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县教育信息化进展情况及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雷波县教育信息化进展情况及成效

邓长荣

雷波县教体科技局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616550

摘要:本文基于雷波县情,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和教育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雷波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第一,基本情况;第二,做法及成效;第三,项目工作开展面临的困难;第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关键词:双师教学模式 优质教育资源共研共享 教育公平



一、基本情况

雷波县地处四川省西南边缘的横断山脉东段小凉山,县域内沟壑纵横,山高坡陡谷深,人口居住分散,校点分布众多,沿途均要翻山越岭。人口28.3万,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58.4%。教育面临教师总量不足、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学校教学研究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教学质量不高、校际间差异较大等问题。在各级各部门的倾力帮扶下,雷波县统筹安排资金,不断加大教育投入。2016年以来,投入17.78亿的资金用于教育事业的软硬件建设。其中,教育信息化所需的设备设施就近1.5个亿。“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取得重大进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幅增强;教育信息化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信息化对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幅提升。

雷波教育人不甘于现状,渴望利用天时、人和克服历史环境的不利,积极寻求探索可实施、可操作的技术和组织方式以及教学模式,寄望于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基层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现实问题,努力提升各个层次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教育的过程公平和质量提升。

二、做法及成效

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扎实推进信息化工作,全县信息化建设在全州起步早、投入大、覆盖广,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效明显。

(一)国家关注形成强大的政策技术背景

2017年4月1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实践十三号卫星,悄然揭开了雷波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序幕。在轨测试期间的其中一个试验项目“利用高通量宽带卫星实现学校(教学点)网络全覆盖试点项目”选取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作为项目试点县。幸运搭上国家信息网络高速列车的雷波教育也开始在国家政策托举下显露身影。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计划书中实施的八大行动里大力支持以“三区三州”为重点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与中国卫通联合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云南省昭通市、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各选择1个县作为试点,开展信息化教学和教研。

(二)试点项目探索,三步推进

2018年,我县被省教育厅推荐为“利用高通量宽带卫星实现学校(教学点)网络全覆盖项目”全国3个试点县之一,采用“1+4”专递课堂形式,探索双师教学模式,着力解决村小“开不齐,开不好”课程问题。2018年11月2日,教育部科技司在雷波召开项目验收现场会,专家组一致认为雷波的试点取得成功。

2019年,我县结合实际,创新推出“跨区域同步教研教学1+N”教学模式,采用一所优质学校带动辐射多所农村学校开展网络教学,县域内优质教师资源在中小学得到充分发挥。

2020年,我县被中央电化教育馆遴选为四川唯一的“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试点项目”试点县,试点覆盖全县39所学校157个班级。通过全景学习平台,在北、上、广、深、江、浙等地名师教研团队的引导下,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三个课堂”方式,开展联校网教,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优质教育资源共研共享,我县教育信息化向着快速发展与大规模发展迈进。

)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接受内化先进地区教学教研工作中,与名校名师们进行的教学研讨,达到了“输血”的功效,并日渐再生为本土化老师们“造血”的功能。陈云丽老师谈到,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处于瓶颈期的时候,幸运的遇到了网络信息化,成为县教体科局培养的主讲教师,得到了全景学习平台上浙江、上海、北京的各位名师手把手的指导,心与心的沟通,每一次参与异步教研、同步教研、示范课学习后,凭着自己的感悟,再把名师们的教学方式和自己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相融合,让我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都得到了长足进步,和乡村老师、孩子们一同学习收获成长:2017年我获得百花奖语文竞赛活动冠军;2018年在北师大开展的网络教学帮扶活动中“优秀教师”;2019年的教师节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2020年的教师节被评为优秀教师;2021年被评为网络教研教学先进个人。

)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能力提升

我县永盛中学杨华老师一边参与“教研共同体”的学习,一边利用钉钉直播平台给学生们开展在线教育。他发现,全景学习平台可以在PPT上书写的功能非常利于教学,他便利用钉钉直播平台把全景学习平台投屏上去,使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他笑着说“为了孩子们我可是绞尽了脑汁,现在我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能力可是棒棒的了”。

三、

项目工作开展面临的困难

(一)受“条条框框”的体制制约

为确保项目试点活动有效地开展和后期成果的推广应用,激励教研团队成员主动参与项目试点活动,我县试点项目管理团队提出了注重过程管理与评估考核的工作举措:1、设立专项工作经费;2、纳入县级奖励机制,单设名额对成绩突出的集体与个人给予表彰奖励;3、突破学校壁垒,对教研团队成员在职称晋升上给予单设名额的倾斜政策。这些激励措施分属不同的条块部门,在现行管理机制体系中没有这些条款,项目管理团队难以获得支持和工作认可。各试点学校也因缺乏执行依据,激励机制及支持力度难以形成校内制度,宣传力度也不能跟进,导致试点项目年级覆盖面大、需要教师多了后,某些年级某些学科无人报名。

(二)试点项目中的技术困扰

班级规模较大的学校网络网速堪忧,难以实行“一班一户”专线进教室保证网络不卡顿。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桐花万里丹山路,不忘初心再向前。我们将继续在中央、省州纪委监委机关帮扶下,发挥央馆组织开展试点项目的国家优势,认真组织县级教研团队积极开展异步、同步教研活动和样板班示范课教学。同时将这种模式向下延伸推广到薄弱学校,协同提升各级各类教师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进一步化解学校开不齐课、教师上不好课的现实问题,奋力闯出一条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之路,为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供一个发展案例。

(一)健全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管理机制

由于在线教研的合作文化环境缺失,不少老师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凝聚力,导致教研共同体提升活动中组织约束乏力,影响后续工作展开。这首先需要创设合作氛围,达成共同的志趣。其次通过提供激励或优待政策,激发团队合作。再次要突破学校组织壁垒,建立约束机制,达成更深入的专业共识。只有投入真情实干,增强内生动力,才能形成团队精神,使交流合作有保障。

(二)更新换代设备,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为师资薄弱学校提供优质学习资源,逐步建立覆盖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加快缩小县域内教育差距。目前,我县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设备需要补充、更新、换代,部分设备已处于老化维修期。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积极筹措资金,及时更新换代电子设备,增加设备维护资金,确保教育信息化跟进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不掉队于时代的发展。

作者简介:邓长荣,男,汉族,四川雷波县人,大学专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