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见日,水落石出——十年浙江高考阅卷者对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3

拨云见日,水落石出——十年浙江高考阅卷者对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

祝婷婷

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 邮编: 311261

【摘要】作文审题立意一直以来是高考语文考试中重要的考查方面,笔者根据自己十年的阅卷经历和经验,结合考生们审题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在审题立意上的见解和思考,希望能给一线教师一些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高考 审题立意 归纳 辩证


近年来,社会上逐渐流行一句话:得语文者得天下。大概意思是考生如果高考语文得高分的话,最后肯定能占据先机,拔得头筹。综观近几年的一些高考大数据,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而一场语文考试中,如果考生能把作文这块大蛋糕做好,那作文肯定是语文获取高分的 “神助攻”,反之,如果作文失利,那后果也将不堪设想。

写作,在高考语文学科中豪据半壁江山,这是毋庸置疑的。再联系一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2017年9月),《意见》指出要注重“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学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可见,“思考”“推理”“加工”“逻辑”等关键词已经慢慢渗透于考查作文之中了,成为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不可或缺的“钥匙”。

笔者有幸参与了十年的浙江高考语文阅卷工作,见证了近十年来浙江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和评分标准的变迁,感觉到高考语文作文越来越注重对考生核心素养的考查,需要考生以广泛的阅读积累为依托,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再通过平时观察思考生活,加上平时大量的写作训练和实践,这样才有可能在高考语文试场中脱颖而出。可现实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拿2020年浙江语文高考作文来说,材料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很多考生在审题立意上就出现了偏差,导致作文失利,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断章取义 2020年浙江语文高考的材料表述中出现了三方:个人、家庭和社会。而且,家庭是预期,社会是定位,而个人更为复杂,又是人生坐标,又是美好期望。有些考生面对这样的材料就懵了,然后,就抓了一个词来写,比如“落差”“错位”等,整篇文章围绕这个词来写,根本不能理清材料中的关系,最后写出的是跑偏的作文。

2.另起炉灶 很多考生撇开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也抛开了“落差”“错位”这两个关键性词语,而把重心放在了凭空抒发“我的人生我做主”,或者大谈特谈作为中国人,应该具备社会责任心之类的话题。可以这样说,这些考生是不按规矩出牌的,另起炉灶,照自己的想法随心所欲地写了一篇文章,结果也偏题了。

3.风马牛不相及 有少部分考生还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入考场前背那么一两篇文章,到考场中改头换面新瓶装旧酒,以为这样也能蒙混过关。其实,近年来,对宿构和套作的打压力度是越来越大的,那种有两张皮之嫌的文章一般都在30以下,而如果完全离题,也即内容与材料风马牛不相及的文章就在20分以下了。

因为审题立意的偏差导致语文考试的挫败,对于考生而言,这是非常痛心的。其实,就近几年的浙江高考作文而言,材料作文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明确材料指向,即明晰命题者意图,把握材料中的思想褒贬性最为重要。这里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立德树人”“培养核心素养”“弘扬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思想肯定是大方向,所以高考作文中的主流思想肯定是正能量的,考生哪怕在作文中揭露一些社会流俗弊病事件,也要从批判反面事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文章主流思想一定要积极健康,切不可让自己的文章占染“黑色”思想。

那么,如何才能精准地把握命题人的意图来作文呢?笔者认为要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逻辑思维包括了三段论、类别思维、归纳演绎思维、辩证思维等宏观内容。这里,我主要立足于归纳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两点来阐释。

  1. 归纳性思维在审题立意中的运用

  1. 归纳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1.同一性 在逻辑思维中,同一性要求我们在审题立意时,一定要做到前后一致,切不可偷换概念。拿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为例,材料为: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对材料中出现的“浙江精神”“浙江故事”“浙江传奇”这些关键词,考生们切不可偷换了“浙江”这个地域概念,如果撇开浙江这一地域大谈“精神”“故事”“传奇”,那就没有照顾到审题的同一性。

2.层递性 层递性呈现的是归纳性思维的动态过程,要求阅读者将要表达的信息按照轻重、高低、多少、远近等不同程度逐层排列,从而体悟命题人的表达侧重点。比如2017年浙江高考的语文作文题,材料为: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者的观点加以评说。不难看出,三本大书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有一个层递性的:有字之书是通过学习而习得的,无字之书是与社会接触得到的,而心灵之书是通过个人修炼内化升级而成的。这之间的层递性很鲜明,考生如果能理顺,一定可以在审题上拨云见日。

3.序列性 序列性即为事情的来龙去脉,事物内部的联系性或者说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只有理顺和厘清了事物的序列,写作时的审题立意才能与命题人的意图不谋而合。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可谓是近几年来文学意味最浓的,材料为: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文品与人品的关系如何?是一致的还是存在背离,考生择其一而论之,内在联系性在哪里?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如何阐释?这些都是应该要阐释清楚的。

(二)归纳性思维运用的基本规则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考试范围与要求”中对写作“发展等级”的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就更为明确地要求考生理顺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厘清事物间的关系,摸清事物存在的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

  1. 厘清事物间的关系,明确思考方向

揭示事物内在关系,明确思考方向,要求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学会思考,学会“建立联系”式的思考。这样的思维走向很多,比如由“个别”到“类别”,可以揭示必然;由“小事”到“大事”,可以揭示意义;由“眼前”到“未来”,可以揭示影响;由“现实”到“发展”,可以预知未来。例如2014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材料为: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这则材料中的关系并不难找,就是门和路。但要想把文章写深刻,在搞清楚这对关系的同时,也要确定思考的方向。大学的门如何闯,进入大学之后的路怎么走,从过去到未来,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走好自己的路,这些应该是考生提升自己文章思想精神格局的要领。

  1. 摸清事物存在的规律,务求守正出新

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训练的同时,也顺带训练一下学生的谋篇布局。这样做能打通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层次,从而更有利于审题立意。材料作文的谋篇布局一般可以遵循这样的逻辑链:立——展——正——反——深——联——结。立,即引材料,立观点,要求简洁醒目;展,即阐述自己对观点的理解,要求有一定的分析;正,即为正面论证,事例论证;反,即为反面论证和阐释;深,深入分析,挖掘根源;联,即联系现实,务求针对性;结,结束全文,重申论点,呼应开头。这是最中规中矩的谋篇布局,也是最“守正”的结构,这样的谋篇布局一方面能直观地暴露考生的审题立意,而且把考生的逻辑思考过程直接传送给阅卷者。另一方面,文章要想“出新”,就需要考生在“展”“深”“联”这三个字上下点功夫,力求推陈出新,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创新。

二、辩证性思维在审题立意中的运用

  1. 辩证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辩证性思维简单来讲就是要看清事物的两面性,同时认识到这两面性是矛盾统一的,也是动态发展的。而不是简单地认为事物非好即怀,非黑即白。

1.矛盾性 某些材料作文的审题其实是让考生们站队的,其观点有对立性,是相互矛盾的,在审题立意的时候,要选择自己有感而发的观点。比如2012年的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材料为: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的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网友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很好;网友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网友丙说;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上述网友的议论中,选择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很明显,成为英雄和站在路边为英雄鼓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人生选择,在审题立意中,考生必须择其一来写,不能两者兼顾,自相矛盾。

2.统一性 某些材料作文貌似有很多的关键词,难以驾驭,但是仔细探究一番,发现这些关键词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比如2018年的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在“浙江精神”、“浙江故事”“浙江传奇”这些关键词的理解上,我们发现是有统一性的,浙江故事和浙江传奇中的主人公身上肯定体现浙江精神,而浙江精神也是通过浙江人的故事和传奇演绎的,两者是相互统一的。

(二)辩证性思维运用的基本规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说,“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标准》中很明确地提出了辩证思维的培养,综观近十年的浙江高考作文,结合高分作文的审题立意,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辩证思维的运用,让考生的作文如虎添翼,更有思辩性和说服力。

1.抓住事物的两面性,辩证思考综合考量

作文能力首先是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积累,具备独立的人格,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时代的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锻炼学生“阅读——提炼——归纳——辨析”的思辩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中高瞻远瞩,更全面更深刻。

2. 揭示事物的双重性,深刻挖掘现实意义

综合近十年的浙江高考作文命题,我们发现,所有的材料都是与现实生活关系紧密的,材料紧贴现实生活,要求考生们关注时代风云,眼界博大,兼顾历史文化。这样的考试题有助于促进广大在校中学生热爱祖国,以史为鉴,关注社会,自强奋发,坚持自我,承担责任,有深厚的家国情怀。高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这样的考查让每个中学生经受考验,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眼界、有知识、有能力的新一代建设者。在这样的引领下,高考作文的审理立意必须得高瞻远瞩,从“小我”到“大我”,从“个体”到“集体”,从“小家”到“大家”,只有立足长远,才能让文章更有厚重感。

有人把考场作文比喻为“带着镣铐跳舞”,意为考场作文有很多的限制性,在尽情发挥的同时要注重审题立意。总而言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点为,首先要读懂材料,明确命题人意图,其次要把握核心,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最后要综合考量,批判辩证兼具。只有这样,考生们才能拨云见日,水落石出,真正驾驭了材料的精髓,纵马驰骋。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李良英 语文关键能力培养的抓手[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2)

④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⑤李衍华 语言链和逻辑链[J]人文杂志 1987(02),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