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工程中防火监督检查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建筑施工工程中防火监督检查的思考

辛佳睦

保定市消防救援支队,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同时其建设的规模也在持续增长,许多大型施工工地的内部布局较为复杂,其具有施工现场人员密集,大型机械设备、施工材料众多等特点,如果没有得到合理规划管理,一旦发生火灾,将给建筑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火灾隐患,然后提出了具体的防火监督检查工作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现场;火灾隐患;防火检查

1建筑施工工程存在的火灾隐患分析

1.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布局不合理

  1. 易燃、可燃材料多,火灾蔓延速度快。一些建筑企业雇佣外来民工,吃住在施工现场,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多数为可燃的,无形中大幅度增加了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尤其是因施工需要,有的施工现场仍然采用木制等可燃性的脚手架和易燃材料的安全防护物,特别是装修现场既堆放有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又存放有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猛烈燃烧,迅速蔓延。(2)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条件较差。一些建筑施工现场没有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堵塞了消防车道,还有的在明火作业区堆放易燃、可燃材料,以及危险物品库房混用。(3)有的建筑物未经消防部门审批,擅自施工,有的虽然经过消防审批但施工单位按建设单位的意图擅自改变局部的平面设计,还有一些单位装修时遮挡消防设施,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设计时净宽度和数量,从而留下了先天性火灾隐患。

1.2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虽然大部分施工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但也只是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而个别的施工现场连消防安全制度也没有,更谈不上消防安全管理了,施工负责人只重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忽视消防安全管理,突出表现在:一是用电量大、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机械化操作和用电量大幅度增加,违章安装电气设备、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现象较为严重,有的甚至直接将配电装置安装在可燃木制构件上。二是普遍存在违章使用明火的现象。施工期间,经常使用电焊、气焊和用明火来熬沥青,进行电焊、气焊的工作人员无证上岗,操作时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甚至在火灾危险场地没有事先办理动用明火审批手续,特别是一些改扩建以及建筑内部装饰装修工程,没有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甚至边营业边施工,不计后果。

2建筑施工工程中防火监督检查工作要点

2.1加强对施工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

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除在签订承包、转包合同时另有规定外,均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并要对分包单位形成制约机制,严禁只抓工程质量、进度,不抓消防安全,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对分包单位消防工作开展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由建设、施工、项目部分级管理,层层落实责任的管理模式,督促其成立各级消防安全组织,积极开展日常防火巡查工作和处理突发事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巡视检查,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形成从经理、部门、班组、人员至上而下的管理网络,确保每个环节不失控漏管,从而把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真正落到实处。

2.2加强对施工现场规划与布置的监督管理

建设单位在报审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的同时,督促其将施工人员宿舍设置方案报消防部门备案。对于未经消防部门同意,私搭乱建施工人员宿舍,造成火灾致使人员伤亡的,应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督促施工单位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充分考虑防火间距、耐火等级、疏散通道、灭火器材、电路敷设以及临时住房板材等消防安全因素,结合施工现场水源、占地面积和地理特点,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并将施工方法和技术中有关消防安全的要求一并考虑进去,必要时可帮助施工单位把好临时建筑物所用材料和耐火等级关,合理划分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办公区、生活区之间的防火间距,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同时预留宽、高不小于4m的消防车道,由专业电工负责科学规划、架设配电装置和电线,确保防水、防漏电。

2.3加强对建章立制和规范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要求现场负责人要切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用火、用电、施工和可燃易燃材料管理制度,完善日常巡查、检查程序和灭火、疏散要求,把消防安全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奖惩并进,进一步强化专兼职防火检查、巡查、义务消防队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用制度管理人、教育人、规范人。一是用火管理。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严禁擅自运用各种形式的明火,确需动用明火的,必须办理动火手续,采暖用火和热源必须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落实使用制度,保障安全;二是用电管理。严禁乱接乱拉电线,必须采用质量合格的产品,线路周围不得随意堆放可燃物,及时更换老化电线,避免电线、电器设备起火;三是可燃易燃材料及危险品储存管理。规范临时建筑和保温材料的选取,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废弃木屑、包装等易燃可燃材料,限额控制危险品的储存和使用,专库储存、分类存放化学易燃物品和压缩可燃气体容器等,依照公安部制定的《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严格库房、仓库耐火等级和防火要求,禁止在作业场所分装、调配可燃易燃及化学危险品。2.3加强对重点工种和危险部位的监督检查

要将加强对可燃易燃材料、化学危险品等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和控制作为施工现场防火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深刻认识到此类场所动态管理和火灾不可预知的特点,督促各责任人熟练掌握领料、搬运、施工到收尾、清理、入库程序中危险环节安全的各项措施。一是禁止在工程内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乙炔发生器作业;二是禁止油漆、电焊等的交叉作业;三是沥青熬炼和冷底子油配制要有专人看管,严格作业点布置和操作程序;四是严格实行电焊作业持证上岗和动火审批制度,施工前清理施工现场易燃可燃物,施工中时刻监护现场并配备消防器材,施工后全面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必要时应采取电焊施工隔火挡板及接火斗。

2.4加强对施工现场各类消防器材、设施配备情况的监督检查

要在施工现场重点防火部位的明显位置配备符合要求的灭火器材并设明显标志,施工现场的消防器材和设施不得埋压、圈占或挪作他用,定期维保,确保完整好用;采取设消防水池等措施保障施工现场的消防水源,消防水源与生产、生活共用的,应设置保障消防用水量的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置有加压设备的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加压设备应保证充实水柱与建筑高度一致,盖过起火点的高度。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安装,应和主体施工同步进行,每一层系统安装完毕都应进行水枪试射,检验水枪有效射程,大型建筑施工现场还应设置必要的消防通讯、报警装置。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减少火灾事故的重要措施,关系到建筑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提升。除企业自我管理外,国家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大建筑施工消防安全检查频率、加大处罚力度,从内部管理和外部监控两个层面,确保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展开。

参考文献

  1. 李彬彬.建筑工地火灾成因分析及消防安全管理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8,4(14):41+43.

[2]俞方婕,叶嵩灵.建筑施工工地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7(07):75-76.

[3]陈业业.关于城市建筑消防安全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07):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