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医疗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2

BIM技术在医疗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杨斯淼 马广斌 冯中元 程进 骆金国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摘    要:

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人为因素、施工技术、环境因素等因素将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以往,大多采用人工方式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易出现未全面掌握安全隐患等问题。在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同时,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应用日益广泛。目前,BIM技术已被用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分析了BIM技术及其用于医疗建筑安全管理中的优势,探析了BIM技术在医疗建筑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

BIM技术; 医疗建筑安全管理; 应用;

     1 BIM技术的内容分析

        1.1BIM技术他是建筑信息模型的一个简称,利用这个模型对于建筑的各个环节进行模拟,利用这种方式更好的验证设计和使用的措施是否合理,这因为设计和措施的优化处理,提供了良好的依据。这项技术的核心是对各种信息的处理,可以通过数据的处理装置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快速的处理,更好的模拟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对于建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为整个施工过程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设计和措施的质量,这也为整个施工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撑。

        1.2在进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将各种安全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更加的严谨,避免出现各种问题。否则将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当前社会快速的发展,施工安全管理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得到人们很大的关注,并且对于社会的影响非常的大。BIM技术在操作的过程中,他是在三维数字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结合可视化的多维数字建筑模型,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并且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得到了成果也非常的明显。一般来说,这项技术在施工的安全管理各个环节都有涉及,利用这项技术能够不断的提高管理的水平。


2 BIM的安全管理价值

2.1 BIM规划施工场地,减少安全隐患

对于实际的医疗建筑施工工作而言,施工人员经常会遇到一些施工场地空间非常小,以及施工操作的面积不够的现象,而他们有时候还需要进行立体交叉施工,如果相关的建筑企业的规划出现问题的话,那么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很多的威胁。考虑到当下的施工场地的环境经常性的发生变动,相关的单位必须要制定一些动态性的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为了顺利地开展上面的各项工作,建筑企业可以使用BIM技术,从而让建筑企业的规划更加地完善,并且保障建筑企业的动态性建筑安全管理得以实现,使得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2.2 动态集成信息,便于危险识别

通过使用BIM技术,施工人员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施工模拟过程中安全风险,同时在多为模型的协助下,施工人员可以更加清晰地知道动态施工里面的实际情况,从而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等级进行评定。此外,无论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还可以在其他时刻,BIM技术都可以实现建筑工程的信息的收集,并且将这些收集起来的信息分享给需要的人,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建筑工程信息的安全性,使得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顺利地的开展下去。

2.3 基于可视化碰撞检查,减小安全风险

在BIM技术的基础下,建筑企业可以使用可视化技术建设更加完善的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使得相关的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得到稳定的提高,从而让建筑企业的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更高。BIM技术可以运用到碰撞检测、方案选择和实现研究等方面。比如:对于建筑工程当中的天花板和机电设备而言,它们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线路布置工作,而在实际的线路布置工作的时候,如果施工人员不小心触碰到了天花板和机电设备的话,它很有可能会导致碰撞情况的发生,这样一来,施工人员就需要返工。在开展碰撞检测之后,它不仅可以减少施工人员返工的次数,还可以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2]。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 BIM 技术的运用

        3.1建立施工安全指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BIM 技术也随之蓬勃发展。要想更好地运用 BIM 技术,首先便要确立施工安全指标。建立基于 BIM 的施工安全指标,在建筑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将医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理论与安全管理实践操作相结合,促进医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确保医疗建筑项目施工阶段顺利、安全、高效的完成。

        3.2确立施工方案的防护性能

        安全重于一切,在建筑行业的施工中,安全是重之又重的因素。只有使用 BIM 技术,对施工方案防护性能进行确立,达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高强度指标,才能真正切实保障施工安全,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BIM 技术在建筑安全防护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情况以外,还要考虑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比如施工前、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工程的进展,不断调整防护方案,降低工程的危险性。一般情况下,建筑安全周期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工程运行阶段。

        3.3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检查

        通过 BIM 平台,对高层建筑施工的工艺操作进行模拟,通过平台对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以及信息的整合,然后利用BIM 技术参数化、可视化的功能,建立高层建筑进行安全检查模型。

        3.4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协同、质量的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BIM 技术主要用于现场的施工管理,将现场的质量与安全问题直接反馈给施工管理人员,以便及时得到处理,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减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施工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现场的安全隐患及质量问题,并进行精确的定位,实现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3.5运用 BIM 技术进行安全培训

        在安全培训中增加了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安全培训更加形象化,但是仍然缺乏数据,实际应用性比较差,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安全培训的流程化。在建筑施工中通过模型的建立查看施工现场的动态变化,了解现场信息,排除施工安全问题。利用 BIM 技术,还可以创建安全内容数据,有安全培训数据的人员可以学习新的施工方案,新机械的操作方法等,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大大提高了相关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准,提高操作的规范性。


3 结语

除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外,安全也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推动建筑行业稳定发展,需重视并做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BIM技术具有可视化、模拟化等优势,将其用于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可提升安全隐患排查效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二明.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9):153~154.

[2] 钟剑勇.关于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装饰装修天地,2019(1):259.

[3] 刘铭甲.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5):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