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护理常规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2
/ 1

脑出血护理常规要点!

覃君华

四川省射洪市人民医院,四川 射洪 629200

脑出血简称为ICH,是一种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也被称为自发性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20%~30%。大约80%患者的出血部位发生于大脑半球,约20%的患者的出血部位位于脑干和小脑。按照出血部位来分,脑出血可以分为基底节区出血、丘脑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室出血七类。而按照病因又可以分为原发性脑出血以及继发性脑出血。脑出血是由于大脑中的血管破裂之后,血液在破口处流出而发生的。病发脑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大多出现脑出血的患者都伴有高血压史,最常见的病因就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另一方面,吸烟、喝酒、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一些潜在的医学风险都是高血压的诱发因素。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年版)统计,我国人群的脑出血并发率为每十万人中就有12~15例脑出血。而且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它常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由此可知,近年来,我国的脑出血并发率以及患病的人数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脑出血病发后如果护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的工作和学习生活,而且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脑出血的常规护理在脑出血患者的恢复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脑出血护理的常规要点有哪些吧!

  1. 呼吸道护理。脑出血的患者很容易伴发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所以呼吸道的通畅及护理是很关键的环节。因为脑出血患者常常伴发昏迷、嗜睡等生理现象,而该类临床表现很容易引起患者机体缺氧。脑出血患者机体缺氧的表现主要是,通过血气分析显示氧合指数小于300mmHg。当患者缺氧时,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手段救治患者,就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这时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呼吸机支持,在呼吸机支持期间需要加强气道的湿化、雾化等,同时需要定期为患者定期翻身、叩背以及雾化、咳痰等处理,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2. 引流管的护理。脑出血患者由于病情的需要,可能会留置胃管、尿管以及头部引流管。脑出血患者如果出血量非常的大,有些患者由于自身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做这种外科的去骨瓣血肿清除,对于这类患者,医生一般也建议采用脑出血置入引流管的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是引流管通过管路将血液引流到外面,以此来减轻血液对颅内组织的压迫。引流管在护理方面一定要注意每天要进行消毒,以免通过感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同时还要注意对护理管的护理,使用之后一定要用碘伏等药物进行消毒,不能过度的拉扯管路,以免使管路偏离方向。此外,尽量不要用手去触碰引流管的管路,以免造成管路的感染。

  3. 生命体征的监测与观察以及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对于脑出血患者,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瞳孔以及格拉斯哥评分变化,如果出现异常,需要立即通知医生,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由于脑出血患者经常卧病在床,所以下肢血液循环较差,很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以在预防方面,患者需要穿弹力袜接受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

  4. 注意加强日常生活管理。在饮食方面,脑出血患者要将“三低饮食”牢记于心,即低脂饮食、低糖饮食、低盐饮食;还要注意清淡饮食,术后患者要适当补充肉类蛋白,比如说鱼肉、鸡蛋、牛奶等,多吃蔬菜与水果。在休息与运动等方面,患者要规律作息,适度地进行散步、慢跑、游泳或者骑自行车等锻炼,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和心脏的整体健康。在生活习惯等方面,脑出血患者要戒烟戒酒、控制糖尿病、避免过度肥胖。

读完本文之后,相信大家已经对脑出血护理的常规要点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脑出血患者们一定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积极接受治疗并且进行科学的常规护理。面对脑出血不要怕,因为脑出血的常规护理要点掌握了,也就意味着我们距离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