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健美操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4
/ 3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健美操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杜蕊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 北京市 10008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强调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把对体育工作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习总书记强调,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成功的本钱,少年儿童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家庭、学校、社会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还指出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关乎人民幸福和民族未来,是立德树人的育人工程,少了体育,就谈不上全面发展,忽视体育,立德树人就会流于形式。

学校体育承担着为青少年健康生活奠基的重任。在新时代背景下看学校体育, 就必须重新认识学校体育改革方向,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挖掘学校体育的“健体”和“育人”功能, 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技能水平的同时, 关注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养成, 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和竞赛体验,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形成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美操是学校体育课堂中常见的教学内容,是一种结合音乐、舞蹈以及体操的有氧运动,其特点是“力”与“美”的结合,富有韵律感的动作与节奏鲜明的音乐相结合,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美、欣赏美,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同时健美操普适性强,适合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练习,掌握基本动作之后,学生就能自主创编个性化的组合动作,成为其终身体育锻炼的有效手段之一。

我校从2012年开始将健美操纳入学校体育特色课程之中,在低年级开展全员教学,经过?年的实践,探索出一套健美操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策略。

一、基于项目特点,整体规划课程

健美操能够提升学生的基本体能和协调性。健美操项目虽然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做到动作标准、跟紧节奏也并非易事,需要教师自身对健美操具备充足的了解,并且能够以身传教的指导学生。开展健美操教学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其独具特色的运动方式,对体育运动器材的需求较低,可以徒手完成,而且运动量也并不少,在跟随音乐、舞蹈的节奏完成跳动、转身等动作,也可训练肌肉,达到锻炼身体素质的目标。

健美操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健美操的内容,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健美操动作,而是在于通过健美操的教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能素质与核心素养。传统的健美操教学中,由于教师注重动作的统一性,强调健美操动作的各个细节,可能会使学生对健美操形成固定思维,一提到健美操就会联想到几个仅有的动作,如此并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体育教师在健美操教学方式的研究中,可以适当的自编一些简单的健美操动作,不要难度过大。可以在教学中和学生充分沟通,问学生在运动时的感受,如这样的动作是否会让身体觉得不舒服等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来创编一些动作,如果教师觉得合理,也可以应用到健美操中,并让创作者为这一动作命名,强化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编出属于本校、本班的健美操动作,还可以让学生自选音乐,以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乐趣,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成就感,那么也就不会再觉得健美操的学习过程是枯燥的,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2]

健美操课程设计需要突出“表现”、“规范”、“系统”这三个关键词。健美操教学要在教授基本动作的基础上,拓展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同时渗透美育、德育要素。


表1 我校健美操课程设计(设计图或者表)

课程目标:

评价标准

基础内容:X种步法,X种手法,大众一级、二级动作

年级

课时数

主要内容



技术

体能

知识

德育要素

一年级


















二、善用激励评价,以比赛促练习

健美操虽然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运动方式,但教学中确有诸多影响因素,如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教师又一味的要求学生学习动作,那么学生就容易对健美操形成抵触心理。或是教师在示范健美操动作时,因为既要做、又要说,可能会出现难以二者兼顾的问题等等。这些现实存在的影响健美操教学的因素,教师都应充分考虑,再思索如何营造兴趣浓厚、氛围良好的教学环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发现竞技激励法在健美操教学中依然受用,小学阶段的学生胜负心理重,竞技中在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学生会自觉的加强训练,主动学习动作。教师可在已经完全指导了所有的健美操动作以后,先让学生进行成套动作的练习,之后以分组教学为基础模型,六个小组按照平均能力结成三个大组。健美操运动中人数越多越难动作统一,而每个学生的动作越统一则观赏性越好,所以教师以此作为竞技的项目,让三个小组的学生作为参赛团体,评出本班的优胜组。如果后续可以组织全年部或全校的健美操比赛,这一优胜组还可以代表本班参赛,如此的竞技方式可让学生受到激励

[3]

三、设计小组任务,培养学生互学互助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将学生作为发展中心,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教育中的重点。在小学健美操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授课时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健美操的动作要领,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锻炼中逐渐接触难度稍大的动作,则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逐渐获得提升。教师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及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情况,将学生分为S、A、B三个小组,再将每个小组分为两个小组,如S组分为S+、S,A组分为A+、A,B组分为B+、B,那么就有了三种等级的六个小组。针对每个小组的不同学习情况,教师为他们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个等级的小组都能与对应的小组结成小队,如S+与B组结成一组,S与B+结成一组,A+与A结成一组,那么各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是平均水平。教师在讲解健美操动作时,B+和B组的学生可能会记不住或是动作不规范,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优带差”,B组的学生在与S+组的学生同期学习健美操时,S+组学生的运动兴趣会对B组学生形成带领,分组教学的形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小学健美操教学方式研究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必要的身形塑造,可以锻炼学生的外在美,培养学生的气质。健美操项目虽然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做到动作标准、跟紧节奏也并非易事,需要教师自身对健美操具备充足的了解,并且能够以身传教的指导学生。开展健美操教学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其独具特色的运动方式,对体育运动器材的需求较低,可以徒手完成,而且运动量也并不少,在跟随音乐、舞蹈的节奏完成跳动、转身等动作,也可训练肌肉,达到锻炼身体素质的目标。我校在研究健美操教学方式时,将健美操作为校本课程,通过体育课程的实践吸取经验,不断丰富课程的内容,明确了教学评价的标准,自从开展健美操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后,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得到强化,体育教师也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教学理念上形成有效的改进[1]

、小学健美操教学方式分析

(一)教学方式灵活性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健美操的内容,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健美操动作,而是在于通过健美操的教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能素质与核心素养。传统的健美操教学中,由于教师注重动作的统一性,强调健美操动作的各个细节,可能会使学生对健美操形成固定思维,一提到健美操就会联想到几个仅有的动作,如此并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体育教师在健美操教学方式的研究中,可以适当的自编一些简单的健美操动作,不要难度过大。可以在教学中和学生充分沟通,问学生在运动时的感受,如这样的动作是否会让身体觉得不舒服等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来开创一些动作,如果教师觉得合理,也可以应用到健美操中,并让创作者为这一动作命名,强化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编出属于本校、本班的健美操动作,可以加强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乐趣,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成就感,那么也就不会再觉得健美操的学习过程是枯燥的,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2]

(二)教学方式多样性分析

健美操虽然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运动方式,但教学中确有诸多影响因素,如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教师又一味的要求学生学习动作,那么学生就容易对健美操形成抵触心理。或是教师在示范健美操动作时,因为既要做、又要说,可能会出现难以二者兼顾的问题等等。这些现实存在的影响健美操教学的因素,教师都应充分考虑,再思索如何营造兴趣浓厚、氛围良好的教学环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发现竞技激励法在健美操教学中依然受用,小学阶段的学生胜负心理重,竞技中在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学生会自觉的加强训练,主动学习动作。教师可在已经完全指导了所有的健美操动作以后,先让学生进行成套动作的练习,之后以分组教学为基础模型,六个小组按照平均能力结成三个大组。健美操运动中人数越多越难动作统一,而每个学生的动作越统一则观赏性越好,所以教师以此作为竞技的项目,让三个小组的学生作为参赛团体,评出本班的优胜组。如果后续可以组织全年部或全校的健美操比赛,这一优胜组还可以代表本班参赛,如此的竞技方式可让学生受到激励[3]

(三)教学方式变化性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将学生作为发展中心,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教育中的重点。在小学健美操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授课时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健美操的动作要领,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锻炼中逐渐接触难度稍大的动作,则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逐渐获得提升。教师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及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情况,将学生分为S、A、B三个小组,再将每个小组分为两个小组,如S组分为S+、S,A组分为A+、A,B组分为B+、B,那么就有了三种等级的六个小组。针对每个小组的不同学习情况,教师为他们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个等级的小组都能与对应的小组结成小队,如S+与B组结成一组,S与B+结成一组,A+与A结成一组,那么各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是平均水平。教师在讲解健美操动作时,B+和B组的学生可能会记不住或是动作不规范,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优带差”,B组的学生在与S+组的学生同期学习健美操时,S+组学生的运动兴趣会对B组学生形成带领,分组教学的形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结束语: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借助多样化的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积极性,也需要兼顾学生的体能训练情况,将“健康第一”和“快乐运动”作为小学健美操教学的两大重要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教师也要在现有的健美操教学方式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验证。

参考文献:

[1]王娜娜.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健美操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4):121-122.

[2]梁利丹.健美操对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养成促进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6):197-198.

[3]邓洲.对小学健美操教学方式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4(12):1.

课题名称:申报海淀区课题《多样化健美操教学方式的行动研究》——以小学低年级为例

课题编号:HDGH20190816

作者简介:杜蕊(1987-06),女,汉族,籍贯:北京,在职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职称:二级,研究生,学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