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之“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5
/ 2

《孝经》之“孝”

谭康妮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 北京市海淀区 100091

摘要

《孝经》是阐明以孝治天下的大经大法,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与圣贤、学者都非常重视《孝经》在社会教化中的作用,认为“孝”乃是从人本具的天性自然出发,可移孝尽忠、推己及人,符合人的认识与情感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孝经》;“孝”;人伦

正文

一、孝乃德之本

《孝经》开篇就提出“孝”乃是先王的至德、要道,可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可见这里的“孝”不仅仅是小家之孝,更是大家之孝、天下之孝。《孝经》里面的“孝”并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它不仅涉及到了尽孝具体的做法,而且阐明了尽孝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践行孝道最基础的要求就是爱护你的身体,不要让它有所损伤,首先这是我们从父母那里接受、继承过来的;再者,身体的损伤,让父母为你感到担忧,这显然不是尽孝的表现。正如孔子所言:“父母唯其疾之忧”,不要让父母因担忧你而有所忧虑,这是尽孝之发端。接着《孝经》中提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尽孝的最高境界是修养、提升、成就自己的德行,成为青史留名的圣人、贤人、伟人、英雄等,让你的宗族、家族在历史上能留有一席之地,让父母因你而被人铭记、称颂,这是孝的终极目标,简单地来说就是“光宗耀祖”。但是这里的光宗耀祖并不是说人通过努力获得一定的名、势、利,而是德行能够经得起历史、时间、人民的考验,不因为悖德而给父母、宗族抹黑。像名利于其如浮云的颜回、君子重诺的季布、不食嗟来之食的那位乞丐……他们都因令人称道的德行而在历史的星河中光辉灿烂。

二、始、终相应,家国天下

诚如《孝经》开宗明义中所言:“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和前面所提到的“孝之始”与“孝之终”是相呼应的。可以说,《孝经》终篇基本上贯彻着推家及国、由国及天下、从小见大的逻辑。如《孝经》中的《圣治》篇中说:“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又如《广要道》篇:“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广至德》篇:“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广扬名》篇:“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我们会发现在《孝经》中遵循着这样的一种思路,即:从孝顺自己的双亲、恭顺自己的兄长这个基点出发,继而发展到、或者说移情于整个天下的双亲、兄长,那么孝顺自己的双亲、恭顺自己的兄长的行为便合情地移接于孝顺、恭顺天下人的双亲与兄长,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长吾长以及人之长”。这样,整个国家的人就会和睦,社会风气就会和顺,国家就会和平。汉代的举孝廉制度,也许在某个层面上是以《孝经》中的思想为蓝本。在中国历史上,历来注重对臣子、朋友、姻亲等家风的考察,大概率也是缘乎此。一个孝顺自己双亲、恭顺自己兄长的人有更多、更大的可能是一个注重自己的品行修养、有自己的道德追求以及理想抱负的人。这类人在家中善于处理自己和家中长辈、亲戚的关系,因此家庭和睦,而没有后顾之忧,从而能够更专注于某一件事。习近平主席提倡家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基于《孝经》的传统再出发,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优良的家风对于家庭、整个社会、甚至整个国家的重要性。

三、孝子事亲

至于孝子如何侍奉双亲,在《孝经》中也有明确的论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时要始终尊敬他们,赡养父母要让他们感到快乐,双亲生病了要为他们的身体遭受病痛的折磨而担忧,当双亲逝去我们要哀悼,祭祀双亲的时候要庄严、不可随意。正如不管我们长到多大,父母永远将我们视作他们的孩子,我们也要在和父母相处的时候把他们当作我们的父母。老莱子在七十岁的时候仍然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来愉悦双亲,这样的观点和行为在现代人看来很是可笑,但我们也许忘记了在我们处于幼童时期,父母从来会忘掉他们的年龄、职业或身份来逗趣我们。此心同彼心,千古共此情。

但是《孝经》里面的孝并不是毫无底线、没有原则的孝。《谏诤篇》:“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凡事听从亲长的命令与吩咐,这可以算得上是尽孝吗?孔子认为如若父有不义,子当诤之,并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双亲的不义之举,子辈应当且必须毫不犹豫地指出,并且要极力地阻止双亲行不义,这是为了避免让双亲陷于不义,而事后为之惭愧、羞愧、懊悔,或者做出某些无可挽回的事,以至于担负上不义之名无法摆脱,这才是真正的孝。和我们在幼时犯错,父母会严厉地教导我们,希望我们不要走上歪门邪路是一样的道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幼时父母引导我们走上善途正道,当我们长大后,有能力也有这个义务成为“诤子”,修养自己的德行、成就父母的德行。

在《孝经》中,并没有将孝的标准同一,而是根据人的社会地位、所拥有的社会条件的不同来划分不同层次的孝。在《孝经》中将孝分为五类,有: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人之孝以及庶人之孝。社会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你孝的内容的不同。天子之孝,不仅要“爱敬于事亲”,还要“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在恭敬亲长德同时,更要将这爱敬移于百姓、万民。天子充分敬爱父母,就会充分关爱他人,继而成为万人之楷模,使之影响、教化于百姓。让万民敬仰、爱戴,这同时也是天子对父母最大的孝。诸侯之孝“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对待君王、人民不傲慢,且不滥用自己的权势地位、节制自己的欲望,这样就能上下和睦、国家稳定,而人民自然就由衷地敬慕、歌颂诸侯的父母;而诸侯谦恭节欲、爱人亲民,必然引导人民孝敬谦和。卿大夫之孝,即服先王之法服,道先王之法言,行先王之德行,三者皆备,能守其宗庙。服装、语言合乎礼,行为规范合乎圣贤的德行,不偏离此道,而不会让父母担心,这便是卿大夫的孝。士人之孝,便是对亲长恭敬,对君王忠心,保有自己的禄位,或以此取得禄位,从而取得俸禄,使自己的先祖能够长久地得到祭祀。庶人之孝,顺应天道,在不违背礼的前提下取得地利,并且要严格地要求自己,勤俭节约,奉养父母,这就是普通人的孝。我们通过这五种孝发现,地位越高、权势越大之人的孝德广延和范围也就越大,也就是说需要承担起更多德社会责任,因为他们德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万民。所以,各个等级的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行孝道,这便是修自己的德行,并以此来保有或者求得自己的功德,此乃成己。

总括而言,“孝”不仅仅指子女需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更在于同父母相处时要和颜悦色,奉养父母要有节度,待父母以礼;在父母思、行有过之际,子女要委婉地劝谏父母以免父母行为有失;而子辈需善保己身,行正道,不让父母担忧;在父母身殁之后子辈需继承父母之事、不改父母之志。老(老一代)、子(子一代)一体,过去无始,未来无终。

可见,《孝经》中的内容在今天仍然有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体悟、借鉴的地方,“孝”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对于和睦家庭、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互助、互爱的人伦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俊.论语译注[J].中华书局,1980.

[2]唐代兴.孔子君子事功理论的历史性生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9,(3):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