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相文《地文学》的学术与历史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浅析张相文 《地文学》的学术与历史价值


刘骐珲1 凌容

(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 610051 )


摘要: 张相文编写的《地文学》是我国第一部自然地理学著作,它的出版有效推动了近代西方最新的自然地理学科成就和先进的科学思想向我国传播。本文首先对《地文学》的内容进行概述,紧接着分别阐述了《地文学》的学术价值与历史价值,最后对本书作出了客观、全面的评价,希望本文能够为此书的研究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张相文;自然地理;地学著作;地理教育


一、引言


张相文(1866—1933),字蔚西,号沌谷,江苏省泗阳县人,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1],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即是他提出的。1909年,他发起成立中国最早的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并当选为会长,次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地理学术期刊——《地学杂志》。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张相文参考日本地理书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编写出版了《地文学》,这是我国第一部自然地理学著作。该书一经刊行,便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五年内再版三次。《地文学》分为五大部分进行阐述:星界、陆界、气界、水界和生物界[2],相当于现今自然地理学中的宇宙、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容宏富,体裁完备。《地文学》的编修尤为注重结合我国国情,并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地学的实际应用。


二、《地文学》的学术价值


(一)首次将生物纳入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范畴

在此书刊行之前,国外的自然地理学著述仅限于自然界,如1894年美国自然地理学家戴维斯所著的《自然地理学》内容只限于陆、水、气三个部分。直到张相文的《地文学》出版一年后的1909年,欧洲自然地理学家马东南,才开始把生物纳入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范畴。张相文认为地文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应该把”无机自然与有机自然联系起来”,可以说,张相文是世界上最早注重人地关系的地理学家之一。

(二)提出地文学是横贯学科,综合性强

张相文在《地文学》序文中写道:“地文学者,地理学之精髓也。言地理必济以地文,其旨趣始深,乃不病于枯寂无味,而于他学科亦多互相关联,如天文学、地质学、动植物学、人种学、气象学、物理学、化学”。他认为,地理学是一门横断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必然的联系,地理学“莫不兼容并包”,若能掌握这门学科,必将“以为裨益人生之助[3]”。

现代地理学科认为,地理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而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张相文百年前的思想与当今高度一致,这足可证明他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和认知具有超前性。

(三)注重实践应用

张相文在例言中写道:“尤时时注意实用,如防霜、避电、培植森林、改良土壤等法,备举其要,以为实地应用之资”,他在编写教材时,极为注重自然地理学的实际应用,这在欧美诸国也是在二战后才有的这种思想,而张相文在清末即注意到,这是难能可贵的。以下罗列的两点例证,可充分体现张相文“学以致用”的思想。

“遍设测候所,时时测定其气温、气压及风之速力与进路,电告于中央气象台。俾搜集之制为天气图,布于各处,使通国之中,皆为预为警备,可以保全无量数之生命财产”,张相文提出,应该在国中遍设测候所(气象站),每时每刻测定天气状况,并把结果上报给中央气象台,中央气象台再制为天气图,布于各处,可以保全无数生命财产。

针对沙丘对农田巨大的危害,张相文提出了四点防沙固土的措施意见,“(1)地上所生杂草,宜保存之以护地皮;(2)植防风林于上游,御止飞砂,尤以松树为宜;(3)放置青草落叶及有机体之腐败物质,以易土性;(4)栽植桑树、薯蓣、落花生、金针菜及麦类,以顺土宜”。遥想在一百多年前,张相文即有治沙保田的思想,并且其提出的治沙措施与现代治沙工程不谋而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地文学》的历史价值


(一)传播现代科学,解放大众思想

张相文《地文学》的出版,不仅仅把近代西方最新的地理知识普及到我国,更重要的是他推动了近代西方科学向中国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国数百万学子得以及时更新观念,从而科学认识人类世界。古人多迷信天地是神创造,而张相文开卷即予以反驳,“古代相传之神话,多主异物创造之说。中国谓开辟天地,始于盘古。西方谓创造三光,由于耶和华。他如梵天主宰,琼矛探海,其说益荒诞离奇,不可究诘”,并引出“自德人康德《地球自然史》,法人拉普来《天体发生论》同时成书,而天地进化之理以明,为十八世纪以来民智一大进步”,天地进化是可以用科学解释的,绝非古代传说那般神秘莫测。

(二)提高国民地理教育水平

《地文学》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地理教育的水平,为传播西方近代科学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古人限于落后的科技水平,无法科学解释“鬼火”、“幻景”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总以为是鬼神在作怪。张相文对这些自然现象作出了科学解释,“磷火暗夜阴蒙,墟墓荒野之地,时现青白色之阴火,所谓鬼火也。盖因有机物腐败,磷质放散,阴蒙时,则空气轻松,其光易于发现,遂分合变幻,时浮游于地面也”。“我国登州海岸,每于晴霁之日,见有海市蜃楼现出于空蒙烟霭中”,幻景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地上或海上之物体,因光线之屈折反射而现出于其实在以外之空间,或为倒影,或为直立者,皆空中之幻景也”。任何自然现象都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该书的流行使得众多的中国学生对近代科学技术有了初步的学习和认识。


(三)振奋民族信心

“黄河、恒河、尼潞河、提古利河,号四大灵源,为世界文明之祖”、“统观环球,内陆广莫,地力雄厚者,西则北美,东惟我国而已。我国领土,奄有东亚大平原及中央高原之地,其广轮殆过于北美,而河川潮泽之富饶,亦复相埒”,张相文在书中大加褒扬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我国文明是世界文明之祖,这是欧美等国无法比拟的。“东半球唯一之雄邦,舍我中国固莫与属焉”、“我国黄河、扬子江、珠江三大流域,输纳群流,概居温带,迥非埃及、巴比伦、印度所及,气候调和,物产丰富,故五千年来,蔚然成东方大国”,他高度评价了我国的地理优势,绝非其他国家所有,寥寥数语,振奋人心。在当时积贫积弱、国力不振的中国,《地文学》的出版无疑是给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下饱受帝国主义欺压的中国人注射了一剂强心针,由此证明中国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绝非西方人眼中随意可以践踏的弱国。


四、结语


《地文学》在我国地学著作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地位,清末《四洲志》、《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地学著作,只是停留在对世界地理及各国风土、人情、社会的浅层阐述,而《地文学》的刊行使得无数中国大众对自然世界各类现象的本质树立了深度认识。虽然限于当时落后的科学技术,书中有些内容不够准确与完善,但丝毫不会掩盖它对中国近代地理学科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它有效推动了近代西方最新的自然地理学科成就和先进的科学思想向我国传播,有力解放了当时中国大众陈旧的思想和观念,极大提升了我国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地文学》的出版距今己历百余年,但它仍旧光彩熠熠,它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依然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林培英. 论张相文编撰的中小学地理教科书[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00(002):145-151.

  2. 张相文. 新撰地文学[M]. 岳麓书社, 2013.

  3. 林超. 中国现代地理学萌芽时期的张相文和中国地学会[J].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2(02):150-159.

作者简介:

刘骐珲,(1997-),男,汉族,山西平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学。

凌容,(1993-),女,汉族,四川岳池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学。

所在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1


1作者简介:刘骐珲,(1997-),男,山西平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学。

凌容,(1993-),女,四川岳池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