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的设计维修与保护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古建筑的设计维修与保护措施探讨

陈安成

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 100088

摘要: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五千年历史为现代人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传承,尤其是在古建筑方面。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同时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住房需求,城市建筑逐渐拔地而起,以高层建筑为主。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到我国五千年历史遗留的古建筑保护问题。文章将简析当下古建筑修缮保护理念,并且总结相应的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古建筑;维修;保护;


引言: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黄河远上白云间”、“黄山归来不见岳”,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鬼斧神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我们的祖先将生活智慧与山水诗意巧妙地融合。时至今日,形态各异的古代建筑已经带给我们太多的震撼,见证了岁月变迁的古建筑,必须在我们的手中得到维修与保护,从而永久地传承下去。


1.维修与保护古建筑需要遵循的原则

修缮古建筑的原则为保存现状和恢复原状。修缮古建筑既要以科学的方法防止其损坏,延长其寿命,更必须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


1.1谨慎原则

维修与保护古建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能盲目进行,必须以谨慎的态度制定合理的维保方案。我国多地存在具有纪念意义的庙宇,供奉一些历史上的名人,如成都的武侯祠、关公庙等。对于此类古建筑,需要对其原有意义进行仔细评估,特别是人物雕像与建筑的契合度,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民间风俗,使修缮过后的部位与建筑整体保持协调。除此之外,还应该严谨地控制修补程度,尽量减少修补范围,对一些表面受到侵蚀但内部并没有根本性损坏的建筑,只需要做到良好的保护即可。


1.2合理重建原则

众所周知,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古代社会的建筑材料相比于现代社会也有所不及,很多建筑设施已经存在了数百年,早已不复最初的面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建筑,已经无法探查出有价值的文化信息。因此,需要对此类残破程度极其严重的建筑进行合理重建。首先,必须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重建方案,将一些已经无法使用的建筑部分可以视情况转移到博物馆等地进行存放。其次,使用现代建筑材料时,需要通过合理手段,尽可能保留古建筑的文化底蕴,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改造性工程,会使建筑中留存的古代文明气息被破坏。最后,如果古建筑完全失去文化价值,且无法使用,应该在有关政策的指导下,保留建筑遗址即可。


1.3鉴定历史价值原则

当前社会存在“考古热”,很多建筑虽然年代久远,但并不具备代表性,如果盲目进行维修与保护,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还会阻碍现代城市建设规划。因此,在对古建筑开展维修与保护工作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其历史价值进行全面鉴定,对于一些具有部分文化价值,比如能够代表地方民俗特色、寄托当地居民愿望、但并不具备代表性工艺的民间建筑,只需要进行一般性的维修工作,使其恢复原有的功能即可。对于一些能够充分体现古代工匠建筑思路、工艺精湛的古建筑,需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精确维修。如果能够通过此类建筑,重现已经失传的古老技艺,这对于华夏儿女来说,是无比珍贵的礼物。


2.古建筑的保护措施


2.1遵循保护维修原则

古建筑的保护维修并不是对原有建筑进行简单的翻新,而是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确保经过保护维修后的古建筑能够有效留存其原有的文化内涵。

首先,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维修时,必须遵循保存原有意义这一原则。例如,在维修泰山庙古建筑群缺损部分的时候,应当确保修补的地方和原古建筑是协调统一的。我们既要对泰山庙古建筑群原有的结构进行维修,又不能让泰山庙古建筑群因为维修而失去了原本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其次,每一次对古建筑进行保护维修时,应确保保护维修工作质量达到标准,避免同一损伤位置重复多次进行修复,尽可能减少对古建筑的修复次数。

最后,由于时间的变迁以及过去保护维修工作未能跟上,不少古建筑已经变得破败不堪,已经无法进行满足保护维修,但是这些古建筑依然拥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它们可能代表着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可能见证了某个历史从开始至最终消亡的整个过程,可谓是历史最好的考证实物,所以有必要对这些古建筑进行重建。要重建古建筑,必须对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并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制订古建筑重建方案,确保制定的重建方案是经过充分考证的,避免重建后的古建筑失去了原本拥有的文化底蕴,避免空耗大量资源,避免破坏现有的遗址。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相比于重建,尽可能地对古建筑进行保护维修更有意义。


2.2砖、石块风化的保护措施

由于古建筑的年代久远,古建筑的砖和石块的风化程度越来越明显。目前,对于砖以及石件的化学侵蚀的保护虽然已经实施了多年,但是各种原因导致了对这一保护措施的合理性引起了相关争议,导致了对于古建筑砖、石块的风化保护措施停滞不前,没有得到很大突破性的发展。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相关部门对于保护经费的投入也随之增大。伴随科技的发展与相关研究的开展,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措施也越来越多。实践证明,古建筑的科学保护是文物保护措施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最行之有效的一种保护方法。目前,对于砖、石块风化损伤的保护是使用化学保护材料以机硅类材料为主。此类材料具有较好地防水性和透气性,可有效地防止古建筑不受水侵蚀,同时还可减小部分风力作用。这种材料的使用寿命大约在十年左右,在其老化以后会自然脱落,不会对古建筑本身造成影响,同时也可继续使用该种材料进行古建筑的保护,说明保护措施具有可逆性。然而,这种保护措施也有其缺点。在古建筑的砖、石块上涂上这种有机硅类化学物质之后,古建筑的色调会变深,这种材料本身的成本价值相对比较高,且使用这种材料时,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如果涂抹次数过多,会导致古建筑的风化程度更加明显。因此,这种保护措施也出现了一定争议。

不论如何,对于古建筑的风化置之不问,任其发展,这绝非上策。所以在实施古建筑保护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使用有机硅类材料对古建筑的保护应该是对古建筑的一种抢险式的保护措施,不应该对于所有古建筑都进行涂抹。

②古建筑保护时,应特别注意古建筑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的保护,对于不能确保能够进行最好保护的古建筑,应坚持的原则是不保护就是最好的保护。

③施工方案一定要通过相关专家的共同研讨、共同确定。施工的每一个流程都应注意,否则对于文物所造成的损害将会是不可挽回的。所以,应该对每个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检测。


2.3建筑结构的变形修复

我国古建筑的建筑材料大都以木质材料为主,时间久后,由于材料本身的自然侵蚀导致承载能力下降,结构本身出现较大变形。这就不得不对古建筑实施加固,以保证结构不会由于失稳导致坍塌。在进行古建筑结构的加固时,如遇一些梁体结构或者柱需要更换,一定要注意保证更换后的梁或柱与本身建筑的协调一致,保证原有的结构、做工和外观完全一致。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古建筑的结构缺陷进行准确的诊断与判断。对于古建筑本身,加固是第一考虑要素。对于其本身构建的更换是不得已而为之。古建筑的修复外观不是要变得焕然一新,而是要延续古建筑本身的特点,实现其本身的使命与意义。

结语:

古建筑修缮保护并非完全摒弃现代化发展的工作,而是要在保障古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将古建筑融入当下的现代化城市发展之中。让古建筑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凸显中国五千年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构建国民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贾帅.古建筑修缮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9.

[2]张典.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的甲供材问题探讨[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北京工业大学.2019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北京工业大学:,2019:4.

[3]史波.浅谈古建筑修缮保护理念和技术[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388,391.

[4]徐磊:《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探究》,《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7期,第64-65页。

[5]任俊萍:《我国古建筑保护现状及其开发利用》,《科技视界》,2018年第12期,第97,3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