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电力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基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电力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刘建森 国网西宁供电公司(青海,西宁) 810003

摘要:企业要实现高速发展目标,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每个企业的员工都是企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同时他们的综合水平也影响这整个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亦是如此。电力企业的员工是电力运营的执行者,其本身的综合素养,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今可持续发展式的员工培训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电力企业应当变革员工培育方式,确保电力企业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员工培训;风险管理

一、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与培训管理理念

电力企业作为电力生产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较高,不仅面临着生产作业、设备故障、环境与职业健康、社会影响等诸多风险,而且涉及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其中的危险源归纳起来主要有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也主要围绕着这两方面开展。而人作为安全生产及管理的核心因素,不仅与安全理念的贯彻、安全意识的建立、规章制度的执行密切相关,还体现在生产过程管理、作业指挥及人员技术技能水平等诸多方面。

电网公司基于多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践,在借鉴吸收南非“NOSA五星安健环管理体系”先进管理工具的基础上,秉承“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探索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备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其核心理念是基于风险的全面分析评估,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并不断进行回顾改进,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的关口前移和预防管理。其中,人员安全意识及能力既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重要方面。

二、基于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要求的培训需求分析

基于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培训需求分析,是指运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基于风险”的核心思想,在全面梳理、识别培训需求相关因素基础上,从法律法规、制度规定、体系标准、风险评估、岗位要求、任务观察、个人发展等方面入手,系统分析各岗位人员培训需求,并通过分层分级的差异化管理,科学、合理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亦称培训需求分析“四步法”。

(一)建立全面覆盖、分层分级、基于风险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第一,全面识别需求,主要考量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法规:识别法律法规等对法定培训项目及培训对象的规定,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新入厂人员等相关要求,原则上均应满足。

制度标准: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关于相关业务及人员参加培训的有关要求。

岗位要求:企业基于岗位胜任力需要,明确员工应接受的培训内容。

风险评估:基于作业、设备、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等制定的人员意识与能力提升方面的风险控制措施。

任务观察:指通过第三人对工作人员作业过程的观察,根据员工任务观察结果,针对存在的弱项和短板制定培训提升计划。

个人发展:员工基于个人职业发展提出培训意向及需求。

第二,实现分层分级管理。

考虑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为提高培训管理工作效率,对培训项目实行分层分级管理,通常分为:公司(厂)级、部门(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其中,公司(厂)级作为重点,主要考虑重大风险管控要求,部门(车间)级需考虑满足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班组级则兼顾岗位和员工个人发展。

第三,建立分析模型。

基于上述原则,可建立培训需求分析金字塔模型如下图:

该模型内容既考虑了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岗位要求等硬性约束要求,也融入了风险评估、任务观察、个人发展等柔性需求,在满足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了风险控制要求,同时兼顾岗位和个人发展需要。

(二)明确培训需求与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审核原则

员工:主要基于岗位需求和个人发展,提出自身培训需求。

班组:根据员工胜任能力,主要考虑满足基层实际工作和岗位需要。

部门:基于法律法规、风险评估和任务观察结果,考虑必要培训项目及项目必要性。

公司:重点管控中高风险,统筹全公司(厂)资源分配,把有限的培训资源用好。

(三)培训需求分析及培训计划组织制定

员工参照培训需求来源分析表,结合个人实际申报培训需求,班组根据员工申报情况,考虑岗位胜任力需要,初步进行项目筛选(增减),并上报部门审核。部门在汇总班组需求基础上,参照法律法规、风险评估、任务观察等结果,考虑必要培训项目及项目的必要性,形成部门培训需求结果(清单),并上报公司(厂)审核批准。公司(厂)级审核重点主要关注中高风险管控需要,同时统筹全公司(厂)资源分配,审定最终培训项目计划。在此过程中,可以对培训项目进行分级管理,按重要程度将培训项目分为公司(厂)级、部门(车间)级、班组级,以便后续实施分类管理。

由此,经过培训需求分析“四步法”,完成了较为系统、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及计划制定,所形成的培训计划综合考虑了法律法规、制度标准、风险评估、任务观察等风险管理相关因素,也结合了企业和员工个人实际,制定过程、统筹兼顾,能较好地满足电力企业员工培训需要。

(四)提升教育培训方案先进性

随着电力企业高速发展,新设备、新技术广泛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企业转型,文化和人才先行,员工急需信息技术、无人机巡线、配网自动化等新技术设备的专业培训,员工教育培训方案内容应不断更新,以保持培训内容的先进性。同时在培训模式上,除原有的集中培训外,应积极开发新的培训模式,如基于VR的全新课堂环境,在线视频辅助培训等,丰富培训方式,简化培训组织过程,不断优化培训方案,确保培训教育的先进性。

(五)加强培训管理目标实效性

为有效提升电力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实效,开展培训前学习需求诊断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员工学习需求诊断,从人员、专业、岗位多个角度,多个层级进行需求调研,结合企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诊断,明确培训项目的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科学制定教育培训管理目标,使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场要什么,我们培什么,学员缺什么,我们补什么,培训内容更加贴近生产需要,学员需要,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培训效果自然有效了,企业员工综合能力也会得到大幅提高,从而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六)员工培训有效管理的其它创新方法

促进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有效管理还有许多创新方法。例如:第一,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提高培训内容的系统性以及培训效率;第二,实施项目化运作方法,项目设计针对员工个体、专业特点等,开展个性化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第三,建立有效的培训学习生态系统,培训生产无缝链接,打造培训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结合,提升培训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三、结语

作为企业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培训需求分析是项目系统性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基于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分析方法,提出的培训需求分析“四步法”,有助于增强培训计划制定的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进而通过针对性培训更好地提高人员意识和能力,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全面、充分和有效管控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沈冲,李谆.基层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管理与创新[A].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社,2014:2.

[2]黄爱芳.浅析电力企业生产一线班组长及员工岗位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5(20):102-103.

[3]柏吉宽,王超,郭建龙.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价值研究——以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为例[J].中国培训,2015(20):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