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心理疏导的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慢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心理疏导的应用效果研究

李雪娟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31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心理疏导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慢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心理疏导,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出院时,观察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慢性心肌缺血患者不良情绪,可促使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心肌缺血;心理疏导;不良情绪;心绞痛发作次数


慢性心肌缺血为临床常见疾病,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1],其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多数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多,尤其是不了解心理因素及日常生活中的因素可能会加重心肌缺血,且部分患者会产生过度担忧、焦虑情绪,影响疾病治疗[2]。我科近年来尝试为此类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作用明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6例慢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男、女为23例、15例,平均(46.98±5.67)岁;观察组男、女为22例、16例,平均(46.88±5.54)岁;患者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情同意,排除存在恶性肿瘤、严重器质性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等患者。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卫生,提醒患者遵医嘱用药,对病情监测,展开健康教育,提供科学饮食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心理疏导:(1)热情接待:在患者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耐心讲解医院管理制度,介绍生活设施。在每日护理中,主动和患者加强沟通,鼓励患者随时提问。(2)心理状态评估:在每日的沟通中,通过患者讲述了解其心理状态,同时结合家属的反馈与护士的观察,分析患者是否存在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悲观等)。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通过进一步分析与了解,总结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为心理疏导做好准备。(3)心理疏导: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类型,运用心理学知识与沟通技巧,帮助患者减轻不良情绪。如对悲观患者,说明疾病的可治疗性、配合方法,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对过度焦虑的患者,多讲解成功治疗的案例,邀请成功治疗的患者来“现身说法”,宽慰患者。(4)自我疏导:主动为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疾病的不良影响,教会患者在不良情绪出现时,通过听音乐、读报读书、与人交流等方式及时转移注意力。

1.3观察指标

(1)在入院时、出院时,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3]评估患者不良情绪,分值越高,不良情绪越严重。(2)统计患者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正态分布)以(60eced3e20406_html_c4f81b1e424aabaf.gif ±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60eced3e20406_html_5c5682b145328929.gif 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不良情绪评分

入院时两组SAS、SDS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时,观察组两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60eced3e20406_html_c4f81b1e424aabaf.gif ±s,分)

组别

SAS

SDS


入院时

出院时

入院时

出院时

对照组

56.32±4.18

49.62±3.18

58.51±3.69

50.23±4.11

观察组

56.41±5.07

45.65±2.87

58.49±4.12

46.71±4.05

t

0.084

5.713

0.022

3.761

P

0.466

0.000

0.491

0.000

2.2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

入院时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时,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60eced3e20406_html_c4f81b1e424aabaf.gif ±s,次/d)

组别

入院时

出院时

t

P

对照组

5.63±1.27

3.64±1.20

7.021

0.000

观察组

5.71±1.41

0.57±0.13

22.377

0.000

t

0.260

15.679



P

0.398

0.000



3 讨论

慢性心肌缺血为老年人好发疾病,起病隐匿,一经诊断,很多患者会感觉难以接受,常会表现出诸多不良情绪,这种负面情绪长期存在,会导致患者依从性下降,同时情绪低落也会诱发一些并发症[4]

近年来,我科在为慢性心肌缺血患者诊治期间,尝试着重加强心理疏导,首先通过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之后通过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引导患者调节自身情绪,来减轻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对延缓疾病进展有重要帮助。心理疏导的实施可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怀,增强其治疗信心,同时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这对患者心绞痛症状的缓解有重要帮助。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时,观察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可见心理疏导的巨大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慢性心肌缺血患者不良情绪,可促使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倩, 万芳艳, 信晓燕,等. 以循证理念为指导的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内科, 2018, 013(001):120-122,146.

[2]何雯雯, 贾婉宁, 张念荣,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18例[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8,32(6): 337-338,343.

[3]李佳. 心理疏导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 2020, 010(003):150.

[4]司晓芳. 强化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 2018, 025(010):1188-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