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4
/ 2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意识

覃桂志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周鹿镇坛沙小学 广西 南宁市 5306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需要跟随学校教育现状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但由于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其身心发展和习惯养成具有一定特殊性,教师的班级管理方式发展与创新则需要更多的考虑上述诸多因素。因此,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的推进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和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和创新途径,探讨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从一定层面上提升教师的班级管理效率,不断优化班级管理方式。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1.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1是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笔者通过近两年的班级管理经验和对以前班级管理资料文献的查阅总结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需要以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结构、家庭特点和社会背景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选择不一样的班级管理方式。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根据新时期这一时代背景选择与时代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方式,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新时期小学班主任采取全新的班级管理方式,是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班主任与时俱进的班级管理理念,有利于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从而不断促进班级的和谐平衡发展。

1.2是提升小学阶段班级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班级管理方式对于一个班级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个不符合班级学生结构体系的班级管理方式,必然会阻碍一个班级的正常发展。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主要是以提升小学阶段班级管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班主任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学生使用新时期的班级管理方式,也必然能够提升其班级管理质量和效率。因此采用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式,是提升小学阶段班级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2.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途径

2.1结合新时期学生的结构特点,实施开放性的班级管理方式

何谓“新时期的学生结构”?它是伴随小学教育进入新时期这一宏观背景,而自然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的学生的综合,同时这也是对班级学生进行适当划分,对照实施不同管理方式的一种重要的分类方式。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校园教育的时代背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对于农村而言,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缩短了其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对于城市而言,各种各样的成长环境,也影响了学生的各方面特点。综上的各种因素,由于学生的成长背景不同,性格特点也各有不同,从而形成了一个班级学生的结构特点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小学班主任应当紧密结合新时期学生的结构特点,针对性的实施开放型的班级管理方式,与时俱进,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形成以开放性管理为主,其他管理方式为辅的班级管理模式。以此为基础,针对不同结构的学生特点,选择不同形式的班级管理方式,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发展并创新管理途径。

2.2把握新时期学生的发展方向,践行因材施教的班级管理理念

小学正处于学生各方面思维拓展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敏感时期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观察力,实时了解学生的个人爱好、性格特点、优势长处以及发展方向,并以此为基础,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管理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发挥自身长处,切实践行因材施教的班级管理理念。新时期的班级管理,就是需要班主任改善班级管理理念,准确把握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扬长避短,以优势带动劣势,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例如,班主任在进行全班学生的成绩分析时,应当抓住学生的优势科目并进一步发扬这一优势,并向科任老师反映这一特点,使科任老师在上课的过程当中能够有针对性地侧重培养学生的薄弱方面。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其选择适合其发展的专项课程,并将优势进一步扩大。

2.3寻求新时期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化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管理思维

评价一位班主任的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其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则是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否到位。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情感还没有更加真实的感受,无法明确的对于一项情感做出与之对应的回应,这就需要班主任主动向学生靠近,寻求与新时期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对他们的情感予以精神上的引导,并进一步深化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管理思维。在理性管理上,班主任需要引导小学学生从最开始就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明确何为真善美,何为假恶丑。班主任的理性管理更多的是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引导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未来的人生发展,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能够选择真正适合自己,并且有利于自己人生发展的道路。在感性管理上,班主任更多的是需要引导小学阶段学生建立牢固的情感防线,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恢复能力;同时在人际关系的的情感交流上,用应当建立起平易近人、乐善好施的情感态度,以感性的认知建立与同学间、师生间、家人之间牢固的情感联系。教师以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情感导向作用,实现与学生之间真切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交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需要同时抓住班级学生的结构特点,发展方向,情感导向等各方面要素,在以往传统的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之上,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参考,以教师的实际把握为导向,以班级的健康发展为目标,选择切合实际的班级管理方式,逐步实现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更新。


参考文献:

[1]樊娜.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探析[J].新课程,2020(38):212-213.

[2]高志海.试析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

[3]李宗政.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与创新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