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成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小切口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成效观察

任建华

重庆市万州区九池乡卫生院 404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疝气采用不同手术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抽取医院收治的102例小儿疝气患者展开临床研究,依循双色球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51例)、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51例),获取两组手术疗效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术后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有效,且手术、术后情况更为理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手术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小儿疝气;小切口微创手术;传统手术;手术指标;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

小儿疝气是常见儿科疾病,但具有较高发病率,并且会对患儿健康发育、正常生长造成不良影响,需在第一时间进行对症治疗[1]。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小儿疝气,但是用于小儿疝气的手术方案较多,如无张力疝修补术与有张力疝修补术,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不同手术具有不同的效果,但患儿年龄普遍较小,机体功能尚未发育正常,机体器官尚未成熟,体质状态较差,手术耐受性比较低[2]。所以,临床治疗疾病,必须考虑到患儿的综合情况,科学选择手术方案。本研究主要对比不同手术在小儿疝气治疗中的效果,详见下文。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抽取医院收治的102例小儿疝气患者展开临床研究,依循双色球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男48例、女4例;年龄2-6岁(4.32±1.19)岁;病程1-7月(4.36±2.19)月。观察组男46例、女6例;年龄2-6岁(4.31±1.14)岁;病程1-8月(4.67±2.32)月。两组基础数据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传统手术):气管插管全麻,平卧,给予软枕垫臀部。麻醉起效后,在腹部横纹下方制作一个长度在40-50mm的切口,对皮下组织与肌肉组织进行钝性分离,探查并切开疝囊,将疝囊容物放回原本部位。钝性游离疝囊到疝囊颈,可见腹膜外脂肪后,进行高位结扎。若无出血以及渗出现象,则需缝合手术切口,进行妥当包扎,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组(小切口微创手术):气管插管全麻,仰卧,在小毒经放在患者的腹股沟韧带部位,在腹部横纹下制作一个长度在10mm的切口,对皮下组织与肌肉组织进行钝性分离,充分暴露腹外斜肌腱膜,分离睾丸肌、精索外筋膜(女性是子宫圆韧带),将疝囊切开并剥离,然后进行电凝止血处理,复位睾丸、精索位置,确定无渗出与出血后,缝合手术切口,在切口皮肤覆盖无菌贴,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1. 手术指标、术后指标: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有切口感染、阴囊水肿、鞘膜积液与疝复发。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指标分析

观察组手术指标、术后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一。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指标分析

组别

例数

手术持续时间(min)

手术切口长度(cm)

术中失血量

(ml)

切口愈合时间(d)

术后住院时间(d)

观察组

51

14.87±2.54

1.21±0.20

4.35±0.76

2.45±0.34

2.34±0.31

对照组

51

27.13±2.87

4.16±0.36

7.98±0.88

7.82±0.69

7.44±0.74

t值

-

12.113

10.324

8.334

10.324

9.447

P值

-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分析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水肿、鞘膜积液与疝复发)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二。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分析(n/%)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

阴囊水肿

鞘膜积液

疝复发

合计

观察组

51

0

2

1

0

3(5.88%)

对照组

51

1

5

2

1

9(17.65%)

X²值

-

-

-

-

-

13.223

P值

-

-

-

-

-

0.001



讨论

有调查数据[3]指出,小儿疝气以单侧斜疝为主(占95%左右)。因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所以外科手术是疾病首选治疗方案。小儿斜疝多因腹内压过高,腹壁肌组织能力较差,所以导致疾病形成。疾病发生后,患儿哭闹、站立或是排便均会升高腹内压力,腹腔脏器会扩大疝环并进入疝囊。发生弹性回缩后,疝环组织中的内容物会进入人体腹腔中,继而形成嵌顿。长时间嵌顿,会增加内容物的水肿程度,导致内容物丧失柔软性,会发生为内容物缺血性坏死,继而对患儿身心健康、健康发育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所以,确诊小儿疝气后,必须提升对疾病的重视,积极进行治疗。

传统外科手术采用高位结扎方法,达到治疗目的。但人体腹直肌切口比较长,手术造成的切口比较大,术中出血量比较多,术后恢复速度明显更缓慢,且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比较高[4]。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微创手术成为临床治疗小儿疝气的新选择。小切口微创手术可有效缩小手术切口,可改变患儿的切口位置,减轻外科手术对患儿机体造成的严重损伤。再者,手术充分考虑到婴幼儿的生理特点(腹股沟短),可在外环口进行充分分离,进行高位结扎。再者,手术切口较小,形成的疤痕不明显。手术出血少,安全性更高,对患儿的手术耐受性要求更低[5]。本研究结果指出,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指标、术后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明显更优。

由上可知,小儿疝气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华,李靖. 小切口微创手术用于小儿疝气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5):67,69.

[2]张荣涛.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74):19,28.

[3]王光兵. 小儿疝气给予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对比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86):95,97.

[4]安红军.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 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1):1975-1976.

[5]闫海鹏. 传统手术、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6):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