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5
/ 2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周莉娜

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 陕西西安 710600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目标:积累文言知识,在品析词句中掌握语言运用规律,培养文言语感。

2.思维发展目标:通过三个层次的阅读,掌握这类文本阅读一般路径,培养学科思维,提升学科能力。

3.审美鉴赏目标:赏析文章语言、写法、构思上的特点。

4.文化传承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价值”,传承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理解“痛”与“悲”3层含义及文章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巧搭线索,以易解难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分层三读”法、任务式阅读法、难文浅教法

学法:做批注法、读写结合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完成预习及自学任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由参禅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导入,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高度理解文本。

二、兰亭古韵。

主要活动:师生配乐诵读课文。

提问:通过诵读,你发现本文情感变化的特点是?(乐——痛——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悟文章的古韵古意,在自学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内容的了解,梳理出“乐、痛、悲”的情感线索。

三、读出问题(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灵活处理)

问题一:你认为“乐、痛、悲”中最简单易懂的部分是?

学生活动:以课堂接龙和完成知识树的形式分享自学的“乐”的内容。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和自学情况,对“乐”的含义进行梳理和概括,激发学生兴趣,做到“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能自己会的不教”,用学生的“学”推动课堂。

问题二:你在阅读中存在的障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找出第3段中“乐”的近义词,并找出234段反复出现的几个词,讨论分析其含义。

1、“乐”的近义词——欣于、快然、所之、所欣

这些词语的特点——“陈迹”“老之将至”“既倦”(瞬间消逝)

学生概括与上段“乐”的关系:欢乐易逝、世事无常(板书)

2、“俯仰”。

①“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俯仰”一词营造了阔大空旷的意境,在天地苍茫、宇宙无穷、满目辽远中更能反衬出个人的渺小,由此自然而然引出个人渺小的痛惜。

②“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俯仰”之中是时光飞逝、生命短暂悲叹。

3、“兴怀”。

提问:针对什么而兴怀?(生命)

提问:本段写了哪几类人?他们面对生命课题有怎样的认识?

(生命短暂,千古同悲,永恒课题,无法回避)

设计意图:以3处近义词为钥匙,撬动学生的思维,突破教学重难点,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目的。

4、第一层级阅读小结:PPT展示“兰亭的山水,流淌着……(生命的悲叹)

设计意图: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明确思路,理解“痛”与“悲”的内涵。

问题三:关于本文,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设计意图:此问题意在激发学生于无疑处质疑,使学生能够读出新的问题,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将阅读推向新的高度。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引起下一环节。

四、读出时代

链接相关时代背景

1、魏晋时期,政治黑暗,统治者昏庸残暴,滥杀无辜,当时的太学生,后来的名士许多人死在统治者的屠刀之下。残酷的现实使名士们内心的压抑与痛苦越来越深。为了摆脱精神上压抑与苦闷,他们不再谈论政治,转而追求玄言、寄情山水,寻求精神上的摆脱。

2、魏晋门阀制度,士族生活无忧,声色犬马、寄情山水、诗酒为伴,上层士族物欲横流,精神萎靡,无所追求。

学生活动:找出这些时代特征在文句中的体现,并分析作者对当时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的态度。

第二层级阅读小结:PPT展示“兰亭的山水,寄托着……(时代的批判)

设计意图:将学生对“痛”与“悲”的认识再次推进到时代意义层面,并引导学生养成“知人论世”的阅读习惯。

五、读出自己

“阅读,是享受文字与生命的欢悦……”

师生活动:师生配乐分享“我的生死观”。学生书写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并分享;教师有感情地分享以下内容,结束整节课的学习:

生命是多么深邃的话题,它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生命可以是海明威“能够被毁灭但不能够被打败”那般的顽强,也可以是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那般的博大;可以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也可以是王维“夜静春山空”的宁静!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而又无法把握,但因为有我们的热爱,它就可以有“在风中飞扬”的激荡!因为有我们的热爱,它也可以有“在泥土中安详”的静享!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让我们热爱生命,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诗意的栖居吧!

设计意图:把阅读与学生个体生命联系起来,将学生对“乐、痛、悲”的认识推进到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层面,最终达到训练听说读写能力,提炼升华情感,提升阅读效果的目的。

板书设计

60efed9257feb_html_c6d1bb7b9b859fa7.png

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课后阅读任务《世说新语》《魏晋风华》;

3、积累素材、完成写作《生命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