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的功效和伪品鉴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苍耳子的功效和伪品鉴定

曹洪红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 重庆 400000

摘要: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主产于山东、江苏、湖北。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本品气微,味微苦。以粒大、饱满、色黄绿者为佳。生用,或炒去刺用。近年开发生产的各种鼻炎片畅销不衰,且在治疗各种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的中药配方、软膏、洗液,里面都可见到苍耳子的身影,可见其市场药用价值极高。因此,近年来一些不法药贩为了谋取利益,以伪品参与在真品中售卖,使用时应注意鉴别。

关键词:苍耳子 功效 伪品

1 苍耳子功效、用法用量与现代研究

1.1苍耳子功效

苍耳子辛、苦,温;有毒。归肺经。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本品辛温宣散,既能外散风寒,又能通鼻窍、止痛、用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者,可与防风、白芷、羌活等其他发散风寒药同用。因其发汗解表之力甚弱,故一般风寒感冒少用。用于鼻渊,鼻鼽,鼻塞流涕,本品温和疏达,味辛散风,苦燥湿浊,善通鼻窍以除鼻塞、止前额及鼻内胀痛,用治鼻鼽、鼻渊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不闻香臭、头痛者,一药数效,标本兼治,可内服亦宜外用,为治鼻渊、鼻鼽之良药,尤宜于鼻渊而有外感风寒者,常与辛夷、白芷等散风寒、通鼻窍药配伍,如苍耳子散(《济生方))。若鼻渊证属风热外袭或湿热内蕴者,本品又常与薄荷、黄芩等疏散风热、清热药同用。其他鼻病,如伤风鼻塞(急性鼻炎)、鼻窒(慢性鼻炎)、鼻鼽(过敏性鼻炎)等,本品亦较常用。用于风疹瘙痒本品能祛风止痒,治疗风疹瘙痒,可与地肤子、白鲜皮、白蒺藜等药同用。此外,本品研末,用大风子油为丸,可治疥癣麻风,皆取其散风除湿作用。用于湿痹拘挛,本品辛散苦燥,性温散寒,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治风湿痹证,关节疼痛,四肢拘挛,可单用,或与羌活、威灵仙、木瓜等药同用。

1.2 苍耳子用法用量

本品入汤剂以3~ 10g为宜,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导致中毒。

1.3苍耳子现代研究

主要含脂肪酸类成分: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还含苍术苷、绿原酸、蜡醇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羧基苍术苷(C31H46O18S2)不得少于0.35%,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 0.25%,饮片含苍术苷(C30H46O16S2)应为 0.10% ~ 0.30%。苍耳子药理作用,本品小剂量有呼吸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抑制。对心脏有抑制作用,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对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静脉注射有短暂降压作用。苍耳苷对正常大鼠、兔和犬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本品有一定毒性。中毒主要为肾脏损害,引起氮质血症、使肝脏充血、脂肪变性,肝功能急剧损害,继发脑水肿,引起强直性痉挛,最后导致死亡。早期症状有头晕头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咖啡色物,轻度腹胀,伴腹泻或便秘;重者烦躁、躁动,或倦怠萎靡嗜睡,口渴,尿少,昏迷,全身强直性痉挛,黄疸、肝脾肿大、肝功障碍,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管型,以及呼吸、循环、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苍耳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用量过大(1次超过30g或10枚)和炮制不当。因此要严格控制剂量,入汤剂以3- 10g为宜,并严格炮制规范,遵循去刺的原则。

2 苍耳子的伪品鉴定

苍耳子在临床验收上多有分歧,如单、 双室之争,以及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质量变化,退货频繁。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于平原、丘陵、荒坡、路旁。全国各地均产,北方较多。内蒙古通辽,黑龙江五常、河南桐柏、鲁山、南阳等为主产区。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 ,除去梗、叶等杂质。苍耳子鉴别要点:本品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 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分离或相连,基部有果梗痕。质硬而韧,横切面中央有纵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子叶2,有油性。气微,味微苦。本品粉末淡黄棕色至淡黄绿色。总苞纤维成束,常呈纵横交叉排列。果皮表皮细胞棕色,类长方形,常与下层纤维相连。果皮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细长梭形,纹孔和孔沟明显或不明显。种皮细胞淡黄色,外层细胞类多角形,壁稍厚;内层细胞具乳头状突起。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具纹孔。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和油滴。

2.1伪品蒙古苍耳子

蒙古苍耳子果实较大,长椭圆形,长1.5~3cm,直径0.7~1.2cm,总苞棕褐色或黑褐色,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及河北易县周边地区。常生长于干旱山坡或沙质荒地,密生钩刺,长2~3.5mm,顶端2刺较粗、分离.

2.2伪品刺苍耳

呈椭圆形,长0.9~1.1cm,直径0.4~0.5c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着生多数钩状刺,刺长0.2~0.25cm,基部稍膨大;一端具2枚粗的喙状刺,长约0.2cm,分离。总苞厚,质坚硬而韧,中间有一隔膜分为2腔。每腔有一小瘦果瘦果呈长圆锥形,外有灰褐色果皮,一侧凸起,一侧扁平。种子外面有浅灰色膜质种皮,除去种皮为两片子叶,显油性;胚根位于一端。气微,味微苦。

2.3伪品偏基苍耳子

仅分布于广东福建和台湾。生长于沿海地区的沙质土地。全国其他地区少见。成熟的具瘦果的总苞极小,连同喙部长8-11mm,宽3.5-5mm,基部缩小,喙直立,锥状,顶端内弯成镰刀状,常不等长,基部被棕褐色短柔毛。瘦果2个,倒卵形。

2.4伪品近无刺苍耳子(稀刺苍耳子)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西北等地,常生长于旷野山坡,旱田边、盐碱地及路旁。纺锤形,长10-13mm,直径3-6mm,黄绿色。钩刺长1.8mm,极稀疏,尤以顶端更少,细而直,基部不增粗,坚硬,极易碾去。顶端两枚刺分离,不等长,种子2枚,长卵形,种皮具纵纹。

2.5伪品南苍耳子

多见于广东地区,果实较大,长达1.6cm,刺稍密而长,顶端的1对倒“八”分离粗壮小喙且稍内扭曲,瘦果呈长梭形,顶端花柱基3-4mm,味稍淡。

2.6伪品一室苍耳子(单喙苍耳子)

甘肃靖远发现的新变种,该变种在发现地大面积分布。全国分布情况尚不清楚。生长于河边、田埂路边。 果实瘦小,1喙1室,长卵形,长10-13mm,直径3-6mm,淡黄色。钩刺长约2mm,较稀疏,细而直,基部不增粗,坚硬易碾去,顶端1枚粗刺,种子1枚,卵形,种皮具纵纹。

2.7伪品小刺蒴麻

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北、湖南、贵州、广西、广东、江西、浙江;非洲至马来半岛也有,生山坡路边。长0.5-0.7 cm,直径0.4-0.6 cm, 表面黄棕色,全体有细长钩刺,刺长0.4~0.5cm.顶端无粗刺。蒴果类圆球形,裂为3~4瓣。种皮膜质,类白色,剖开后内有种子4~8粒不等,皮黑,味苦。

3注意事项

苍耳子容易走油。生品炮制后3-6个月就可能发生质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