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

吴红

合肥市宁溪小学 230031

摘 要: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形成阶段就是在小学阶段,而小学语文更是学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在这一阶段,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应该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关心,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随着语文教学制度的深入改革,读写教学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是语文课堂上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新课改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育要使学生具有正确了解和掌握运用我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语文教师也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上。”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法;小学语文;研究

引 言:在我国教育界新课标的提出之后,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升小学生学语文的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应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实施读写教学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读写能力,让阅读和写作在读写结合法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我国小学语文教育读写结合教学的近况剖析

在我国,古时候就有文人为了学习头悬梁,锥刺股,可见我国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已将读书学习作为首要任务,生活在当今社会的现代人也应同样如此。大多数成功的学者和企业家都喜欢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无论时间多么紧张。实践表明,他们在阅读中拥有的知识越多,他们的大脑中就会拥有越多的信息资源。面对随之而来的问题,他们解决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在写文案时,材料也会信手拈来。足以说明阅读对写作很重要[1]。读写结合法就是以文章为媒介,从文章的内涵出发,把阅读到的内容和知识进行梳理,在写作中进行融合。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逐步提高的,他们的好奇心较强,但阅读能力不高。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学生们从小就可以得到先进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他们使用电子产品玩游戏、看视频……这不仅影响他们的视力,也是在浪费时间。虽然互联网下的学习平台繁多,但是对于没有很好自制力的小学生而言,电子产品只会让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浪费了。对目前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对于写作没有很高的积极性,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总结也不是很完善[2]

二.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策略分析和探讨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读写结合法的使用有着很大的优势。运用周期性的训练实践,使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的学习能力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使他们了解语文的重难点所在,并逐步转化为学习动机,主要策略有以下少几点:

1.夯实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好教材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夯实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然后在课堂上以阅读和写作的形式设置问题,如一年级下册的《画杨桃》一文,初读课文,老师问:“你心目中的杨桃是什么样的?读完这篇课文有没有改变你原来的想法?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在书上写下批注,然后小组讨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训练了写作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中利用好文本,进行有效训练。

2.丰富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设计让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多地阅读文字,拓宽语文知识面,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容易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在课堂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然后平时随时可以阅读记忆,养成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3]

3.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兴趣是唯一的长期而稳定的老师。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具有因材施教的理念,通过新时期的多媒体信息设备,结合读写结合法的运用,增强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四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在互联网上找出与海洋、海底世界有关的视频、图片等,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根据小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教师引导他们欣赏、观察,再指导他们阅读课文,想象课文中没有描写的海洋生物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根据所看所想写话。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4.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关键,新课改下,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在课堂中担任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不再是之前生硬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阅读书籍,完全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读写知识的积累,在感兴趣的阅读中进行读写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被动变为主动,同时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然后总结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在长期的读写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其次在阅读中,从文章的阅读方法上进行指导,让学生学会文章的写作方法,感受到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并且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文章适合这种写作方式[4]。小学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从而训练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从个性化、多样化的角度感受阅读的魅力,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知识,为写作打好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就需要合理地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根据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将重点放在学生兴趣和思维模式的培养上,使学生开动大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小学生的特点使用多媒体信息教学,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语文课堂学习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庞爱英.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J].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0(1):230-230.

[2]孙丽. 基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13):199-200.

[3]柯铁兵. 基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16):214-214.

[4]曾颖.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五法"[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 000(003):P.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