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临床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分析

代桂琴

蒲江县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1630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取扑克牌花色抽签法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为3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性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观察记录两组日常管理工作的效果。结果:经管理,观察组的工作积极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操作能力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过去医院常用的护理管理工作相比,临床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显然更能提升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提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临床实践中的操作能力。

【关键词】分层级护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在疾病的治疗与护理阶段,护理质量的高低确实会对治疗效果以及预后产生深远的影响,故而院方不能只注重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与质量,更要对护理人员及团队的护理工作提出严格的工作要求[1-2]。目前,为了可以提高医院日常工作中的质量与效率,院方应当思考如何科学、系统地配置护理资源,明确护理人员的权限与职责,不断优化、提高护理工作的成效。本次研究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临床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取扑克牌花色抽签法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为30名。本次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为21~49岁,平均年龄为(32.36±4.66)岁,观察组年龄为20~48岁,平均年龄为(33.62±4.54)岁。两组间一般资料等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工作:由护士长对各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详细点评,并根据负责辖区内患者群体的实际情况以及科室特点对护理方案进行个性化设计,同时要做好排班工作。

观察组应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①划分出护理人员的层级。根据相应的护理要求,按照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年限、职称与学历情况,设立出不同的层级岗位,大致可分为助理护士、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专科护士等岗位,其层级主要分为N0~N4五个层级;②明晰每一个层级护士的工作职责。初级责任护士(N2、N1):在为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提供诊疗与护理工作时,N21级护士主要负责开展全面的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工作,同时还应当确保临床护理服务是连贯的、系统的,必须确保整体的医疗护理质量。N1级护士的主要责任就是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与记录,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技能,为患者实施基础性的生活护理服务,同时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他们缓解焦虑、紧张及恐惧等负面情绪。高级责任护士(N3、N4):作为高级责任护士,不仅仅要完成责任护士需要完成的任务,还应当对危重患者、疑难患者开展病情护理管理,并与护士长一起开展护理质量的管理监督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参与到健康教育、护理会诊、护理查房以及出院随访等工作中。助理护士(N0):作为助理护士应当完成非技术性、基础性的护理工作,积极配合好上级护士开展相应的治疗与检查工作。

    1.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护理人员的临床管理效果,主要包括了工作积极性评估、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评估、临床操作能力评估,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工作质量评估表,每项总分为100分,评分越是高则说明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越是强。

    1.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60ed10d48564a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经管理,观察组的工作积极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操作能力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估对比(60ed10d48564a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分)

组别

工作积极性

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临床操作能力

对照组(n=30)

69.36±2.54

69.57±5.26

70.79±5.65

观察组(n=30)

89.49±2.65

85.69±5.19

89.15±5.51

t

30.037

11.949

12.742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与过去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分层管理模式提倡各归其位、各司其职,最大程度的将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能力发挥出来,因此在正式的护理工作开始前,会先根据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对其进行结构分层,然后再根据层次结构上的不同安排他们接受相应的培训,并将其安排在适合的岗位上,并通过定期、定向的日常培训提升他们的工作质量与能力,更好的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

在分层管理模式中往往都会按照N0~N4的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区分,而划分后的培训更能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比如高级责任护士不仅仅要在专科护士或者护士长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临床护理任务,还要接手管理危重及疑难等患者,对高级责任护士而言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斗志,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找准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4]

综上所述,与过去医院常用的护理管理工作相比,临床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显然更能提升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提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临床实践中的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玲莉,王芹.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级管理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9,025(005):36-37.

[2]何玉超.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级管理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分析[J].健康之友,2019,000(012):201-202.

[3]李秀霞,杨丽明,刘秋萍.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泌尿外科护理管理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9, 016(004):68-69.

[4]任丽珊.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影响[J].家庭医药,2019,000(004):3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