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促进临床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药学干预促进临床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分析

张海龙

泰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 目的:探析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合理应用的促进性。方法:抽选于本院内采取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130位对象行研讨,时间限制在2019.03.15与2021.03.15之间,以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于两个组别。(对照、观察)两组人数数值均为65位。前组予以单纯药物应用,后组加以药学干预。分析比照抽选对象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数值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均有明确改善(P<0.05)。结论:开展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有促进作用,可确保用药安全,具较高价值。


关键词:药学干预;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临床指标


喹诺酮类药品在抗菌药物中较重要且应用广泛,效果确切[1]。但随着医疗水平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合理性下降,易造成不良影响,危害患者健康[2-3]。因此为保障其应用合理性需开展药学干预,本文予以探察。抽选于本院内采取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130位对象行研讨,时间限制在2019.03.15与2021.03.15之间,将其分于两个组别并分别予以单纯药物应用或药学干预,分析其相关临床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于本院内采取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130位对象行研讨,时间限制在2019.03.15与2021.03.15之间,以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于(对照、观察)组各65位。前者年龄均值在(45.3±10.5)岁,高低数值分别为67岁与24岁;男女概率数值分别为52.31%,47.69%(34位/31位)。后者年龄均值在(45.1±10.6)岁,高低数值分别为68岁与24岁;男女概率数值分别为50.77%,49.23%(33位/32位)。两组别对象信息可比(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基于择取对象病症考虑予以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及使用后情况监测。

1.2.2观察组

联合诸上内容施行药学干预:完善药物应用标准,以网络相关数据检索及院内数据汇总明确药理特征、药物性质等,基于院内现状及患者个体情况考虑制定相关标准并保障其可行与合理性;制定相关手册,内容含括喹诺酮类药物相关内容(方式、剂量、注意事项等),联合用药、单独用药后表现,药物应用范围等;分析点评与调整,根据卫生院颁布的相关管理办法检查处方规范性,分析药物应用比例与不合理情况,依据检测结果、国家相关用药须知及诊疗指南,基于患者考虑开展点评,完善用药合理性,调整用药方案,监控药物配伍禁忌;培训与优化,加强药物应用宣教,行合理用药培训,组织交流会,开展外出学习,记录用药不合理事件并行分析与探讨,避免其下次发生。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指标

评估择取对象治疗、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情况。总有效率=(显著+存在)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依照本研究内容施行数据统计剖析,软件应用:SPSS20.0、Excel数据库。计数及计量资料检验应用X2、t,以百分率、均数方差显示。P数值在0.05以下表明差异显著。

  1. 结果

2.1比较两组对象相关临床指标

观察组指标相较于对照组结果均有所改善(P<0.05)。


表1相关临床指标对比(n,%)

组别

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

不合理用药

对照组(n=65)

57(87.69)

7(10.77)

8(12.31)

观察组(n=65)

63(96.92)

1(1.54)

1(1.54)

X2

3.900

4.795

5.849

P

0.048

0.029

0.016


  1. 讨论

喹诺酮类药物具经济与安全性且广泛应用于感染类病症治疗中,对细菌滋生有显著抑制作用[4]。但在此范畴人员研讨中表明,其虽有较好发展但在临床应用中却有不科学、不合理现象,因此为保障患者安全,需对其应用合理与安全性进行提升。研究内观察组药物应用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合理用药率数值较对照组结果均具明确改善。表明在药学干预下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效果提升,患者安全得到保障。致使因素或许在于其应用下以标准完善、分析点评与调整、培训与优化多方面评估喹诺酮类药物应用性。以科学为基础,以医院现状与患者病症为出发点确保药物应用合理化。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管理方法、用药须知等调整用药方案,监控药物配伍禁忌确保用药安全。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培训、交流提升人员知识掌握程度,最大限度避免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发生。开展意外事件分析并加以讨论优化,有效减轻或避免恶心等不良反应出现,确保药物应用效果。多项措施应用下可确保药物应用规范性与适宜性,确保药物应用合理性。相关学者分析中,未开展及开展药学干预下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应用率分别为28.26%、4.35%,其均较高,导致因素可能为外界因素影响,但通过数据观察依然可表明药学干预的必要性。综上,药学干预下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性及安全性有所提升,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张怡,李美月,高建林.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9,9(13):20-22.

[2]刘田果.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影响[J]. 抗感染药学,2020,17(04):507-509.

[3]章兰芳,黄惠连,谢伟丰. 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效果[J]. 医疗装备,2018,31(22):51-52.

[4]肖文可,钟柳芳,何梓明. 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学干预及应用意义评定[J]. 海峡药学,2017,29(12):265-266.

[5]李维婕. 基于药学干预促进临床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7):17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