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中综合护理干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中综合护理干预探究

郭贞

山西省肿瘤医院 030013

摘要:我国颈椎病等颈椎疾患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需要手术治疗的例数也越来越多。颈椎前路手术可以直接将椎间盘及后方骨赘对脊髓的压迫解除,减压效果彻底、椎体骨性融合良好,对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的正常维持效果确切,因而目前其已经成为治疗颈椎疾患最常见手术方式。但是另一方面,颈部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加上术中使用内固定器械等因素的影响,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也越来越多。临床上早已公认科学规范的护理对取得理想手术效果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促进其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旨在为临床上颈椎前路手术患者规范护理措施的建立提供依据。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综合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番禺区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23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原发病为颈椎病;(3)有手术治疗指征,病变部位C3~7,入路为前入路。排除标准:(1)其他类型颈部疾患手术治疗及非前入路的手术患者;(2)合并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严重骨质疏松、恶性肿瘤的患者;(3)妊娠期患者及哺乳期患者;(4)合并各类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沟通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60ecec063fe50_html_40ccf41a3cdbb39c.jpg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术前健康宣教、术后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的观察以及其他基础护理措施,出院前及出院后每月随诊时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建立起系统的干预方案,分为术前和术后两部分组成。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术前准备,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康复指导,尤其是加用延续性护理。具体措施:(1)心理护理:由于颈椎疾病患者常常存在头晕、颈背疼痛、肢体无力等症状,加之到了陌生的医院环境,以及对手术过程、术后并发症存在不同程度担心、恐惧,因而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耐心沟通,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消除患者的疑虑,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及理解程度等差异,详细介绍疾病本身的知识以及颈前路手术治疗的目的、手术大体步骤、术后注意事项等,进一步使患者从容地面对手术;同时介绍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和内容,使患者对手术治疗疗效有较为全面的了解。(3)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及确保患者可以在床上进行大小便的锻炼,同时进行体位训练等。术前禁食8 h,禁饮4 h,并进行备皮等术前准备。(4)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护:协助医生将患者的颈部固定于正常位置,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有无咳嗽咳痰,能否咳出。(5)伤口护理:首先需要对伤口进行评估,内容包括伤口位置、大小、颜色、肿胀程度、引流管引流量、颜色、性质等情况,以及伤口疼痛及压痛感、有无敷料渗血渗液等,如有及时换药,嘱患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若伤口出现异常,如敷料渗血渗液,伤口红肿热痛,缝合线脱落等,立即报告医生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处理。(6)康复指导和延续性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且对患者颈部活动范围进行严格的限定,指导佩带颈托固定的患者进行握拳和扩胸活动。患者出院后第一周和出院后每个月进行电话回访,嘱患者颈托固定需持续3个月,让患者注意颈部保暖,不要持续保持坐立姿势。术后严禁饮酒、吸烟,饮食要清淡,多进食瘦肉、蛋类和水果、蔬菜等。同时询问患者的功能锻炼情况,及时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并确保其每个月回医院门诊复诊。总的干预周期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伤口愈合时间、颈部血肿及伤口感染情况、住院时间等。患者出院时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该问卷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术后3个月进行生活质量评价,评价工具选择《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文版(SF-36量表)》,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PF)、活力(VT)、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及精神健康(MH)等8个维度、每个维度为0~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颈部血肿、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60ecec063fe50_html_75e5efabb5cd0392.jpg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F-36量表综合评分及PF、VT、RP、BP、GH、RE、SF、MH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F-36量表评分比较

60ecec063fe50_html_314e65d235ca00e3.jpg

3 讨论

颈椎前路手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即已被临床应用,目前该技术在颈椎疾患如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管狭窄、颈椎肿瘤治疗中的效果已经得到公认。颈椎前路手术的优点主要在于可以快速解除神经压迫、且能够进行植骨融合等优点;另一方面,颈椎前路手术具有切口小、较少的剥离周围软组织、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等优点。但是由于颈部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手术切口的位置也较深,且术中常需要植入内固定器械或假体,部分患者存在术后颈部血肿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进而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浅部的感染往往应用抗生素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深部的感染则有可能引起食道瘘甚至椎管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或者病情进展可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重视护理干预对促进手术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作用。

综上所述,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疾病的可靠手段,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可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柯尊华,王静怡.颈椎病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 2014, 35(1):62-64.

[2]章波,唐龙,杨波,等.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三种手术方法的初期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5, 23(1):5-11.

[3]程俊杰,李璐兵,谢江,等.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 31(3):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