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措施研究

1 莫嘉明 2 吴亮宏 3 林利河

1 身份证: 44010319850429****

2身份证:44058219891210****

3身份证:44010619770312****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在给社会飞速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的时候,同时在影响着河道,尤其是生态平衡。从现在开始需要树立生态理念,河流河道的生态整治规划目的就在于不再使河道产生自然环境危害的基础上,规划和设计河道的工作需要用生态化的理念支持。因此,本文就对整治和规划设计河道中的生态化的理念进行研究分析为恢复河道生态系统提供可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

引言

在城市化脚步不断进步的当今时代下,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在部分城市中,还存在着河流水环境的污染问题,这就对城市周边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对此,相关的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部门就应该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河道污染的治理问工作投入更多的重视,选择适合的方式来进行河道污染的治理,加大对环保理念的宣传力度,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从而为治理城市河道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

1、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意义

城市发展对河道有较大的依赖性,但是由于过往我国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出现很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影响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水污染范围逐渐变大、河道面积逐渐变小,如果任由此种情况继续下去将会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因此,当下必须响应党中央关于环境保护的号召,关注城市河道治理工作,结合地方环境特征优化河道系统,解决地域污染问题,强化河道自净能力,加快城市河道恢复能力,促使河道早日恢复原来的样貌。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应该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实现稳定、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应该权衡各方面工作,保证原有植被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还需要结合区域特征选择恰当的手段进行水环境生态工作,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以多目标为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工作目标,通过河道水资源治理让城市河道拥有抗洪、排水、排涝等方面的功能,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护航。

2、当前河道治理面临的现状

2.1、环境因素

对河道治理具有影响一些地区拥有的植被覆盖率较低,同时土质也十分疏松,进而对水土具有较弱的保持能力。尤其在夏季,降雨量在不断增大,同时降水十分集中,水土流失情况十分严重。受冲刷作用,大部分水土都流入到河道之中,并形成堆积,最终导致较高的含沙量,进而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河道周围会有较多的高层建筑物,因此在河道周围人群是十分集中的,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将会产生很多垃圾。在一定程度上讲,建筑物的增多将导致绿化面积减少,最终影响环境。

2.2、治理意识淡薄

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后,国家的主要工作点集中于经济发展,为了快速发展地区经济,使得工作发生严重的偏颇,在此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提高地方经济产值,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生态体系严重失衡,虽然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环境保护,积极的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一方面由于过去造成的污染问题过于严重,拖慢水体能力恢复的速度。

3、加强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的措施

3.1、生态治理保护措施体系

措施体系主要包括河源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河流生态带工程、生态带辅助工程、生态湿地工程、入河排污口整治、生态疏浚及清理、河湖连通与生态补水、行洪区生态整治与恢复、水生生物生境保护、非工程措施等。满足河流生态治理保护任务和目标的措施配置可有多重组合。应针对不同河流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因素,对措施体系进行方案比选,提出生态适宜、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最佳方案组合。对健康的河流,应主要采取保护性措施;亚健康的河流,应主要采取修复措施;对不健康和病态的河流,应主要采取重建措施。

3.2、生态护岸规划

应该做到全面地了解河道功能,并且针对不同的功能性,做好定位。因此,在开展河道的治理工作前,做好该河道功能性的定位是首要任务。河道治理工作要兼备最基础的防洪功能,还要考虑绿化、景观、生态等方面的功能。通常情况下对于以上的治理和整修河道工程,需要做到保田防洪为主,对城市中河道的防洪能力加以考虑,田园景致可以更大程度地体现人和大自然相处更加和谐的效果。在规定和划分城市河道的时候,尽量避免呈现出笔直的河道,应该按照河道天然形成的岸线下进行修建。河道设计的曲折,维持了河道自然岸线,会使其体现出美感,也利于水生物及鱼类的生长。护岸形式可以结合当地的周边环境,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的护岸方式。在修建新的护岸时,在了解当地情况的基础上,做好人工鱼巢工作,给鱼类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选择材料时,应做到在当地选取需要的材料、物尽其用。

3.3、水质生态修复

(1)在水质生态的修复工作中,设计者可以通过利用水利设施,将受污染水域上游或者附近的洁净水源加以引入,达到冲刷稀释受污染水域的目的,改善水环境的质量。其次,通过人工向水体中冲入空气或者单纯的氧气,让水体的复氧过程能够变得更快速,从而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对水体中好氧的微生物提供活力,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度,将受污染水体的水质进行良好的改善,修复水体的生态系统,使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治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2)通过底泥硫酸方式来进行水域污染的治理,这一方法是治理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之一,在一般情况下,疏酸污染底泥需要将污染物从水域中进行清除,能够极大程度的削弱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使因内源释放而造成的二次污染情况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这样的方式能够通过强化自然界自身的自净能力,减少河道所受到的污染,让河道水域的污染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通过生物修复技术来进行环境中污染物的吸收和氧化,减少环境污染的受控或者自发。这一技术主要是通过投放菌种、营养物或者人工投放动植物等方式来进行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令城市河道的污染问题能够得到良好有效的解决,营造了一个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4、考量河流岸坡

河流岸坡于河道治理工程设计阶段,进行实地考察,在尽可能维持原来形态的基础上,考虑到此区域拥有部分原生植被,河流岸坡应该采用小规模削坡的方式,如果为了统一坡面破坏河流岸坡植被,反而得不偿失。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河流岸坡构筑材料灵活的选择,如果岸坡是土质材料应该减少浆砌石、混凝土、干砌石的使用量,还需要选择适宜在土壤中成长且与当地的气候特征相适应的植被,采用植被可以巩固土壤,达到防冲固坡的工作效果。如果遇到容易遭受河水流动寝室或是雨水侵蚀的护坡,应该对坡岸的植物进行科学的布局,通过岸坡植物增强护坡抗冲击的能力,还可以削减河水与雨水对坡岸的侵蚀程度。

结束语

城市建设是伴随着河道生态治理开展的,随着不断深入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的理念,城市河道治理工作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生态功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河道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在当前形势下,河道治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关措施,最终确保河道治理质量的提升,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星.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2):255-256.

[2]杨海全.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喀左县河道治理技术研究[J].地下水,2020,42(06):72-74.