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SAS、SDS评分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人性化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 SAS、 SDS评分的影响分析

裴羚鸿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北京 100000


【摘要】目的:观察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后其SAS、SDS评分受到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进行轻度脑外伤手术的60例患者,以便利抽样法分组,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组间对比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组间对比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Barthel指数,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再次对比,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Barthel指数均发生明显变化,且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其负性心理状态并促进其生活能力恢复。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轻度脑外伤手术SAS评分SDS评分影响


轻度脑外伤是由外力引起的轻度脑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昏迷或脑震荡等症状,部分患者的运动和感觉会出现异常,受此影响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预后而产生负性情绪,而负性情绪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会给患者的术后康复带来妨碍,使患者预后不佳[1]。常规护理不注重心理护理,对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效果有限,为了使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临床需要为患者进行更加完善的护理,而人性化护理正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本文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进行轻度脑外伤手术的60例患者,试观察人性化护理对患者产生的影响。

1 方法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进行轻度脑外伤手术的60例患者,以便利抽样法分组,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1岁~71岁,平均(46.38±11.28)岁;车祸致伤14例,高空坠落11例,重物击打5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2岁~70岁,平均(46.32±11.34)岁;车祸致伤16例,高空坠落12例,重物击打2例。将平均年龄、致伤原因、男女例数等纳入组间对比,P>0.05,两组之间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营造良好的病室环境,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合理安排饮食;进行脑外伤手术相关知识和预后的健康宣教;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和术中医护配合;做好术后生命体征监测。

研究组给予人性化护理:(1)健康宣教:术前借助视频或图片向患者讲解手术室环境、手术的流程、可能的预后结果。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以免手术过程中饮过度紧张而产生应激反应。若患者有疑问,应及时给予详细解答。当然,还可以邀请成功患者回院讲述体会,以提高患者信心和配合度。(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为过度紧张患者转移注意力,或通过指导其深呼吸、闭目冥想来调节自身情绪。(3)术中配合: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调节温湿度与光照度以使其感到舒适,调低仪器声音以避免其受惊。巡回护士全程陪伴患者并观察其神情,通过语言或肢体接触来鼓励患者。(4)术后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表现,告知患者应充分卧床休息,确保营养摄入充分。

1.3 观察指标

组间对比如下指标:(1)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以SAS自评量表、SDS自评量表评估,2个量表均有20个条目,根据症状从轻到重依次计1~4分,计算总分,乘以1.25,再取整,所得标准分越高,焦虑、抑郁的程度越严重[2-3]。(2)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该指数可用于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高低,涉及的评估项目共有10项,分别为洗澡、吃饭、穿衣、修饰、如厕、大便、小便、上下楼梯、转移、步行,满分100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强[4]

1.4 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资料的处理均使用软件SPSS-19.0,数据类型分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两类,表现形式分别为n(%)和(x-±s),检验分别使用卡方值(χ2)和t值。若P值在统计学计算后为<0.05,则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组间对比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Barthel指数,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再次对比,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Barthel指数均发生明显变化,且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见下表。

1 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Barthel指数的对比(x-±s

分组

SDS评分(分)

Barthel指数(分)

SAS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n=30)

57.34±9.28

37.28±4.43

58.27±5.80

77.26±7.67

55.65±7.89

31.47±5.17

对照组(n=30)

57.11±9.09

45.99±6.24

58.38±5.68

65.71±6.45

55.48±7.76

46.64±6.11

t

0.097

6.234

0.277

6.313

0.084

10.381

P

0.923

0.000

0.783

0.000

0.933

0.000

3 讨论

轻度脑外伤通常是突然发生,患者突然受到损伤,出现不适症状,感觉和运动能力受到影响,非常容易因为担心预后而产生紧张、悲观等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对手术治疗效果带来影响,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常规护理对促进脑外伤减轻有积极作用,但对患者不良情绪影响有限;而人性化护理以患者作为服务的中心,为患者提供包括社会、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的人文关怀,其从患者入院起便对其生理和心理进行了干预,可以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程度,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故可以确保治疗与护理更加顺利的开展,最终也会给患者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见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正可以证明以上论点。

结语: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可以对其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自理能力产生非常显著的改善效果,其临床应用价值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徐金凤.人性化护理在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4):140+142.

[2]陈超丽.人性化护理在轻度脑外伤手术中的患者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8):156-158.

[3]李燕玲,贺倩,王燕,等.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05):947-949.

[4]王书平,王晓青.人性化护理在轻度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09):169-171.

作者简介:裴羚鸿,女,1997 年 6月生,河北迁安人,最高学历:大专,研究方向:神经外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