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中国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贺诗源

重庆财经学院 重庆巴南 401320

摘要 人是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经济活动是经济学研究的课题。人口状况的变化会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即使人口的微小变化也会引起经济运行的变化。因此,人口状况的变化,如人口增长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中国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中国人口转变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当人口众多时,可以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在经济的发展中,扩大了消费市场的基数。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通过人口基数的优势,承接了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老龄化,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负担。然而,人口只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之一,人力资本、政府规模、资本投资等诸多因素也对经济增长产生非常显着的影响。因此,在分析人口增长和年龄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加入解释这些因素的指标作为控制变量,以充分反映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各种影响。

一、中国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实证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

1指标选择

为分析现阶段我国的人口结构变化,同时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本文对中国各省市的1998 年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分析。在2015年的资本K值计算以1978年为基准,根据单浩杰的研究方法估算,在人口结构方面,本文以每年就业人数L(t)作为衡量劳动力数量变化对经济影响的指标。在人口的定性结构方面,本文以劳动人口的年龄以及平均受教育年限H(t)作为指标。这两个指标和GDP数据通过相应的角度和年份能够在《统计年鉴》中进行查询。本文从人口结构的就业方面,利用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来衡量和分析产业间就业人口流动的变化。此外,正在引入劳动力利用效率指标来调查就业人口的实际效用,由于我国引入该指标衡量较晚,考虑到数据选择的一致性,使用齐明珠(2013)对该指标的比率U(t)工作人口与工作人口作为计算方法。以上均使用1998年至2015年的数据作为回归模型样本。

2模型建立

本文以柯布-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结合实际,从人口、质量和就业入手,加入就业结构和劳动效率,以及人口变化被全面纳入经济模型。衡量对增长的影响。本文在局部面板数据模型的前提下,把人口变化、资本、技术、经济变化程度为解释变量进行模型的构建,模型是对数的,最终面板回归方程设置为 LnY(t):lnA+alnK(t) +blnL(t) +elnH(t)+dlnU(t),其中Y为经济产出,A(t)代表其他经济增长因素,K代表经济资本总量,L代表就业人口,H代表人力资本状况,u代表劳动效率,E代表人口就业结构,a、b、e、d、f为不同解释变量的产出弹性。根据这个模型,可以清楚地分析人口变化的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

三、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1)模型回归与检验

运用STATA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结果发现,方程通过了P 值为0 的F 检验和T 检验,每个解释变量的估计值都小于显着性水平0.01。同时,F检验以及BP检验结果中表明个体效应是非常明显的,混合回归被拒绝,随机效应模型被Hossman检验结果拒绝,固定效应模型最终被拒绝。模型回归通过了显着性检验,分析并合理解释了人口结构、质量结构、就业结构和劳动力利用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利用程度。

2)结果分析

在人口结构的角度看,就业人数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在1%以上,正系数为0.21007。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的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不断向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发展,劳动力需求水平不断下降,人口红利逐步由初级人口红利向次级人口红利转变。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力比较丰富,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人口下降导致劳动力供给下降也提醒我们,政策调整是必要的。需要改善人口结构和人口质量。从人口质量结构看,按教育年经济增长的效应在1%的水平上显着,作用系数为0.29169。

经济发展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从以前的劳动力需求到当前的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就业人口的综合素质将会有极大的提升,通过不断地教育和新知识运用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人力资本结构的变化也会导致劳动力过多的情况发生。从人口就业结构看,产业间就业人口转移对经济增长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大多数劳动力以前被用于农业以及低水平的加工和制造业。随着经济转型、大规模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至2025年中国制造业越来越多的就业将向高端制造业转移,科技创新和创意服务业有效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

在对控制变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劳动增长率、劳动参与率以及预期寿命来表示人力资本的结构,通过固定资本的形成总额以及政府消费支出来解释这两种效应:对选定经济体和政府规模的资本投入对增长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根据数据的可用性,缺少一些指标数据,例如人力资本,政府规模,资本投资等,因此只能获取1991年至2015年的数据,因此将具有控制变量的数据添加到其他组以分析该期间人口状况、人力资本状况、政府规模和资本投资状况对这一期间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综合分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在实证分析中,把人均GDP的平均值为解释变量,形成动态的面板数据。本文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构建的理论模型以及选取的指标、样本数据,主要是运用动态的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动态面板阈值模型估计法和广义矩估计法确定总体,分析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结论

通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为:首先,人口增长率对人均GDP的影响力度是不一样的。以0%为标准值,在0%以下的人口增长率对人均GDP的影响比较大,GDP与人口增长率是正效应,0%以上则是没有明显的影响。其次,儿童人数的增长比对老年人口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更加的复杂,在实证分析中,很难发现其对人均GDP的影响。运用定性的分析则证实了老年人口总储蓄率对经济的积极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人口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影响,针对人口变化的负面影响,需要进行一下改进:第一,发展老龄产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引领老龄化经济扩大,优化经济结构。第二,对人力资本结构进行优化,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就业人口的教育程度,积极发展知识创新、先进制造业和各类服务业,增强经济软实力。第三,通过政策干预方式,对人口结构进行优化。人口政策也是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重要基础,在开放二胎的政策基础上,可以出台相应的延迟退休政策,不仅可以缓解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也可以为经验丰富的人员提供发展的舞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

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已成为各国现代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主题。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所以要对其进行重点研究,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杰, 李鹏. 中国人口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耦合分析的实证研究——基于2007—2015年省域数据[J]. 理论月刊, 2018, 442(10):119-130.

[2]马智利, 徐春耦. 中国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07(13):76-77.

[3]寇聪姗. 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1995—2010)[J]. 中国证券期货, 2013(05):2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