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唐孔萍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一医院 , 湖南省 常德市 415000

摘要:目的:针对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基础组和观察组,基础组患者行常规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代温灸膏穴位敷贴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基础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的改善水平也显著优于基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温通经络,散寒行气活血,具有优良的干预效果,值得退推广。

关键词:代温灸膏;穴位敷贴;肩周炎;治疗效果

肩周炎又叫五十肩,冻结肩,该病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可为肩关节僵硬,无法抬高手臂,转动肩部时会出现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部分患者三角肌、冈上肌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肌萎缩[1]。临床中代温灸膏已逐渐成为肩周炎最常用的中药膏药,其对该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次研究针对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的实际效果进行探究,具体报道见下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基础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39例患者。基础组患者年龄在47岁至78岁间,平均年龄在(61.57±1.36)岁,病程2个月至4年,平均病程(1.34±0.15)年;观察组患者年龄在46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1.36±1.45)岁,病程1个月至4年,平均病程(1.42±0.23)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对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岁至80岁之间;③同意并能够全程积极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其他病变引发的肩部疼痛或功能受损;②合并颈椎类疾病、骨结核、骨质疏松和风湿性关节炎;③合并严重其他器官疾病或恶性肿瘤;④对本次研究的药物过敏;⑤意识障碍或精神不良。

1.2方法

基础组患者行关节松动术保守治疗,根据患者肩关节的实际疼痛和功能障碍情况,选取Ι、Ⅱ两种手法进行处理,包括上举进级、关节牵引等,若患者情况较为严重,则采取Ⅲ、Ⅳ级处理方式,包括松动肩胛骨、侧向旋动等,每天1次,每次坚持15分钟。坚持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代温灸膏穴位敷贴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措施为:取穴:1组:肩井、肩髃、天宗、臂臑。2组:肩贞、膏肓、手五里、阿是穴。两组穴轮贴。3小时换药1次,每日2次,10次为1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判断标准:若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改善程度≥90%,且疼痛基本消失,则治疗显效;若患者的肩功能改善水平在45%至90%之间,疼痛有所减轻,则治疗有效;若患者的肩功能改善水平低于45%,且疼痛没有减轻,则治疗无效。

1.3.2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CMS)对患者的肩关节改善水平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高表示肩功能改善效果更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总分10分,分数高表示疼痛剧烈。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对比,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²和t检验,以例和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差异大则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基础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表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基础组

10(25.64)

13(33.33)

16(41.03)

23(58.97)

观察组

15(38.46)

20(51.28)

4(10.26)

35(89.74)

t

-

-

-

9.824

p

-

-

-

<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改善水平

观察组患者的CMS评分明显高于基础组,且VAS评分显著低于基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肩功能改善水平对比表

组别

总例数

CMS

VAS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基础组

39

28.40±5.27

56.39±8.14

5.17±0.77

3.46±0.56

实验组

39

28.07±5.81

73.31±11.70

5.39±0.48

1.24±0.25

-

0.3747

9.2604

0.2281

9.0426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五旬之人,正气不足,营卫渐虚,如局部感受风寒,或劳累闪挫,易致气血阻滞而成肩痹。肩痛日久,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以致患处肿胀黏连,最终导致关节僵直,肩臂不能举动。肩周炎在中医学中属于肩痹范畴,符合中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理论,主要治则为祛寒除湿,行气活血。《医学入门》云:“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灸法也在不断创新,代温灸膏是将传统灸法与现代薄贴技术有机结合,不但使用简单,而且热效应高而持久,辨证穴位敷贴,确能起到温通经脉、散寒镇痛、调和气血之功,本品对风寒阻络所致的痹痛,四肢关节冷痛有良好的作用,代温灸膏能促进人体气血运行,使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得以濡养,患者贴至局部发热后,疼痛缓解[2]。天宗穴是治疗肩周炎的常用穴位。肩髃穴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膏肓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对于肩胛疼痛具有非常好的疗效,肩贞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云:“治风痹、手臂不举、肩中热痛。”是治疗肩周炎的常用穴位之一。而两组穴位的设置能够让两组穴位交替贴敷,不仅可以起到温通经络,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而且可以避免长时间代温灸膏过多穴位贴敷引起的不适[3]

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显示了该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疼痛症状和功能活动,对松解局部组织的黏连有促进意义,并且可以避免一些患者因晕针而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并且可以起到类似灸法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俞容辉,李俐.中医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02):28-30.

  2. 韩伟.中药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风寒湿痹证45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06):59-62.

  3. 李雪松,刘颖,董必文,王静,杨波,杨仙雨,陈以丽.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20,22(1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