤的养分条件,土壤流失速度增加,而且很难生长植被出来。②土地占压,露天煤矿的开采剥离表层土体之后,形成占地面积较大的外排土场,压占土地用量随着露天煤矿的挖掘而增大,根据相关调查一般压占土地量为采掘场挖损量的1.5~2.5倍。现场存在大量弃土、废弃物质堆积,成为矿渣堆积场、废弃尾矿堆积场,而且物质外表松散裸露,很容易被雨水冲刷,很容易发生坍塌和滑坡等事故,在实际生活当中很容易形成河流淤塞、农田毁损、交通阻断、污染水源等,给的恩门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1]。生态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甚至还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在现阶段生态恶化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③植被破坏,矿场的建设和废弃土石的堆放,道路修建、地面塌陷、露天采矿剥离都会影响植被破坏。土壤为植被生长提供必需的水分、肥料等,同时也是营养元素不断循环和更新的重要场所,但是露天煤矿开采改变了土地的养分,从而导致植被生长明显下降。植被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植被破坏就会减少生物存在数量,生物生存环境被破坏生态结构受损,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水土沙漠化严重。④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部分地区露天开采极为容易出现水土流失与沙漠化,比如西北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本身植被稀少 、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这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壤沙漠化是最突出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煤矿区生态环境应采取生态修复对策来解决生态问题,帮助植被恢复,重建生系统。尤其是针对矿区的土地功能退化和生态结构缺损等问题,因此可通过工程、生物、其他综合措施等形成初级生产,逐步恢复和提高生态系统功能,从而实现煤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征和自然环境来采取合理的措施,促进植被恢复生态重建,最大限度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的破坏,促进煤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1. 目前国内对露天矿区生态修复的研究

对于生态环境而言,植被是生态重建的重要部分,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循环的中枢。在近几十年之内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越来越严重,植被大规模破坏和消失出现了一系列环境失调的问题,全球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环境荒漠化越发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发展,目前人类活动对社会影响、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趋势之一,而生态修复是目前的首要任务。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人们意识到生态系统的修复均是以植被修复为前提的。植被修复是运用生态学原理来保护植被,封山育林和营造人工林等修复已经被破坏森林,恢复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2]

  1. 露天煤矿生态修复对策分析 

    1. 土壤培肥

露天煤矿生态修复应及时排除影响生态恢复的因子,清理不利因素。露天煤矿土地缺乏自然土中的营养物质,比如氮磷等有机物质,因此植物很难生长,物质流失,土壤肥力低下。因此土壤培肥技术非常重要,运用培肥技术改良,施加氮肥、磷化肥之后土壤内有机质、营养含量快速提高。但是无机化肥成本比较高,如果在干旱缺水条件下很难发挥本身的肥力作用,因此在复垦种植的时候主要选择花费作为植被生长种肥、追肥。如果是大规模复垦提升土壤肥力还是应使用有机肥,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产生较多的有机酸,很容易溶解土壤内难溶养分,提高土壤养分,充分发挥土壤的肥力。有机肥料在分解过程中还会产生二氧化碳促进植被的光合作用。

3.2 粉煤灰改良土壤

经过实际经验人们发现增施粉煤灰之后,土壤内的有机质、全氮、全磷质量显著提高。在实际生活当中粉煤灰可以用来当中土壤改良剂,并且和农家肥、化肥混合使用,能够取得显著效果。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作用体现在可以改善土壤质地,降低土壤密度以及增加土壤的孔隙程度,提高地温促进土壤内微生物活性,能够促进养分转化,保证保温保墒, 让土壤内水分和养分等趋于协调,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也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作物增产。

3.3植被修复

露天煤矿地区的环境非常恶劣,受损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很难实现,也不符合现阶段人类社会发展需要,如果采取生态恢复措施让矿产生态环境在短时间之内得以修复,因此可以认为植被重建是植被生态恢复的主要工作。植被重建本身对构建退化生态系统的初始植物群落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土壤结构、费力的,促进土壤微生物和动物的修复,促进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与重建。要选择植被修复技术,应掌握几个要点: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因地适宜种植,因土地复垦和人工种植,必须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必须做到覆盖土、气候等自然环境与植物生态之间的协调统一[3]。②合理选择草、树,比如植被应耐土壤贫瘩、干旱性强、植物根系具备很强的固土能力和护坡能力。植被需具备优良品质,根系发达,植物相互缠绕的根系在土壤内形成一张具备抗张强度的根系网络,将土壤固定成整体,增加土体的稳定性。选择树木的时候还应充分考虑经济成本、环境美化方面的需要。③选择科学的植物,在合适矿区种植。

3.4 植被重建施工

首先在矿区深整地修筑蓄水工程,利用地表径流、就地拦截等方式来为植物生长、复垦提供水源。其次改善土壤表面蒸发条件,比如植树带塑料薄膜覆盖,可以起到显著的保墒作用。最后造林应针阔混交林分有序更替,在修复之初以阔叶林为主,过渡阶段以针叶林、阔叶林平衡为主,最后发展到以针叶林为主的方式。

结语

综上,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后果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采取合理对策,重视生态修复,促进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跃, 张统, 朱宾. 徐州市露天开采石灰石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恢复对策研究[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0.45.193(03):173-175.

  2. 李培培. 山西省华瑞交口露天煤矿开采后生态修复途径与措施[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0.43.192(06):7-10.

  3. 殷亚秋, 杨金中, 汪洁,等. 长江经济带废弃矿山占损土地遥感调查与生态修复对策[J]. 国土资源遥感, 2020,.32.126(02):17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