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德育教育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学前教育中德育教育路径探析

郭雨

和林格尔县第二民族幼儿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00



摘要:学前教育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初期阶段,但幼儿在这个阶段中辨识能力不强,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在品德塑造方面需要及时引导。由此,在构成幼儿优良个性的过程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便凸显而来。本文主要探讨了学前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具体路径,旨在推动我国幼儿教育更好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德育;关键点

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幼儿园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道德素养,从而使幼儿以高尚道德素质规范自身行为,对幼儿未来具有重要影响。

1幼儿园德育教育现状

幼儿园德育教育是教师关注的难点问题,主要是幼儿年龄小,对德育知识吸收效率低,加之教育改革进程加速,教育方法较为多样,幼儿园教师无法选择适合学生的德育教育模式。对此,教师应当关注与家长合作,同步展开德育教育,在多样化教育模式下,对幼儿品德进行熏陶,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目前,幼儿教育中依旧涌现出较为典型的问题,对幼儿德育教育进展造成影响。比如,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学习主动性不强。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较为活跃,教师无法有效对幼儿进行管理,部分幼儿园教师并未关注幼儿想法,一味传输德育知识,将各类德育知识灌输给儿童,儿童整体吸收过程较为被动,主动接受德育教育的意识不强,导致德育教育效率不高。幼儿园教学中德育教育活动不足,在幼儿园活动中,主要是游戏教育,或者教师让儿童认识简单的生字、计算方法,教师忽视德育教育在幼儿园教育的渗透,导致幼儿学习表面化内容,教师并未深入引导,教育效果不理想。

2 学前教育中德育教育路径分析

2.1采用多种多样的德育形式

把丰富多样的德育形式贯穿于教学之中,能取得不同的德育效果,能发挥教师的引导力,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道德素养。因为幼儿的学习能力比较低、记忆力也不强,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德育来强化他们的学习和记忆。笔者认为,幼儿的德育课程除了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外,还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方式、道德榜样示范的方式、语言教育和行为教育结合的方式。教师除了要确保每周有两节专门开设的课程,还要将德育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另外,数学、语文、音乐等学科教师也要树立德育的理念,将德育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比如,每天中午课间让小朋友一起唱有关用餐礼仪、问候礼仪等内容的儿歌;每周定期评选出上周的道德榜样,并在全体幼儿面前进行褒奖。

2.2 尽可能避免幼儿受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常言道,社会是个“大染缸”。幼儿作为社会环境中的新生个体,从出生时便接受来自社会的关爱,同样也接受着社会为其带来的影响。幼儿这一张“白纸”变得五彩斑斓,还是乌漆墨黑,与社会环境具有极大的关系。而教师所能起到的作用,便是尽可能地通过德育去抹掉幼儿这张“白纸”上刚刚出现的“小黑点”。以实际为例,有的幼儿常常“出口成脏”,在与其他幼儿的交流过程中常常在句尾加入一些成年人的所谓“语气助词”。为了解决这一现象,笔者曾与此类幼儿的家庭沟通,发现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能够有意识地、自律地避免在幼儿面前使用脏话,问题并不来自于家庭。为了切实明白问题出在何处,笔者多次与幼儿沟通,以奖励的方式诱导幼儿,最终得到“在公交车上听见一个大哥哥打电话用的”、“我爸爸认识的叔叔这么说话很厉害”、“邻居对儿子说,和不喜欢的人说话就应该这样,不应该让着他”等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采取“各个击破”的措施,针对每一位幼儿出现问题的原因,做到诚恳交流,表扬教育,引导幼儿意识到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对的,在德育的同时更加强了与幼儿之间的亲近感。

2.3 生活中培养儿童习惯

日常生活中教师需关注对儿童的德育教育,生活中的德育教育是直接教育模式,学前儿童性格活泼、情感丰富,教师可自情感教育入手,每天为学生渗透一些德育教育内容。比如,在清晨时期,发现儿童在抢夺玩具,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对于谦让的学生教师予以表扬,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则是进行引导。在洗手时,让儿童排队洗手,避免出现争抢水龙头的情况,并注意节约用水。在午餐时,让儿童将碗中食物吃掉,保持桌面整洁,让儿童具有珍惜食物及保持洁净的意识。教师与儿童需关注礼貌交往,在见面时儿童应当主动与教师沟通,教师对儿童予以鼓励,养成儿童文明礼貌的习惯。针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争抢问题,教师需争抢引导,比如,儿童在抢夺玩具过程中,教师询问是哪个儿童先玩的玩具,教师在询问另一个儿童为什么要抢夺玩具,教师告知抢夺的儿童这样的不对的,也要告诉被抢夺的儿童,玩具应当与小朋友一起玩,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完成对儿童的双向教育,让儿童认识到先来后到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幼儿园教师在德育教育中,需采取正面引导方式,鼓励及表扬行为习惯良好的儿童,善于发现儿童身上的闪光点。比如,对于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的儿童,教师适时鼓励及表扬,在生活中的小事中培养儿童自主行为习惯。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幼儿的德育工作是一项严肃的、长远的工作。作为德育工作者,在学前教育德育工作中,除了一视同仁以外,还需以身作则,以教师形象言传身教,引导幼儿培养正确的观念,拥有良好的品格,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知识、品格双方面完善的人。

参考文献:

[1]仲蕾.幼儿园开展德育的有效策略探索[J].家长,2020(17):34-35.

[2]刘明.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J].科普童话,2020(2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