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老年人平衡能力相关因素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影响老年人平衡能力相关因素的分析

屈国辉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 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了解影响老年人平衡能力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某地区20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2020年6月),收集老年人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参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将200例研究者分为良好组(n=100)、较好组(n=50)、差组(n=40)、很差组(n=1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平衡能力相关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运动情况、心血管疾病、视觉系统疾病等为老年人平衡能力因素。结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运动情况为影响老年人平衡能力的主要因素,临床需加强对此类因素的管理,还需结合医疗、生活环境等外在因素,从多方面入手对跌倒进行预防。

【关键词】老年人;平衡能力;相关因素;运动情况;心血管疾病


平衡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不仅可维持身体姿势,亦为进行多种活动的关键因素,一旦平衡能力失调可引起跌倒等不良事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据悉跌倒是导致老年人残疾、死亡的关键因素,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1/4至少经历过1次跌倒,1/5因跌倒发生严重损伤,但该事件可通过科学手段预防,其中老年人平衡能力受损是跌倒的高危因素,为明确影响老年人平衡能力因素,本文于2020年1月-2020年6月遴选20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展开因素分析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遴选200例老年人研究,其中男/女=112/88,年龄60-82岁,均值(7052±8.62)岁。

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者;②有自主意识可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③研究者及其家属知晓研究目的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可正常行走或借助辅助设备行走者[2]

排除标准:①严重慢性疾病者;②严重认知、精神、意识障碍者;③自愿退出本次研究者;④急慢性发病者;⑤长期卧床无法行走者[3]

1.2方法

通过面对面询问等方式进行现场调查,参考Berg平衡量表(BBS)测定其平衡状态,共14项,每项分值0-4分,得分越高平衡能力越佳[4]

采集200例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运动情况、心血管疾病、视觉系统疾病等基础资料。

参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将200例研究者分为0分为良好组(n=100)、1-4分为较好组(n=50)、5-16分为差组(n=40)、17-24分为很差组(n=1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P值表示检验结果。

  1. 结果

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运动情况、心血管疾病、视觉系统疾病等为老年人平衡能力因素,详见表1。

表1:影响老年人平衡能力相关因素[n(%)]

因素

良好组(n=100)

较好组(n=50)

差组(n=40)

很差组(n=10)

60ecfbd77c5fc_html_709a2c930081ed66.gif

P

95%CI

年龄

60~

60(60.00)

14(28.00)

10(25.00)

3(30.00)

41.080

0.000

1.61-.62

70~

30(30.00)

26(52.00)

10(25.00)

3(30.00)

80~

10(10.00)

10(20.00)

20(50.00)

4(40.00)

性别

46(46.00)

30(50.00)

29(58.00)

7(70.00)

9.589

0.022

2.02-6.71

54(54.00)

20(40.00)

11(22.00)

3(30.00)

体重指数

<24.0kg/m2

62(62.00)

28(56.00)

15(37.50)

4(4.00)

7.823

0.049

1.21-2.62

≥24.0kg/m2

38(38.00)

22(44.00)

25(62.50)

6(6.00)

运动情况

71(71.00)

40(80.00)

12(30.00)

3(30.00)

32.303

0.000

1.35-5.62

29(29.00)

10(20.00)

28(70.00)

7(70.00)

心血管疾病

22(22.00)

15(30.00)

28(70.00)

6(60.00)

32.034

0.000

1.42-5.91

78(78.00)

35(70.00)

12(30.00)

4(40.00)

视觉系统疾病

31(31.00)

22(44.00)

23(57.50)

6(60.00)

10.314

0.016

1..32-4.62

69(69.00)

28(56.00)

17(42.50)

4(40.00)

3.讨论

结果显示:80岁以上、男性、体重指数≥24.0kg/m2、不运动、患心脑血管疾病及视觉系统疾病等为影响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关键因素,分析: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生理功能退化,包括骨骼肌质量、力量下降等,导致其行动迟缓维持平衡能力下降;本文研究发现男女平衡能力之间存在差异,但有部分资料显示不同性别不会影响平衡能力,鉴于此后期需优化研究设计方案,旨在明确影响平衡能力的关键。体重指数≥24.0kg/m2会出现体重过重等情况,增加肢体负重,从而出现机体失衡情况,而心脑血管疾病及视觉系统疾病会导致平衡功能下降,增加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而长期运动者平衡能力、下肢肌力可得到维持,因此该因素为老年人平衡能力保护因素[5]

综上,80岁以上、男性、体重指数≥24.0kg/m2、不运动、患心脑血管疾病及视觉系统疾病等为影响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关键因素,临床在跌倒预防中需加强对上述因素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艳兵,王勇,李文博,等.花样抖空竹对农村老年女性平衡能力、下肢肌力和跌倒风险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22):4784-4787.

  2. 冯晓念.动作发展视角下老年人动作技能的增龄变化及影响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9):4248-4252.

  3. 平敬东,刘庆华,王玉群,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平衡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2020,32(10):1041-1044.

  4. 宋倩,张文杰,陈梅香.居家老年高血压人群跌倒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7):3777-3782.

  5. 梁梅,胡才友,吕泽平,等.影响社区老年人平衡能力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0,18(03):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