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运用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化学分析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运用之研究

高志立

身份证号码: 37292219860224****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尤为关键,目的在于保证相关材料的性能与项目建设要求相符,从而保证建筑整体质量。

关键词:化学分析;建筑材料;检测;运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要想全面保障建筑项目质量,则需要对建筑材料质量有所保障,因此对于材料的化学分析检测工作要提高重视。鉴于建筑材料种类繁多,本工作选取应用最为广泛的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作为研究对象,对化学分析在这两种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1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是一种使用化学方法对样品实施检测和分析的方法,可以评估样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在使用化学分析方法时会在需要检测的样品之中添加一定的标准物质,促使标准物质和样品产生化学反应,对标准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消耗情况来评估检测样品的成分构成和成分含量,以此达到了解检测样品物理性能、化学性质的目的。化学分析方法在近代化学初期就已经出现,因此又将这种检测方法称为经典分析法,是分析化学理论的重要基础,具体包括重量和滴定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化学分析方法在检测过程中无需专门的仪器,检测方法容易理解和操作,分析准确性和精密性均较高,相对误差可以控制在0.2%左右,且化学分析方法使用成本较低。但是化学分析方也具备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灵敏度较低,需要的检测时间较长,容易受到检测人员操作水平的影响,如果操作人员自身操作并不熟练则会影响到化学分析方法的检测结果。

2化学分析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运用 

2.1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检测水泥材料烧失量

水泥烧失量指的是在950-1000℃高温灼烧下的水泥试样所减少的质量分数。水泥试样在高温灼烧的过程中,内部化学组成会产生变化。比如氧化亚铁在灼烧中会与氧气产生反应而形成三氧化二铁,最终表现在烧失量方面会质量增多;而碳酸钙在灼烧中会分解出氧化钙,而烧失量则会表现出质量减少情况。具体来讲,对于水泥的烧失量检测方法如下:称取1.0000g水泥试样,将试样放入灼烧且重量稳定的瓷坩埚中,并且将其放置在马弗炉中,加热至(950±25)℃高温,时间持续1h左右,在干燥器中进行冷却,进行多轮灼烧直到质量稳定。

2.2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检测水泥材料不溶物

第一检测原理水泥不溶物具体指的是在水泥材料中存在部分混合物,例如铁元素、硅元素或者铝元素,这一指标也可以评估出水泥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和性能标准,因此在对水泥材料实施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对水泥不溶物进行分析。在检测时会在水泥材料检测样品之中增加浓度存在差异的酸碱溶液,让酸碱溶液和水泥样品产生化学反应,当化学反应完成之后所剩下的残渣就属于水泥中含有的不溶物。第二化学分析方法操作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下:先选择适当重量的水泥材料样品作为待检测样品,在水泥中加入适量水,加水之后开始搅拌水泥样品,一边搅拌一边加入一定量盐酸,保证盐酸和水泥样品之间可以产生更加充分的反应。盐酸加入完毕后再次加入水对其进行稀释,稀释完毕之后将样品放到蒸汽水浴锅之中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时间为15min,加热完毕后利用定量滤纸对水泥样品实施过滤处理,并使用热水对样品进行反复的洗涤处理,将过滤出的残渣和滤纸放在一起,并将其放入到烧杯之中,在烧杯内增加即将到达沸点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0g/L,加入完毕后继续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时间为15min。加热完毕之后放入1滴或者2滴甲基红指示剂,同时加入盐酸,如果此时样品溶液颜色转变为红色,需要再加入10滴甲基红指示剂,加入完毕后对样品溶液进行过滤,使用硝酸铵对其进行反复的洗涤,洗涤次数为10次到15次,之后将剩余残渣和滤纸共同放置在瓷坩埚内部,将其共同放置在马弗炉中进行灼烧处理,温度控制在925℃到975℃之间,对其进行反复灼烧处理和冷却处理,当质量始终处于一个状态之后则可以进行称量,此时重量即为不溶物含量。

2.3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检测材料总碱量

总碱量是影响混凝土外加剂质量的关键因素,总碱量具体指的是水泥材料中钠元素、钾元素含量总量。在对总碱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会选择沉淀的方法将水泥材料中的铁元素、铝元素、钙元素、镁元素等干扰性因素过滤出去,之后再检测总碱量化学分析方法操作使用火焰光度法对总碱量进行检测,选择一定量的水泥材料样品,利用热水将水泥材料样品进行溶解处理,热水的温度应当控制在80℃左右,之后使用氨水对水泥材料之中的铁元素和铝元素进行分离和沉淀,之后使用碳酸氨对该和镁进行反应好沉淀处理,利用火焰光度计对钠元素和钾元素实施测定。

2.4测定硫酸钠含量

混凝土外加剂中的硫酸钠含量的具体化学分析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重量法,另外一种则是离子交换重量法,将针对第一种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由于氯化钡溶液与混凝土外加剂试样中的硫酸盐发生反应会形成硫酸钡沉淀,该沉淀物溶解度非常小,并且称量之后再进行高温灼烧,对沉淀物进行称量能够计算得出硫酸钠含量。结合称量结果,对混凝土外加剂中的硫酸钠含量可按照公式计算:XNa2SO4=0.6086(M2-M1)/M100。其中,M为混凝土外加剂试样质量,以g为单位;M1为空坩埚质量,以g为单位;M2为灼烧后滤渣和坩埚的质量总和,以g为单位;0.6086为硫酸钡换算成硫酸钠的科学系数。重复性限制为0.50%;再现性限制为0.80%。

2.5合理配置检测人员和设备

检测人员是检测工作的主体,其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水平影响行业的发展,因此,应重视检测人员的专业检测技术。首先,招聘检测工作人员时,不可因缺乏人才降低录用标准,专业素质不足的人员不予录用。其次,企业应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应结合时代特点,将最新的规范与制度纳入培训活动中,使检测工作人员明确最新的试验标准,掌握专业的检测技术,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行业服务意识。检测设备是检测人员的重要工具,设备操作的规范化与试验操作的标准化应加入培训中。最后,对消极怠工的人员,若经过岗位职责培训仍未改正的,应予以警告或开除处理,岗位责任意识不强会降低团队的工作效率。面对设备的问题,企业需要增加投资力度,选择当前各企业常用且工作效率较高的机器设备,检测人员应及时掌握新设备的新检测技术,加强检测工作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2.6提高材料取样规范性

由于建筑工程中需要使用的建筑材料数量较多,所以无法对所有材料进行检测,这就需要采取材料取样的方式进行检测。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将建筑材料的整体性能与质量充分真实出来,由此可看出材料取样工作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取样人员需要根据建筑材料的实际情况,选择相适应的取样方法,遵守材料取样的要求,保证整个取样过程的规范性。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建设而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建筑材料进行全面检测,是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确定检测结果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实际存在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保证控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种方式能够在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同时,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保障条件,促进其稳定发展。

结语

部分建筑企业在采购建筑材料时为了降低投入成本,会选择低质的建筑材料,虽然减少了资金的投入,却给建筑工程带来了质量问题,所以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应当应用专业的检测手法,提升操作水平的规范性,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重要的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俞捷.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0):95-96.

[2]马小林.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相关规定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09):38-39.

[3]孙晓东.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J].价值工程,2020,39(08):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