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指导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4

新时期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指导策略分析

许文华 高若晨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省郑州市 451100

摘要:自从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摆在台面上,随着时代进步,大学生就业难度越来越高,每年党和国家都在出台专门的措施指导大学生就业,但是依然不能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并不是因为党和国家的措施无效,反而是一些主客观因素在影响,在无法改变经济下行压力、大学生毕业人数多、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等客观因素存在事实的条件下,必须持续强化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调整专业教育,增强教育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关键点,也是理想路径,为此采取综合分析法、文献法、资料分析法等方法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指导策略展开分析,围绕就业创业指导,提出了指导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率;就业创业指导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在增长,2020年毕业生数量达到874万,从2000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到2020年足足20年时间,高校毕业生从当初的94.98万直线上升至874万,足足增加9倍之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上的困难,而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更是加剧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是非常重大的民生问题,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及就业情况,在学校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反过来讲,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利用就业率来评估学校的办学质量以及教育教学能力并不科学,但就业率确实是评估学校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而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需要学校给予指导。不管是就业、创业亦或者继续深造,学校的指导不可或缺,因此探讨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策略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1. 大学生就业状况

据调查显示,目前超过80%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有所担忧,将近20%的学生则表示顺其自然,少部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从学生的角度看就业困扰的因素,很多学生认为最大的原因是实习经验不够,其次是对社会缺乏了解,最后是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进一步按照相关公开数据,学生毕业去向多元化,包括考研、出国留学、直接就业、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创业等。据清华大学公开数据看,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就业率分别是 97.7%,98.3%和97.2%,整体就业率97.8%,就业去向包括国内升学、出国深造、签三方就业、灵活就业、拟继续深造、待就业以及去向未定,其中国内升学人数比例达到61.40%,出国留学达到14.90%,签三方就业仅7.70%,灵活就业13.80%,未就业2.27%。相比2019年,国内升学人数比例大增,且首次突破60%,境外留学人数下降,特别是去美国高校留学的人数大量减少。这些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接近9成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担忧,超过5成的学生选择国内升学,超过7成的学生毕业后优先考虑去一二线城市,超8成学生期望薪资5000以上,超4成学生就业时主要考虑个人发展前景,当工作不称心时超过8成学生会选择边工作边择业。

求职方面,主要求职渠道为校园招聘,以清华大学公开资料看,超过55%的学生选择校园渠道求职,27.93%选择用人单位自设渠道,7.02%选择政府与社会渠道,2.36%选择亲友渠道,2.80%选择新媒体,4.76%选择其他渠道。学生求职时本科学生直接就业平均要投递11.47份简历,获得面试机会仅5.71个,获得工作录用通知的仅2.26个,硕士毕业生平均要投递22.66份简历,面试机会10.30个,获得录用通知3.35个。博士生平均要投递12.07份简历,面积机会6.65个,录用通知3.07个。从数据看,清华硕士毕业生也需要平均投递22.66份简历才能获得10.30个面试机会,而能够获得工作通知的仅3.35个,清华大学毕业生尚且如此,可知大学生毕业就业难度有多大。


  1. 大学生就业形势

  1. 应届生就业难度持续加大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在增长,2020年毕业生数量达到874万,从2000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到2020年足足20年时间,高校毕业生从当初的94.98万直线上升至874万,足足增加9倍之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上的困难,而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更是加剧大学生就业压力。

1978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仅十几万人,到200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不到100万人,但2000年以后,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这种爆发式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曾经高校毕业生包分配,扩招后学生只能自己找工作寻求就业,这种变化有其特殊的意义,但必须认识到,高校教育变革没有跟上扩招,导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异化为学历而不是能力,即在高等院校进修只需要拿到学历即可,至于能力如何另说,当毕业生需要找工作时,就会发现学历只是敲门砖,能力才是决定就业或创业成功的关键。特别对于应届生而言,不仅仅要面对同样是应届生的竞争,还要面对往届生的竞争,甚至是其他劳动者的竞争,除个别专业外,绝大部分专业毕业生都是如此,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甚至有加大趋势。

进一步来讲,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思维并未转变过来,还抱有读了大学就应当获得一个好的工作,把学历作为找好工作的唯一因素,尤其是在985、211学校的学生更为普遍,这种思维并不是说有多大的错误,毕竟高学历、好学校找到好工作的机率更大,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因素,但不能是唯一因素,否则只能高不成低不就。实际很多学生反映,找工作实际不难,大部分学生在校园渠道就能获得offer,是不是适合自己另当别论,出现这种情况最关键的是对就业没有明确方向,由于对就业前景感到担忧,大部分学生在择业时比较盲目,没有方向,且有些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缺乏实践,缺少对行业真实情况和岗位工作的清晰认识,加之抱有过高的期待,很容易入错行,特别是进入销售行业的非常多。

  1. 应届生面临新情况新挑战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导致全国很多工商业几乎停摆,很多工厂停工、企业停产,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在疫情的影响下苦苦挣扎,破产清算的也不少,加上经济下行,一些企业为了自保会缩减招聘,甚至是裁员。从BOSS直聘平台的数据看,2020年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数量同比下降49%,中小微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同比下降达到60%,企业裁员、破产而被迫下岗的失业大军也要与874万毕业生竞争,甚至不能说是竞争而是抢夺。

很多学生对于就业紧张形势并没有意识。大学生对就业的新情况、新挑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很多学生在找工作时都要求企业开出符合期望的薪资和福利,据统计,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地排名靠前的基本都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期望薪资普遍在8000元以上,但是除了部分行业企业,比如金融、互联网企业等能够达到这个薪资水平的行业企业非常少。本身企业为了自保已经在缩减人员降低成本了,若还是抱有不符合实际的期望,将很难就业。事实上这种状况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疫情尚未结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特别是疫情,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变异,广东所爆发的疫情快播速度快,传播能力强,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严重后果,2021年高校毕业生也将加入到就业大军当中,史无前例的僧多粥少局面即将到来。


  1. 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指导策略

结合前文分析,985、211的大学就业率基本上都比较高,但实际全国范围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很低。实际上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只有15所学校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考虑到毕业生基数,显然也证明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新时代,必须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抓手,内涵式发展是目标,要一切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贡献力量。就业率尽管无法代表全部,但确实是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一个指标,因此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也是推动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路径,为此要以就业创业指导为抓手,以生涯教育为路径,以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开展指导工作,促进就业率提升。

  1. 就业创业指导

1.就业创业指导的意义与要求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校工作必须落实立德树人,其所采取的手段、途径都必须服从这一目的,就业创业指导是帮助学生就业或创业的直接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党和国家出台了很多措施对策来帮助毕业生就业,比如选调生、三支一扶等等。2020年12月,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会议,针对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出部署,并形成相关文件,要求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带头扭转唯学历的用人导向,要用心用情做好教育指导,力促服务升级,努力做到毕业教育动心,就业指导入心,就业服务暖心,就业跟踪贴心。

实际上按照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措施来讲,主要是将毕业生向基层转移,通过基层实践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实现个人价值。但是很明显的问题是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完全不同,不管是性格、理想信念、所处环境、就业需求、创业需求等都有差距,因此必须要利用就业创业指导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并且使其掌握能够胜任工作的能力素质。但是目前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尚存在一些典型问题,如不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分重视就业创业等。特别是当前特别强调双创教育,即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一定程度上是生涯教育的一部分,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目标,促使学生具备胜任工作的能力素质,但很多学校将双创异化成了创业教育,整体都为创业服务,这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不利的。

2.就业创业指导措施

近些年来面对大学生就业日趋严峻的形势,很多高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举办很多活动,如生涯嘉年华、玩转就业周等。比如生涯嘉年华活动以体验式、参与式、寓教于乐式的趣味游戏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关注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生涯体验。这一活动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学校在举办了这类活动后引起了00后大学生的积极关注以及良好评价。

由此可知,就业创业指导应采取精准帮扶措施。学校必须推脱学生特点,精准识别学生,特别是要识别出就业困难学生,摸清楚底数,分析每一位学生在就业上的困扰,尤其是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难根源所在,建立数据库,采取分别指导,一对一帮扶等措施,学校应当借助大数据分析,针对全校未毕业学生进行扫描,通过心理测评等手段,了解学生,并由二级学院负责教师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

要按照学生特征以及专业能力,精准识别,并结合政府相关政策,针对毕业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胜任就业岗位或者是创业,对于愿意去基层实践的学生,则应当培育其职业价值取向,让学生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在基层锻炼提高能力,进而实现价值。要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核心,突出对学生理想信念方面的额干预,加强学生内功,使其能够顺利求职,为此应当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融入到课程体系当中,要求将就业创业指导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着力解决培养谁、为谁培养以及怎么培养的问题,让学生清楚就业创业的基础是什么,一般强调理想信念、专业能力、职业素养。

在精准识别基础上,鼓励合伙人模式让有意愿创业的学生依托学校优势组建创业工作室,进行实践,以工作室为载体,吸收学生,进行就业创业实践。如此学校可依托工作室建立校企合作,双师双职的教育指导体系。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举办上文中提到的实践活动,进而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增长才干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并充分认识自己。

  1. 就业能力提升

就业难,除开客观存在的经济下行压力、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等因素外,学生的就业能力强弱则是非常关键的主观影响因素。此处的就业能力是指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往往体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能力,其中包括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沟通能力等等。为此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全过程,并按照上文分析,建立课程思政体系,实现三全育人,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应抓住双一流、应用型本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契机,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培育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调整专业组成,优化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应用先进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比如以新型学徒制为基础,改革学制,学校学两年,企业学两年,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依托信息技术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以生涯教育为途径,采取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入学前,介绍学校情况,介绍学校专业设置,发展前景以及就业前景,大一学年,执行入学后的适应教育,指导学生如何适应环境,利用资源、寻找和保持兴趣爱好,介绍职业规划的知识。大二和大三阶段突出专业技能教育,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定位,参加社会实践,明确职业兴趣,做出初步的职业规划并不断完善,大四指导学生确定职业取向,分析就业形势,解析行业信息,指导择业技巧,指导升学。毕业后一定时间内跟踪指导服务,提供继续教育服务,继续解决涉及的专业技术难题,提供就业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被整合进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也形成课程思政体系,进而以思政课程为指导,以专业课程为核心,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抓手,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大学生就业率虽然不代表一切,但是却能够代表特殊时期高等院校的办学能力和教育质量,就业率高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校培育的人才能够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率低则说明培育的人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直接方法和有效方法,它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以转变学生的就业理念,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促使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和巧妙的方法去择业。但是新时期单纯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已经很难起到效果,为此要以生涯教育为路径,将其与专业课程、思政课程整合起来,建立课程思政体系,实现三全育人,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剑欣, 张小东, 杨国如. 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创新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 399(05):71-72.

[2] 漆小凤. 论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 科技资讯, 2019, 17(01):231+233.

[3] 浅析我国大学生就业结构特征与质量评价[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 36(03):33-36.

[4] 张本飞.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率实证分析[J]. 内江科技, 2020,312(11):117-118+120.

[5] 张树峰, 颜玉萍. 大学生就业期望偏差对学生就业率实现的影响[J]. 中国农业教育, 2020,154(02):81-89.

[6] 许一丁, 张茜宇, 甫运欣,等.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现状分析[J]. 新财经, 2019(18):96-102.

[7] 朱成功. 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特点、现状与路径探析[J]. 才智, 2019(06):147-147.

[作者简介] 许文华(1991.04-),女,汉,河南郑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就业创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