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吸入式鼻炎散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3

自制吸入式鼻炎散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

刘永辉

陆军通信训练基地门诊部 河北宣化 075100

摘要:目的:开辟过敏性鼻炎治疗新方法。方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成药方中筛选调配新药方制成极细粉剂鼻炎散,通过鼻腔吸入鼻炎散治疗过敏性鼻炎。结果:35名患者经过治疗,有效率100%。结论:鼻炎散能有效缓解、控制过敏性鼻炎症状。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 new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Methods: from the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new prescription was selected and prepared into Biyan powder. Biyan powder was inhaled through nasal cavity to treat allergic rhinitis. Results: 35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was 100%. Conclusion: Biyan powder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and control the symptoms of allergic rhinitis.

关键词:自制;吸入式鼻炎散;过敏性鼻炎

Key words: self made; inhaled Biyan powder; allergic rhinitis

中国图书分类号:R243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以炎性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有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其主要特点,其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10%~25%,近些年本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过敏性鼻炎基本病理为以组胺为主的多种介质的释放,引起鼻黏膜明显的组织反应,表现为阻力血管收缩致鼻黏膜苍白,或容量血管扩张致鼻黏膜呈浅蓝色、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致黏膜水肿,多种免疫细胞浸润,尤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本病以鼻痒、阵发性连续喷嚏、大量水样鼻清涕和鼻塞为主要特征,根据常见临床症状,结合鼻腔检查可发现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溢满水样分泌物等体征,以及变应原检查的结果,即可正确诊断。目前临床多采用口服或局部使用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但这些药物存在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的缺点,可导致口干、便秘、尿潴留,部分药物甚至引起严重的致命的心脏并发症等风险。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的原因是肺热。古代名医张景岳说:“鼻涕多者,多由于火,故曰肺热甚则鼻涕出。”意思是人的鼻涕多就是由于火,而火又从肺热来,因此流鼻涕的根本原因是肺中蕴热。肺经伏热,邪热循经上凌鼻窍,可致鼻痒、喷嚏连连;肺经伏热,肃降失职,不能通调水道,水液泛滥则致鼻流清涕不止。临床表现为狂嚏不止,对寒冷的刺激较敏感,鼻涕清淡稀如水。鼻粘膜可有充血现象。一旦接触到粉尘气味如香烟等刺激时,即可马上发作。肺经伏热,上凌鼻窍,禀质过敏,欲令嚏息涕止,治当清肺经伏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所用鼻炎散定名为芩风鼻炎散,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筛选出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宣肺消肿等中药成方,并重新加减组合,配制而成。

芩风鼻炎散已经用于临床治疗18个月,共治疗病人35人,年龄18岁~55岁,女8人,男27人,

芩风鼻炎散配方为黄芩、防风、白芍、麻黄、人工牛黄、菊花、白芷、栀子、黄柏、大黄、地黄、黄连、赤芍、甘草、薄荷、荆芥穗、川芎、连翘、当归、桔梗、白术(炒)、芒硝、石膏、滑石、冰片,将每种中药饮片磨粉过250目筛,准确称重如下,黄芩37克、防风6克、白芍6克、麻黄6克、人工牛黄1克、菊花20克、白芷8克、栀子28克、黄柏5克、大黄46克、地黄32克、黄连8克、赤芍8克、甘草29克、薄荷21克、荆芥穗11克、川芎14克、连翘31克、当归31克、桔梗20克、白术(炒)3克、芒硝6克、石膏52克、滑石36克、冰片1克,混匀后装入小瓶(3克/10ml瓶)内备用,使用时在手掌振荡3次,迅速打开瓶盖,堵住一侧鼻孔用另一侧鼻孔轻轻吸入,然后再振荡3次后与上反之操作。

配方中各药的作用:

黄芩,性味: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其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血热吐衄,痈肿疮毒。[2]

防风,性味: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其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2]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其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2]

麻黄,性味:辛、味苦,温;归肺、膀胱经。其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2]

人工牛黄,性味:甘,凉;归心,肝经。其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定惊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痰热谵狂,神昏不语,小儿急惊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2]

菊花,性味: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其具有散风清热,平肝名目,清热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2]

白芷,性味: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其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渊,牙痛,疮疡肿痛。[2]

栀子,性味: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其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2]

黄柏,性味:苦、寒;归肾、膀胱经。其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疽尿赤,盗汗,疮疡肿毒,湿疹湿疮。[2]

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其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魈,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水肿。[2]

地黄,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其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2]

黄连,性味: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其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2]

赤芍,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其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2]

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其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2]

薄荷,性味:辛,凉;归肺、肝经。其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胸胁胀闷。[2]

荆芥穗,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其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2]

川芎,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其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胸胁刺痛,头痛,风湿痹痛。[2]

连翘,性味: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痈疽,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2]

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其具有补血活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风湿痹痛,痈疽疮疡,肠燥便秘。[2]

桔梗 ,性味:苦、辛,平;归肺经。其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膏哑,肺痈吐脓。[2]

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其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2]

芒硝,性味:甘,平;归肺、肝、大肠经。其具有润燥通便,养血祛风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肠燥便秘,皮肤干燥,瘙痒,脱发。[2]

石膏,性味:甘、辛,大寒;归肺、胃经。其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2]

滑石,性味: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其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2]

冰片,性味: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其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神昏痰厥惊痫,暑湿蒙蔽,目赤肿痛,疮痈疳痔。[2]

根据中医脏象理论,鼻为肺的开窍之处,肺位居胸中,与心同居膈上,上连气管、喉、鼻直接与自然界之大气相通,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肺的生理功能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侵袭人体,尤其是风寒邪气,多首先入肺而导致肺卫失宣、肺窍不利等病变,由于肺与皮毛相合,所以病变初期多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等肺卫功能失调之候。肺为清虚之体,且居高位,为诸脏之华盖,百脉之所朝,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六淫外邪侵犯人体,不论是从口鼻而入,还是侵犯皮毛,皆易于犯肺而致病。他脏之寒热病变,亦常波及于肺,以其不耐寒热,易于受邪,“其性恶寒、恶热、恶燥、恶湿,最畏火、风。故曰:“肺为娇脏,所主皮毛,最易受邪”。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结构的完整为机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精微物质。肺朝百脉,脉的生理功能与肺、肝、脾等有密切关系。若肺、脾、肝的功能失常,则可导致脉络损伤,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而形成出血、血瘀之候。 肺合皮毛,皮毛上的汗孔有呼吸吐纳之功,故又称汗孔为玄府。“凡人之气,由口鼻呼吸出入者,其大孔也;其实周身八万四千毛孔,亦莫不从而嘘嗡(呼吸吐纳之意)。“遍身毛窍,俱暗随呼吸之气以为鼓伏”。

方中诸药合用调和五脏六腑,益于养气利肺,宣发肃降,清热泻火,散风止痛,解表通里,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内有蕴热,头脑昏晕,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等症。

1.2方法

35人均有流清涕、鼻痒、鼻塞,稍有气味刺激、身体受凉或早晨起床后就会打喷嚏十几次,鼻涕量增多,持续时间在数周甚至数月以上,春夏秋为发作期,鼻腔检查可见黏膜水肿,水样分泌物,均被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患者。

把装有芩风鼻炎散的药瓶振摇后,拧开瓶盖迅速靠近鼻孔,堵一侧闻一侧,然后再振摇后与前相反闻之,每天用药3~4次,鼻腔吸入鼻炎散后,药粉颗粒直达鼻腔黏膜发挥作用,并经吸收入血而疏风解表,清热泻下,从而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

2结果

其中33人用药3天后鼻塞、鼻痒减轻、流涕量及喷嚏次数明显减少,5天后神清气爽鼻腔和正常时候几乎无差别,完全摆脱西药的依赖,偶尔鼻痒时只使用此药即刻缓解,2人症状较之前明显减轻,有效率100%。而且治疗过程中发现身体受刺激将要打喷嚏时迅速闻下此药,能即刻抑制住喷嚏、流涕发作。

3结论

纯中药制剂芩风鼻炎散能有效缓解、控制过敏性鼻炎症状,它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成药配方里,筛选调配而成,用量完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无毒副作用。

过敏性鼻炎与季节性空气中花粉浓度有较大关系,还和个人体质有关,可用药物控制症状,但尚无法根治,能使症状得到良好控制的药物即为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孙虹,张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06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394




作者简介:刘永辉,男,1975年10月出生,2001年7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学士

工作单位:陆军通信训练基地门诊部耳鼻咽喉科 职称: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