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学校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分析

孙运宏

日照市金海岸中学 山东省 日照市 276826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中学安全问题频发,校园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逐渐被显现出来,那么怎样去有效的防范中学校园的安全问题,开展相应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本文主要对我国中学学校的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有关单位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学;安全管理;问题;安全教育;对策

前言:中学校园的安全一直都是被学校、社会以及家庭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导致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具有多样性,直接关系到中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并且还关系到多个家庭的幸福安宁,这也引起了人们对于校园安全事故的重视和关注。所以,针对中学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以期望中学生可以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

1 中学学生所面临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问题的类型及特点

1.1 中学生所面临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问题

中学校园中除去一些比较重大的安全事故和犯罪行为之外,还包含了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中学生还未到成年阶段,相较于成年人来说,其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若是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和疏导,就会让中学生出现一些比较偏激的行为,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问题发生,严重的还会出现中学生自杀等行为。在当前我国中学生所面临的安全管理和问题中,安全事故的出现会对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造成秩序的混乱和危害。校园的安全事故包含了教师的管理疏忽、食品安全、自然灾害等等。校外的交通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比如学校在放学后的骑车和乘车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上的安全事故[1]。除此之外,还有校园中的踩踏安全事件的发生,因为中学上下课时间都是统一的,所以导致很多中学生在下课时会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尤其是楼道容易造成踩踏等安全事故。

(1)中学生违法犯罪行为:此行为会直接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害,若是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会直接降低家长和教师在学校的自身安全感,并对校园生活秩序造成混乱,所以,违法犯罪行为是学校管理的重点所在。在中学生出现违法犯罪时通常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校园霸凌、敲诈勒索,同时还有教师给予学生比较严重的体罚等等;第二种是社会中的人员联合学生所施加的犯罪行为,比如合伙盗窃或者是抢劫等。

(2)中学生的自我心理问题:中学生还未成年,心智不够成熟,所以在自己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若是受到了比较重大的挫折时,没有被教师或者是家长给予及时的正确的引导,有可能会导致中学生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然而有很多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都是因为经历了较为重大的挫折所导致的情绪低迷,自己无法从中走出来,从而产生的自暴自弃的心理情绪,严重的还会导致中学生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

1.2 中学生校园安全问题特点

(1)多样性:中学生校园不安全的因素根源是多样化的,除去中学校园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多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还有就是因为中学校园周围的环境和治安较差,也会引起很多的校园安全问题出现。

(2)校园安全防范的脆弱性:首先,中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是比较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其很难去抵挡外界所存在的侵害,同时,若中学校园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没有做到位,也会让中学生缺少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发安全事故出现。其次,虽然当前社会和学校极为重视安全事故,但是还是有很多中学校园的安防力量薄弱,保安人员大多数都是年龄偏大的人群,并且这些人群也无法意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直接引发潜在校园风险存在,不具预测性[2]

(3)社会敏感性:中学生的安全和每个家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若是出现了校园的安全事故,会直接引发家长和学校的社会舆论,并发酵为社会公共安全事件,严重的还会导致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出现恶化,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并且还有可能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做出报复社会和危害校园的安全事件。

2 中学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策略分析

2.1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系统建设

学校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该工程主要是将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季节性的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安全管理和校园周边的安全管理治理等要素所整合在一起的安全管理系统。首先,需要中学学校建立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并成立相应的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建立一支具有安全管理经验的队伍,要做到在校园中处处有人抓和事事有人管。其次,就是学校需要建立一个家校社一体的安全管理系统,并对学校周边的安全环境进行相应的治理,联合有关部门对有河流的地方给予警示牌的放置,这样可以预防学生出现溺水的安全事故发生。最后就是需要发挥出中学生自我的保护作用,对于校外的学生在交通安全层面的知识进行讲解,要让其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在学校的安全管理中进行补充,起到及时保护和减轻事故的作用。

2.2 加强教师面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的,其若是自己缺乏了一定的安全知识,那么就无法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工作。因此,当前我国中学学校需要重视教师面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培训,并强调对教师的安全事故能力的应急考核,这样可以保证在突发安全事故时,教师可以有序的组织学生逃离,并降低安全事故所带来的人员损伤。

2.3 加强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时,不能限于日常的电子诈骗和抢劫等安全内容,还需要丰富安全教育知识,对有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等安全事故进行全面讲解。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中学生需要对安全教育知识进行学习,并利用。比如,在学校演习突发安全事故时,学生需要将自己所学到的安全措施进行利用,学校应当规范演习的次数,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于安全知识的运用,保障自我生存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中学学校还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中学生进行校园安全教育的针对性教育工作[3]。比如针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安全教育工作过程中,应当让学生了解危险,并让其知道自我的人身安全性;初中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可以让其了解到安全事故所带来的危害,并培养其有效避免受到危险的逃生方法,这样做可以让当前我国中学校园安全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并保障中学生所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技能,保障自我的人身安全。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的全体,在面对很多突发安全事故发生时,是比较弱势的存在。因此,在当前我国中学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中,需要学校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对安全管理系统、对校外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和对校内的安保措施进行优化等;对于安全教育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学生讲解一些突发校园安全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让其了解到人身安全性的重要性,并起到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孙蕾.对学校教育中学生安全教育缺失的反思--评《学生安全教育》[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040(013):P.96-96.

[2]杨杭州.谈农村初中生在校安全管理的措施与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000(001):P.8-8.

[3]陆光丽.学校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方法初探[J].读天下(综合,2019, 000(013):P.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